考古不等于歷史!考古不等于歷史!!考古不等于歷史!!!重要事說三遍。
如果西方人真象他們對待夏朝這種苛刻標準一樣「公正」,所謂的「特洛伊」遺址、「邁錫尼」遺址根本就不存在,那只是些無名遺址而已——中國正經的歷史文獻被當廢紙,神話史詩倒拿來給遺址命名,雙標至此還要臉嗎?甚至古希臘文明本身也不存在,因為沒人能證明存在一個叫「希臘」的王朝和國家。
否認夏朝存在不僅是思維有問題,更是精神有問題,夏的記錄存在于《尚書》、《詩經》、《國語》、《春秋》等多種先秦史籍中,在諸子百家中也都是共識,而他們距離夏朝不過幾百年而已,否認夏朝存在論其實是在誣蔑先秦無數書籍和圣賢全是在撒謊,而這一切都只為捏造出一個不存在的朝代出來,同時還能被所有人認可,那可真成神跡了。
可夏朝不是神,中國古人也不是有「信仰」的宗教徒,完全沒有捏造出夏朝的必要。
否認夏朝存在是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和中國古人的巨大侮辱,而有些中國人不對這種肆意侮辱感到憤怒,卻甘心接受這種荒謬絕倫的觀點甚至食其余唾,只能說已經退化為軟體動物了。
居然有人大言不慚來要夏朝存在的證據?歷史文獻你不信,考古遺址你不認,只好等時間機器發明后把你送回去了。再說一點,誰主張誰舉證,夏朝存在是中國歷史文獻肯定的既有事實,需要舉證的是聲稱夏朝不存在的東西們。
——————————————————補充線1——————————————
謝謝點贊和提出合理問題的朋友們。
首先,許多人對原回答中所說的與夏朝相距不過幾百年的說法提出置疑,我覺得是因為對主語有誤解。
這里的主語是先秦保留對夏記錄的文獻,如「《尚書》、《詩經》、《國語》、《春秋》等多種先秦史籍」,很多人把前面的文獻部分撇開,單把列在文獻后用以強調夏朝存在是共識的「諸子百家」作為主語,我也有點無語。而以文獻書名的成書時間來摳,讓人不由扶額嘆氣。《尚書》和《詩經》都是選編而成,是歷代篇章的合集,并不是成書時才有的。而且雖《尚書》和《詩經》定本由孔子完成,但《尚書》和《詩經》之名早在西周就有了,如孔子之前人經常引《書》、《詩》內容,就是指《尚書》和《詩經》。尚書最后收入的《秦誓》是秦穆公所作,秦穆公( 前682年—前621年 )下限尚且距夏亡不足千年,何況其它篇章?詩經也是同理。尚書真實性最無可置疑的部分就是周初的誥命,其中多次提及夏朝。
《召誥》
「相古先民有夏,天迪從子保,面稽天若,今時既墜厥命。」
「我不可不監于有夏,亦不可不監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歷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墜厥命。」
「上下勤恤,其曰我受天命,丕若有夏歷年,式勿替有殷歷年。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
《多士》
「我聞曰:‘上帝引逸,有夏不適逸,則惟帝降格,向于時夏。弗克庸帝,大淫泆有辭。惟時天罔念聞,厥惟廢元命,降致罰;乃命爾先祖成湯革夏,俊民甸四方。」
「惟爾知,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殷革夏命。今爾又曰:‘夏迪簡在王庭,有服在百僚。’予一人惟聽用德,肆予敢求爾于天邑商,予惟率肆矜爾。非予罪,時惟天命。」
這是周公東征擊敗武庚三監叛亂后,將商朝遺民遷往洛陽時的訓話,其中反映了夏朝存在是商周公認的,所以在此基礎上能對話。
而且商人還以商朝將夏朝貴族納入統治階層的先例,請求周公對其寬大優待。
這也為考古所證實,夏人在夏朝滅亡以杞為名延續了下來,猶如商以宋為名延續下來,甲骨文中多次出現了「杞」。
丁酉卜,殼貞,杞侯炬弗其禍,有疾。(《合集》13890)
