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王建對自己生活時期的天下形勢和來自秦國的威脅沒有一點敏感嗎?
查看全部 15 個回答
回答1
2023/12/02

ADVERTISEMENT

這個游戲最終是秦國贏了,并不代表敵人只有秦國。

很多人總結經驗教訓,總是容易掉進一個陷阱:

只要我規避了那個最主要的錯誤,我就贏了。

這是不對的。

現實中,往往是要做到別人沒有錯的部分,才有資格規避別人那個最主要的錯誤。

乍看上去,這后一個總結也是對的。

其實也不是。大部分人都是這樣總結的。這個總結也不對。

如果你按照第二個總結去改正,那麼你很容易變成敵人的第二個翻版。

有的人也許會靈機一動,說那我只要和敵人相反就可以了。

這同樣是承認了敵人的優秀。

前者是模仿棋,后者是反模仿棋。但是歸根結底,路數都是一樣的:

都是圍著同樣的錯誤中心在思考。

就好像地里有一根栓驢的橛子。有的人栓根繩子,圍著這根橛子不停地轉,于是在地面上走出了一個圓。

ADVERTISEMENT

你看到了,嘲笑他愚蠢。

好了,現在你知道他的錯誤了,你怎麼辦呢?

你生怕變成繞著橛子轉圈的驢,于是你時時抬頭看向這根橛子。于是你的腳步全部都落在了這根橛子周圍。

的確,你不栓繩子。但是你每走一步,都要抬頭看一下這個根橛子。所以無論你怎麼走,你還是圍著這根橛子,走出了一個圓。

繩子在你心里。

怎麼解決呢?

非常非常簡單,簡直不要太容易。

你在你要走的方向上,不停地栽下新的橛子。每一根橛子你都積累足夠的力量,然后向下一個橛子進發。你總是能夠在一個橛子,看到來時的兩根橛子,確保你的路途正確。你總是能夠在前進的方向上,栽下新的橛子,從而確保自己不會迷失。那麼最后你會發現,你走出了沙漠。

現實中,要超越敵人,你只有一個選擇,就是在掌握了敵人的得失的基礎上,擺脫敵人的路徑依賴,將他們作為你掌握的諸多信息之一、而且是有思維陷阱的信息,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通盤考慮,重新理出你自己需要的得失。

ADVERTISEMENT

教員總是說,要把握主動,要以我為主。什麼叫以我為主?這就是以我為主。

戰國七雄的斗爭,不是說各國聯合對抗秦國,而是各國相互對抗。

秦國并不是一直都在和六國一起死磕,所以秦國才變得很強大。

只有短視的愚夫,才會在面臨強敵的時候,還要同時與所有人為敵。

鄭國曾經在春秋時代一度崛起,隨后遭到圍攻,逐漸衰落。到了戰國時期,鄭國憤怒于韓國的入侵,采取了與韓國死磕到底的策略。然而鄭國的國力并不如韓國強大,并且韓國還有魏國趙國的支援。最終,韓國得償所愿,在長期消耗以后,擊敗了筋疲力盡的鄭國,取得了侵占鄭國的勝利,并且很快就遷都到了鄭國。鄭國當時的錯誤,就是不應該一味硬頂。而應該在軍事對抗的基礎上,形式上服從韓國。比如說和韓國一起攻打魏國,破壞韓國的盟好關系,并使魏國親身感受到放任韓國強大的危害,進而達到促使魏國等國阻止韓國擴張的目的。

ADVERTISEMENT

宋國看到群雄爭霸的局面正在走向兼并戰爭,于是也走上了變法圖強的道路。但是宋國急于擴張,同時與齊國、魏國、楚國爆發戰爭,并且又開始兼并小國。于是宋國遭到圍攻,被滅。實際上宋國這個時候最佳的做法,應該是聯周、聯夏。首先要聯周,不論周天子是不是支持,都要讓人們認為得到了支持。其次要聯夏,聯合諸夏,形成一個以宋國為實際核心的聯盟。以此為基礎,對抗齊、魏、楚的兼并。必要時可以建議周天子遷往魯國,最終形成以宋魯為中心、諸侯小國共同配合的聯盟。周、魯就算不配合,也沒有關系,外交上已經營造了良好的形勢,爭取到了最大的優化。