癸巳卜,令登賚杞。(《合集》22214)
己卯卜行貞,王其田亡災,在杞。
庚辰卜行貞,王其步自杞,亡災。(《合集》24473)
庚寅卜在女香貞,王步于杞,亡災。
壬辰卜,在杞貞,王步于意,亡災。(《合集》36751)
商王武丁的妻子中也有位「婦杞」
這里顯示了,「杞」的地位相當高,而且與商的關系很親密。能稱為「杞侯」,說明杞與商的政治關系友好密切,通婚也證明了這一點。如武丁時稱周人為「周方」,之后武乙和文丁時期,因為周與商關系日益密切并且聯姻,在甲骨文中則稱「周侯」。
要注意的是,商朝是」有冊有典「的,而冊典都是竹簡,這才是商朝的正式文獻資料,由于難以保存,商朝的竹簡尚未發現,只能找到最易保留的甲骨,但甲骨只是占卜工具,顯然不能展現商朝歷史文化記錄的全貌。
《詩經》中除《商頌》中歌頌商湯伐夏的內容以外,還有周初的《大雅》里著名的「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蕩》
《國語》和《春秋》雖然是史書,但同樣來自史料匯編,而不是憑空捏造。《國語》始于周穆王 (約前1054年—前949年) ,《春秋》始于魯隱公( ?—前712年 )。
中華文明和漢族之所以能成為世界傳承最久的文明和民族,最核心的原因在于我們有極其重視血統淵源和文化歷史傳承的文明傳統。中國人可以不信仰神怪妖魔,但不可不尊奉祖宗,尊重古人傳承的歷史。
尊祖意味著不亂認祖宗,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祭祀祖先的重要性甚至要比戰爭重要。祭祖時,是讓孫輩的童男充當「尸」,就是祖先的代表端坐于上接受祭拜。對血統淵源極度看重,稱祭祖為「血食」, 「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除非是共祖,絕沒有去祭別家祖宗的禮法。死者需要大量陪葬和子孫不斷祭祀才維持生前的生活,子孫也只有通過祭祀才能獲得祖先的佑護,這是中國文化最根本的信仰。中國古人特別是三國以前尤為如此,甚至達到過猶不及的程度,大修陵墓,奢糜厚葬,乃至大規模人殉和人牲獻祭都是其表現。但話又說回來,如果古人就破除「封建迷信」,搞火化薄葬,考古學又能考到多少東西呢?疑古派大發神威,再將中國歷史縮短個幾千年應該不成問題。
在這種文化氛圍下和先秦諸侯林立體制下,上古氏族傳續沒有中斷的諸侯國很多,不可能亂認祖宗,更不會亂認還得到公認。杞國是夏朝后人,這一點古人無人懷疑。
如 《國語·周語》
周襄王 (?―前619年) 要娶狄人之女,大臣反對與異族通婚而進諫說:「夫婚姻,禍福之階也。由之利內則福,利外則取禍。今王外利矣,其無乃階禍乎?昔摯、疇之國也 由大任,杞、繒由大姒(夏人后裔有莘氏之女,周文王之妃,周武王之母),齊、許、申、呂由大姜,陳由大姬, 是皆能內利親親者也。 」
如《春秋·左傳》
「衛成公夢康叔曰:‘ 相奪予享。’公命祀相 。 寧武子不可,曰:‘鬼神非其族類,不歆其祀。 杞鄫何事? ’」 (說明一點,先秦的」族類「用法特指家族,指代族群是漢以后的用法)
在魯僖公三十一年(前625年),衛國受狄人殘破后,遷都于帝丘)。遷都后,因為建都于夏朝第五代君主的都城和葬地所在,衛成公做了一個夢:衛國始祖衛康叔說自己的祭品被相搶走了(死人之間搶東西也是萌萌噠),衛成公三觀很正,沒說要幫祖宗搶回來,而是認為根源在于貧富不均,只要同樣祭祀相,大家就和諧了。但大臣寧武子跳出來叫停,說祭祖這事該由夏朝自家子孫杞國等負責,你外人祭別家祖宗太不合規矩。這一記錄既說明夏朝是公認事實,也說明杞國是公認的夏朝后裔,同時證明了當時看待祭祀和血統非常嚴肅。
其實當時各國之間熟悉彼此血統淵源和傳承,何止杞國存在能證明夏朝存在,還有各上古著名氏族的后裔存在。如與大禹同時,一度成為大禹接班人的皋陶,他的后裔是蓼國和六國,當蓼六被楚國滅亡,魯國大夫臧文仲( (?—公元前617年) 就哀嘆皋陶無人祭祀了。
《左傳·文公·文公五年》:「冬,楚公子燮滅蓼,臧文仲聞六與蓼滅,曰:「皋陶庭堅不祀忽諸。德之不建,民之無援,哀哉!」」。
而且周朝商以外更有名的前朝后裔諸侯國并不是杞,而是比夏朝更早的虞朝大舜后裔的陳國。這一點同樣是公認和無人置疑的。舜的后裔有虞氏,在夏朝就與夏通婚,夏朝中興的少康就娶了有虞氏的兩個女兒二姚,周初舜的后人胡公滿有功于周,周武王將長女大姬嫁給胡公滿,封于陳。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諸陳,以備三恪。」 陳國雖然最終亡于楚,但其分支來到齊國,后為田氏,最終代齊稱王,而田齊的」陳侯因齊敦「上有中國文物(非文獻)最早出現黃帝的」高祖黃帝「文字。
甚至更久遠的上古氏族,到孔子時代仍有傳承,如郯國是少皞氏后裔,少皞氏是可能只比黃帝晚,而早于五帝其中四帝的氏族。
《左傳·昭公十七年》載:「秋,郯子來朝,公與之宴。昭子問焉,曰:‘少皞氏鳥官名,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黃帝氏以云紀,故為云師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大皞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于鳥,為鳥師而鳥名……’仲尼聞之,見于郯子而學之。既而告人曰:‘吾聞之,天子失官,學在四夷,猶信。’」
還有一個疑古否夏派精分智硬之處,他們在甲骨文發現后,不得不承認商朝的存在,卻借口因為夏不存在,只肯把商朝的開始定在三千五百年前,而這正是夏商之交。但問題是甲骨文是向祖先占卜的文字,雖然沒記載夏朝的歷史,但卻記載了成湯(大乙)滅夏之前的商人先公,其中如帝嚳、契、昭明、相土、昌若、王亥、王恒、昏、上甲微都能與古代文獻對照,不僅時代與禹夏重合,帝嚳還要在堯舜之前。
也就是哪怕否定夏朝,僅靠甲骨,中國歷史也能推到四千年以上。而這些人一面否認夏朝,一面卻以夏商斷代的時間給商劃年代上限,把商的歷史攔腰截斷,其下流簡直無可形容。
現在中國考古中,早于夏朝的四千年前大型城市遺址也非常多,文獻與考古已經對應到如此程度,間接證據無數,夏朝的存在的證偽已經基本不可能,所以現在否認夏朝,除了誣蔑古人文獻造假來耍無賴,已經走投無路了。
++++++++++++++++++++++++++++++++++++++++++++++++++++++++
就象有人所說,我之前的回答確實有些激動,言詞不夠溫文爾雅,態度不夠客觀中立,這些我都承認,但同時也并不覺得有什麼不對。我不是機器,更不是冷血或軟體動物,身為有感情有自尊的中國人,當受到觸動和冒犯時當然會有正常的情緒反應。
以雙重標準惡意否定自身文明的歷史,誣蔑先賢人格,讓我無法置身事外,自然也做不到心如止水,冷眼旁觀,所以寧愿選擇更真實的表達,而不是虛偽的裝腔作勢。我愿意與不同意見者平和討論,但對惡語相加、挑釁耍賴或者人身攻擊者,我也絕不會客氣。
批評我有民族情緒則更莫名其妙,為何只有中國人有民族情緒就大逆不道了?民族情緒被污名至此,恰恰反證了中國逆向民族主義的嚴重,這也是中國雙標逆民嚴重泛濫的原因。許多人已經到了被侮辱而不自覺,甚至甘之如飴,還要為對方叫好的程度。所以請某些人明白一點:當外國人說「中國人自古都是騙子」時,他是把所有中國人包括你罵在內的,不會因你裝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甚至幫腔助威,就能把自己從中摘出來。
所以雖然有認為之前對否認夏朝的批評太嚴厲,但這個觀點我絕不會收回。