就齊王建來說,他面臨的局勢十分險惡。

在魯國滅亡的情況下,齊國首要的敵人,與其說是秦國,還不如說是楚國。

五國伐齊的慘劇就發生在齊王建的祖父身上。就是楚軍以援齊的名義虐殺了齊閔王。與此同時,齊國境內的名門很多都因為與燕國牽連而受到打擊。齊國內部不穩定因素也很強。在這個時候,他就算要支持其他諸侯,兵少了沒有用。兵多了自己都怕被偷襲。像秦趙決戰,誰知道趙國會不會賣了他呢?何況連與趙國歷史淵源最深的魏國都不肯救趙,齊國自然也不會去。像秦楚決戰,他參與又有什麼用呢?齊軍當時還有沒有遠征的能力,這已經很難說了。在秦楚決戰時,齊王出兵救楚,楚會不會先打了齊軍再說呢?對齊國來說,魯國的長期存在,大大制約了齊國西向中原的努力。而魯國滅亡入楚以后,楚國取代魯國進一步威脅齊國,這就不是制約的問題了,而是隨時滅國的問題了。

所以一旦秦楚交戰,齊國不增援的話,楚國還能集中主力與秦國交戰。齊國增援的話,楚國大概還要做好魯地被齊國吞并的準備,反而要抽出兵力去防范。

齊國不支援的時候,楚國有百萬大軍抗秦。齊國支援的時候,楚國大概就只有六十萬大軍抗秦了。

應當說,在魯國滅亡以后、趙國滅亡之前,二十多年里,齊國最恐懼的敵人還是楚國。這種對抗形勢是客觀造成的,不是雙方一個承諾就可以改變的。

楚國遷都壽春以后,齊楚就很難建立互信了。

其他國家的情況也并不好。

趙國以為自己是三晉,而三晉的韓魏二晉則以為自己只要低頭給秦國做諸侯就可以存續下去。韓非子為什麼要入秦?因為韓國已經屈服于秦,所以韓國的人才要任由主上挑選。

趙國遇到危難,往往寄希望于三晉支援,齊國本身也不是主要方面。

但是韓魏每次決策援趙都會很糾結。所以趙國得到的支援也是時有時無、很不及時的。

燕國?燕國甚至想偷襲趙國。而且,燕國就不想偷襲齊國了嗎?

所以齊國就沒有動力去遠征支援別的國家。

齊國當然知道秦國的威脅,但是他能怎麼辦呢?西南方向,楚軍隨時會從魯地殺過來。東南方向,楚軍隨時會從海上殺過來。西北方向,燕國和趙國都有隨時攻擊的可能。他一旦出兵西進,南北兩面都是夾擊的局勢。

所以齊國當時的局面很尷尬。

齊國滅燕取趙,則可以與秦國一戰。但是當時齊國急于進攻燕國,沒有得到地利。齊國當時的局面,南取魯、越,控制沂蒙山區,才可以獲得一個較為完好的戰略后背。然后才有可能集中力量北上,先破趙取中山,再破燕國取幽薊,這樣才能建立完整的防御體系。

但是由于長期以來魯國都得到了晉國等國的支持,齊國始終沒有取得進展。後來滅宋的時候,齊國正確的操作,應該是與宋國聯合,瓜分魯國。然而齊國當時被宋國攻了幾個城,內部反宋的聲音必然很強,齊國的主君不能真的控制齊國的貴族,所以這個決策是做不了的。

說到底,齊國在五國伐齊之后,就已經只有自守的能力了。只不過在長平之戰時,齊國還有一點余力可以援趙。而當時即便援趙,趙國也并不會拿出足夠的誠意滿足齊國。最重要的是,長平之戰最重要的問題并不是有沒有援助,而是趙國自己的戰場決策。所以齊國不援趙并沒有什麼大的問題。