當然,表達民族情緒的前提是尊重事實、言之成理,而不是單純的發泄,確鑿的事實必須要承認,否則是自取其辱,我敢回答相關話題,至少自信基本歷史儲備和邏輯常識還是有的。有些否定夏朝者,很以考古專業為傲,開口就是二重證據法,可真懂二重證據法嗎?二重證據法是王國維提出的,主要是傳承文獻與考古對照,中外資料對照,而王國維恰恰反對疑古派的堯舜禹乃至夏商否定論。下面攻擊我的許多回答,首先對傳承文獻棄如敝履,對中國考古也只有過時認識,對現狀也不甚了了,最終只剩以西方的過時歷史讀物為據否定夏朝,對用否定夏朝的同樣理據否定所謂古希臘文明則怒火沖天,我在其中實在沒看到科學態度和學術精神,當然更沒有民族情緒,只看到了——「信仰」,而且是雙標逆民的「信仰」。
順便說一下,幾個因對方耍無賴和胡攪蠻纏而做的回應因舉報不友善而被刪除了,其實我做的回應至少沒主動攻擊者過分,我從不刪回復,太不值回應的東西也只折疊,在此對舉報者再表示一下鄙視。
————————————————補充線2——————————————
先看張圖
Photo by Jean-Pol GRANDMONT - CC by SA 3.0
對西方歷史有所了解的,應該知道這是羅馬城的城徽——母狼哺嬰。這座青銅雕像源自羅馬城創建者羅慕路斯及其兄弟在幼年被拋棄野外時,受母狼哺乳的傳說,其形象是現在羅馬城最著名的象征和標志。
有多少中國人會以為這是自羅馬時代傳承下來的文物?其實下面兩個兒童是十五世紀末才鑄造出來與原雕像相配而成的。僅僅如此?畢竟青銅母狼本身一直被認為是羅馬早期,約西元前五世紀由伊特魯里亞人制造的,果真如此倒也與羅馬的歷史相稱。然而尷尬的是,經最新技術測定,這個青銅母狼被確定為11世紀至12世紀歐洲中世紀的產物,比原認為的歷史晚了1700年。
羅馬城市雕像「母狼育嬰」的新考證_光明日報_光明網《母狼乳嬰》青銅像比羅馬年輕1700歲(圖)_網易新聞中心
借此說明什麼?雖然我已經對古希臘歷史不再迷信,但知道此事時也吃了一驚,因為從沒懷疑過如此重要的「羅馬文物」歷史會如此虛假。由此想到,中國人長期接受西方對中國歷史文獻、考古遺址、文物的種種置疑,并視為理所當然,中國只能站在被告席為自己辯護,但對西方編寫自己的歷史及其認定文物的年代則預設其真實可信,完全無條件接受的,基本從不懷疑。但西方這方面確是完全可信嗎?在西方至上年代開始建立的西方歷史體系和考古體系、文物認證能保證全部是真實的嗎?青銅母狼只是西方虛假歷史文物的冰山一角,而且也是西方人自己漏出來的,更多的真相我們無從知曉。
雕像年代虛假已經被發現了十年,但至今國內多數介紹以及百科中仍把其歸為西元前五世紀左右的羅馬文物,對西方歷史的固執迷信讓人感嘆。
————————————————補充線3——————————————
疑古和否古我尚能寬容看待,畢竟各人標準不同,就象有人三天一洗就覺得干凈了,而有人非一天洗三次不可。但讓人無法容忍的就是中國人雙標逆民,其次是外國人玩雙標,一邊說三天一洗的太臟,卻認為三周一洗的更干凈。這就是我在另一個回答中指出:懷疑否定夏朝和中國上古史很好很理客中,按同樣標準懷疑和否定古西亞、古埃及特別是古希臘時就一觸即跳、氣急敗壞的家伙們。
目前中國雙標逆民有多嚴重,本回答下各色人等已經表現的淋漓盡致了。
特別是某些所謂考古專業,對自己的專業及地位更是迷之狂妄。人類發明文字和歷史就是來為紀錄和傳承信息的,這是文明的根基,而作為文明晚近產物的考古學,卻視歷史如廢紙,僅憑自己有限的發現,就敢把歷史文獻欽定為謊言,把古人預設為騙子,自視為審判官,凡此種種等同于反文明。對于有文獻的文明,考古只能確認歷史、補充歷史和局部修改歷史,卻不能根本否定或重建歷史,只有對那些極少留下歷史文獻的文明遺跡,考古才能凌駕于歷史之上,這也是考古在西方地位重要的原因,但在中國,考古學只是當歷史的隨從,成不了歷史的主宰,讓考古學在中國擁有象西方一樣的地位純屬妄想,因為這是在擁有最完整歷史體系的中國。
考古學除非有確鑿無疑的考古證據拿出來,絕無資格否定歷史文獻。
把極其有限的考古成果視為歷史的完整實證,本質就是歷史虛無主義,因為歷史遺存必然的嚴重缺失(歷史文獻有同樣問題,但考古更嚴重,尤其是對高層次文化信息的保存方面),沒有任何考古實證能證實文獻中的所有內容,就象沒有文獻資料可以反映歷史全部真相一樣。如果按唯考古論的標準,別說三四千年前,幾百乃至幾十年前歷史的許多記錄都是難于證實的。
現代考古體系和非中國歷史體系是西方從十九世紀開始構建和完善的。其形成的大部分時間內,西方至上思維占都占絕對主導地位(今天也大量存在,只是表現的相對沒那麼露骨)。除中國外,所有古文明的歷史解釋權基本全在西方那里,這正是西方抬高其它文明,貶低乃至否定中國文明的核心原因。既然許多中國人推崇西方的性惡論: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
那就請知行合一,在一直沒有非西方文化體系參與監督和平衡西方考古和歷史構建時,別假設西方人會是白蓮花,不會在考古和歷史構建中用夸大、腦補和作假等各種手段為西方至上論服務。我前面說的羅馬青銅狼年代作假只是九牛一毛,更多西方控制下的文物真偽、滅絕文明的文字破譯可靠性都完全無從保證,因為一直全由西方人自說自話,完全是死無對證的東西。
不過有人會置疑,西亞-地中海的古埃及、古兩河、赫梯等等又不是今天歐美的先人,西方有什麼理由吹這些文明?對此我可以解釋一下:
現在西方主體種族是斯拉夫人、日耳曼人、拉丁人,這些種族從不是文明的開創者,他們接手的是其它種族倒過三手乃至四手、五手的文明,所以追認異族文明為文明源頭實在無從避免的,既然沒親爹可認,不如直接找個闊干爹,西方人對跨種族的文明繼承理論并無心理障礙。
這是蠻族出身的西方與自己開創原生文明的中國和漢族文明在自身定位上的根本性差異,猶如一個中國從一而終家庭出身的孩子與西方單親濫交家庭出身小孩的認識區別一樣,同樣罵CN媽,前者認為是巨大的侮辱,后者卻沒有感覺。
現代西方文明有兩大源頭,就是兩希:代表人文的古希臘,代表宗教的古希伯來(即猶太文化)。但兩希也不是原生文明,當年古埃及才是地中海的文明燈塔,古希臘人敢叫其它種族為「蠻族」,在古埃及面前還是要自慚形穢。古埃及文明對希臘地區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希羅多德就說過,古希臘的神和宗教儀式全來自古埃及。古希伯來人也曾是古埃及的奴隸,西方還是很看重主奴資歷的。西方人既然認古希臘當干爺爺,奉古希伯來為精神導師,古希臘認的干爹也只能跟著叫太爺,古希伯來的主子當然也要恭敬有加。
作為西方文明追根溯源的最根本源頭,古埃及受推崇也就勢所必然。
古希臘的文字又是西亞腓尼基人帶來的(而腓尼基字母又據說改造自古埃及文字),甚至「歐羅巴」也是一個腓尼基公主的名字。而古希伯來更在種族和文化上與西亞文明脫不開干系,這也使西方與西亞文明扯上親緣關系,加上赫梯居然被論證為印歐語種族,這更不得了,所以吹一波西亞也是理所當然。
更妙的是,古埃及文明和古代西亞文明都已經徹底中絕了,早已被完全異質的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徹底埋葬,沒有直系文明繼承人。西方把這些古代豪門絕戶抬回自家供奉完全沒有現實負擔,無論對古埃及文明和古西亞文明還其它已經滅絕的古印度河和古美洲文明等如何盡情吹捧抬高,都只會加強而非威脅西方的文化地位。