到了長平之戰結束、楚國滅魯以后,面臨楚國的威脅,齊國就連余力都沒有了。

所以當時的局面來說,最大的失敗,不是來自于齊晉,而是來自于楚。

楚國西失地于秦而東取地于越,這種做法才是導致六國越來越弱的致命原因。

楚國簡直是在給秦國打前站。這和金南取償于宋幾無區別。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12/02
如果你是齊王建:你意識到了秦國的巨大威脅;你意識到了魏、趙、楚都想通過吞并你以對抗強大的秦國;你意識到了你朝廷里的一幫重臣已經被秦人的間諜網滲透個底兒掉;而且你發現秦廷給投降公室的待遇好像還不錯;你是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12/02
一。首先應該承認,齊王建能夠穩穩當當坐齊王位置長達43年(前264-221年),他的智商是在正常范圍內的。其次,秦國想統一天下,統一天下需要滅掉所有國家,其中也包括齊國。只不過因為齊國和秦國不接壤而且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12/02
他應該感謝秦國才對,要不是秦國在西邊逼得急,齊國就得被趙、魏、楚三家一起吞了,他在位的時候,齊國的復興基地莒都被楚國占領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12/02
從地圖上看,晚期齊國的面積不支持齊王有啥敏感不敏感的了。。。洗干凈了屁屁等著被撅吧。。。請允悲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3/12/02
當你是齊王建,你也躺平了,因為韓趙魏楚也能滅齊。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12/02
舉個例子——抗日戰爭剛剛結束,老美從太平洋那邊打過來了,這個時候日本求你幫忙你幫不幫?五國伐齊的血都還沒干呢,你現在腆個臉過來讓我幫忙?真把齊人當成軟骨頭了?大不了大家一起完蛋,雖然我不知道我是不是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12/02
對齊國的威脅、對齊人的威脅、對齊王的威脅,田建分得很清楚。齊國滅了?無所謂。齊人被殺?有什麼關系。反正秦王答應給我封地,我能吃香的喝辣的不就得了?管他洪水滔天呢?嬴政倒確實給了封地,但是只有地……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12/02
誰會真的遲鈍到對自己的生活環境沒有一點感知,何況是個君主。就算再昏庸,只要不是傻子,君主也能感知到外界的變化。如果你想知道的是為什麼他沒有做點什麼,比如奮發圖強了,臥薪嘗膽了啥的。這玩意兒吧,人知道和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12/02
他能怎麼辦?趙楚魏甚至燕都是西邊丟了地從就想齊國補回來,打不過秦/趙還打不過你?西邊強敵環繞東邊被海困死,這種情況下齊國怎麼做都是個死無非是死于秦還是趙楚的事,到楚國滅亡前原魯國已經變楚地齊國五都有一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12/02
不是沒有,齊國有稷下學宮,肯定有明白人。君王后十幾歲就能發現法章,絕對女中豪杰,後來砸玉環,不論眼力還是智謀都算優秀,說是齊國的武則天也不為過,至于打不過秦國,那是齊國沒辦法的事。出于齊國的國家利益,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12/02
這種問題還要問。因為楚國、趙國甚至魏國對齊國的威脅都比秦國大。當然秦國也不小。齊國幫助楚國抗秦,反過來讓楚國再打自己嗎?從楚國和秦國的湖北交戰失敗后,楚國實行西丟東補戰略,不斷蠶食齊國領土,趙國、魏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12/02
不如潤去朝鮮半島。先滅三韓再北上滅朝鮮,等秦末大亂就可以卷土重來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12/02
齊秦并稱東西二帝,都走遠交近攻。秦吞蜀打趙,齊吞宋打燕,輸了而已。田齊的路徑依賴是投降入朝,反客為主。齊國的公室,比秦國的公室存活的更久。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12/02
除非下海,否則沒法破局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