而中國文明則恰好相反,中國文明與古代西方的關聯很少,是與古埃及古西亞并列的原生文明,卻能延續至今,文明資歷遠遠壓倒西方,這是自視甚高的西方難以接受的。而中國文明的特質格外突出:其它文明長期以神為本,連號稱西方人文鼻祖的古希臘同樣迷信神,而中國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是人本文明,能說出「夫民,神之主也」的。其它文明的大洪水,人類要靠神的恩賜和憐憫才能生存,只有中國人靠治水自救。西方本質是精分文明,靠古希臘提供理性,古希伯來提供道德根基,而中國儒學能做到在不需要神的前提下,同時提供理性和道德,這都證明中國文明是與西方文明完全不同且有巨大潛力的文明體系,是西方的文化霸權的最大潛在競爭者。同時在現實中,中國文明的繼承人又是世界第一大民族,中國也仍然保持了大國的基礎,這都不能不被西方當成嚴重的威脅,因此全方位遏制中國,包括在歷史文化層面抬高西方自認的文明祖源,打壓中國是必然的,扶植各種打擊和乃至滅亡中國文明的政治和文化代理人也是西方的一貫政策。
————————————————補充線4——————————————————
疑古派最大的邏輯謬誤在于一方面矢口否認上古歷史,認為是層累造成,另一方面卻以西周乃至戰國時的國家制度去套上古史,以層累反層累,精分的不能更精分。首先他們就犯了一個最基本的錯誤:把夏乃至夏以前的中國與后世中國形態混為一談,似乎沒有形成與后世大一統或西周宗主和商朝絕對壓制性的王朝,就等于沒有王朝,沒有國家了。
五帝時代本就是「協和萬國」的時代,與考古遺址滿天星斗分布沒有任何矛盾之處,而是完全吻合。事實上中國古史對早期王朝建立的描述,一直是秉承先有諸侯,后有天子的次序。而且在西周明確封建諸侯和廣賜重器以前,各炎黃華夏系國家本就是基本自立自治狀態,各地文化文物有所差異難道不是再正常不過嗎?連大一統后中國各地區人文器物尚且有地域和民系差異,而上古時代有此類現象就被當成中國上古記載不存在的證據,這究竟是真沒腦子還是別有用心?
相反,這些考古證據正好證明了中國古史的真實性,因為中國古代史對夏以前王朝的描述恰恰不是疑古派這種把相同國家形態死搬硬套,而是差異明顯且不斷進化的。
在承認古史大框架的基礎下,必須也要承認上古史的追憶不可避免會產生某些變形。比如五帝中的前三帝未必是單純的個人,很可能是名號的延用。各王朝關系的血緣關系也未必是單線繼承,實際可能更復雜,但這都不影響上古史的基本成立。
對黃帝時代的國家形態記錄是「 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嘗寧居。 」「 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官名皆以云命,為云師。置左右大監,監于萬國。」顯然,這是以常備軍事力量為權力基礎的軍事首領式王朝,體制非常不完善。
主要依靠君主及常備武士團巡行來實行權力。這種體制在后世中國早已經消失,倒是與中世紀早期日耳曼人和一千年前斯拉夫人的君主索貢巡行國家形態有很強的相似性。太史公能描述出這種國家形態,正說明黃帝時代的國家形態不可能是捏造出來的。
顓頊時代除了與共工大戰于不周山,還有更重要的」絕天地通「,由王朝壟斷宗教。王朝權力已經開始由單純軍事威懾向文化影響轉移,這一時代宗教和歷法在國家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后世的」國之大事 在祀與戎「逐漸成形。順便說一下,正是在顓頊時代,開始明確規定男性地位高于女性,以及禁止兄弟姐妹亂倫,女權分子、德國骨科可不能不牢記這個時代。此時中國王朝有點類似中世紀羅馬教廷主導歐洲的形態。
相對于顓頊時代的熱熱鬧鬧,帝嚳時代除了打倒顓頊系,此外倒是沒多少實事可記,可謂空白時期。
但意義也不可小視,事實上太史公追溯自己的最早祖先,正是在這次改朝換代之際被帝嚳誅殺,時任顓頊王朝祝融職位掌管宗教祭祀的重黎。而后世華夏族群中顓頊和帝嚳兩大族系此消彼長(堯為帝嚳系,舜、禹為顓頊系,商、周為帝嚳系、秦為顓頊系,由于商周為帝嚳系長期在中原得勢,在東周以后顓頊系一般位于中原外圍,如秦、楚、蜀、淮夷等),如同後來日本的源平兩家輪流控制日本的觀念一樣,這兩大黃帝支系也成為后世歷代中國統治者必然追溯的祖先系統。
相對五帝中的前三帝,堯舜二人更具個體意義。這個時代中國國家形態類似各諸侯組成的合眾國,對共主的產生和替換,」四岳「這樣的諸侯代表有很大發言權。
到了大禹時代,因為治水導致了權力集中,才產生了第一」家天下「的王朝,但這種家天下王朝也很不穩固,僅一代就出現太康失國,三代后才有了少康中興,後來也有」 夏后氏德衰,諸侯畔之 「的記載。
這都證明夏只是略強于其它諸侯的共主,控制力還很有限。但這不是否定國家和王朝存在的理由,畢竟中世紀早期歐洲國家對手下諸侯的控制水平也未必比夏朝高多少。
而且古人是明確認識并評價過夏朝與商周的差異的。
如 《禮記·表記》
」 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先祿而后威,先賞而后罰,親而不尊;其民之敝:蠢而愚,喬而野,樸而不文。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先罰而后賞,尊而不親;其民之敝:蕩而不靜,勝而無恥。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其賞罰用爵列,親而不尊;其民之敝:利而巧,文而不慚,賊而蔽。 「
」 夏道未瀆辭,不求備,不大望于民,民未厭其親;殷人未瀆禮,而求備于民;周人強民,未瀆神,而賞爵刑罰窮矣。
「
」 虞夏之道,寡怨于民;殷周之道,不勝其敝。 「
」 虞夏之質,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勝其質;殷周之質不勝其文。 「
因夏人以治水務農立國,而且歷法天文發達,所以對鬼神的迷信有限而更重視人事,統治較為寬和,等級界限尚不嚴格,所以上下關系更為親近忠誠。反過也是因為夏人較為質樸,所以民眾比較愚昧無知。而商人位于華夏邊緣,商業、制造業較為發達,戰爭也多,所以商人更迷信鬼神且統治嚴酷,負面作用就是商人不安分,爭勝而不知羞恥。周人則進入文化成熟階段,雖然文化精神上與夏人更接近,但更講究禮儀秩序,而虛偽、心機、詭詐等文明病也開始泛濫。但時代仍然是進步的,夏、商、周各時代也有其不同的科技文化優勢,所以孔子說」 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 「,用夏朝的歷法,坐商朝的馬車,穿周朝的服飾。
任何考古都建立不了如此復雜多層次的中國上古史,任何考古也提供不了完整的上古證據,考古就是考古,永遠成不了歷史。
中國古史描述中國上古從茹毛飲血到燧人氏取火,有巢氏構木為屋,從伏羲氏做網漁獵馴獸,再到神農氏種植五谷。從知其母不知其父,到伏羲創立夫婦對偶婚,從近親通婚到同姓不可為婚。從上古結繩記事,到倉頡造字。從石器時代到金屬時代。從小規模沖突到大規模戰爭。從氏族到酋邦再到天下共主。對人類社會、文化、科技和國家演進過程,完整和準確度如同教科書級別。如果說這是中國古人捏造出來的,我們祖宗也太尼瑪神了吧?不如直接說中國古人早就發明時間機器好嘛。
相比之下,其它文明要麼是歷史短暫的次生文明,根本不了解文明如何發展演進,要麼癡迷于宗教和神靈,把神創世說的天花亂墜,偏不知道人類是如何發展的。
要麼毫無歷史意識,只會在神話里吹數字牛皮。只有漢族這樣歷史悠久、獨立創建原生文明,重視現實人文精神,尊崇祖先和歷史的民族和文明,才能保留這樣完整而真實的上古記憶。這就是為什麼漢族和中國文明在人類文明中無與倫比的原因。
——————————————
對疑古派在中西方歷史表現出的逆民雙標問題請參考我在
如何反駁何新所謂的「古希臘就是個文藝復興時期宣傳起來的騙局」一說? - 知乎
其下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