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小的沛縣居然擁有蕭何、曹參、樊噲這麼多優質人才?
查看全部 46 個回答
回答1
2023/09/27

ADVERTISEMENT

因為劉邦給他們提供了一份符合成長的職業規劃。

很多人沒有時間概念、職場概念。大多數時候,野心、能力和規劃是同等重要的。

劉邦從公元前209年10月占據沛縣,到公元前207年10月破武關,接受子嬰投降,實際上只有短短的2年時間。其中任何一個階段發展規劃有問題,就會措施良好機遇,就會泯然眾人,因為項羽那邊很快就要打贏巨鹿之戰了。

比如,劉邦、蕭何等人如果一開始和大部分地方割據勢力一樣,只是想守住沛縣,就可能浪費半年時間。要知道帶兵打其他縣城是冒風險的,可能賠了夫人又折兵,比如雍齒帶著豐縣叛變了周市。

但是這期間的決策真的是一刻不能耽誤。因為如果耽誤哪怕一個月,大家安圖享樂,劉邦就沒有資格問項梁借兵,也就沒有資格成為項梁的一個大將,就無法以后當西征大將。

ADVERTISEMENT

畢竟,這期間其實只有半年多的時間。

早期的整個劉邦團隊,只有劉邦接有頂層設計思維的。早年的劉邦曾經慕名投奔戰國四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可惜信陵君已死,所以劉邦逃奔信陵君的門客張耳。劉邦在張耳那里住了幾個月,兩人關系頗佳。

決定秦朝命運——巨鹿之戰的緣由,就是章邯等人破項梁之后覺得楚國威脅不大,北上攻趙,宋義、項羽來久。那麼此時趙國誰當家呢?當時張耳就是趙國丞相,實際一把手。同樣,韓國丞相的張良見丟了豐縣的劉邦一見如故。這兩件事都從側面反映劉邦當時的思維是頂級的。

沒有劉邦的野心和規劃,蕭何、曹參等人可能和舊縣長一起,守著沛縣一起等收編。而劉邦帶著這群人,一個月也不耽誤的兼并周邊縣城,然后順勢投靠項梁。

ADVERTISEMENT

給你一個比劉邦小的多的任務。假如明年你們單位A科室副主任退休,大后年B科室主任退休,大家都沒背景,請問你知道自己做什麼事會得到大領導賞識,從一群同事間脫穎而出,順利三年升主任麼?捫心自問,恐怕除了埋頭苦干份內工作,大家都不知道做什麼才能出眾吧。

很多人不理解野心和規劃的重要性,因為大家很少在職場上遇到高人指點,而總是聽一些無用的心靈雞湯,根本不知道努力的方向。

如果有一個人告訴你,相比于A工作,B工作非常重要,因為它牽扯到咱們公司今年的C總體規劃落實情況。如果你三個月內單獨完成B,就一定有機會陪老大出差,給上級匯報B規劃落實情況。期間老大肯定會單獨問你很多業務工作。這樣你肯定很容易出頭。

反過來,如果你面對a、b、c三項日常工作,頂頭上司只給你說好好工作,你根本不知道B工作的存在,那麼努力工作有多大收益呢?

ADVERTISEMENT

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核心問題之一就是根本不知道努力的方向,而劉邦知道。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09/27
你早起坐地鐵上班,一個車廂里可能有一個亂世軍神。去早點攤吃飯,對面的禿頂大叔很可能為社稷之器。樓上夫婦吵架,可能是翻版的劉邦呂后互掐。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你在歷史書上看到的所有英雄,都是無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09/27
我發現很多人不理解一點,尤其是在考試決定一切的中國: 人才是培養出來的,而不是挑出來的。中國古典思維是搞一場考試挑幾個最聰明的,這幾個一定是人才。現實中并非如此,人的成長環境、機遇和運氣尤為重要,人會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09/27
只有出了社會你才會知道什麼叫 用你你就是人才不用你你就是廢材才會知道平台的作用是非常非常非常大 的很多事情沒有人生下來就是專家的,多做,多想,多總結,多歷練才成為的專家這種事情你仔細一看,沒什麼奇怪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09/27
別說古代了,就拿現在的阿里巴巴來說,當年阿里創業的時候,隨便什麼人都能進,用馬云的話講,只要「四肢健全,智力正常就行」,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3/09/27
那你再往后看一看,你會發現云台二十八將一半以上都是南陽和潁川的。凌煙閣基本六鎮貴族老兄弟,明朝呢,那不用想,淮右老兄弟,本朝你再想想兩湖地區。 不是就這個地方牛逼,主要是最牛逼的大哥生在了這兒。牛逼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09/27
因為其實你跟基層打交道久了,你就會發現,別說一個沛縣,就是你們社區,能人其實都不少。假設公務員取消考試這個門檻,在沒有任何暗箱操作的前提,純粹以德配位,你信不信搞不好你比你們市委書記都還能更加造福一方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09/27
如果你下過農村,你一定會很奇怪,很多農村的十幾個地痞流氓組成的團伙就能橫行幾百幾千人的鄉里,這就是有組織和沒組織的區別。社會大多數人是原子化的,無法對抗組織。當你加入一個組織,且這個組織發展方向正確,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09/27
當年反秦第一炮是陳勝吳廣打起來的,但是陳勝手下有多少猛將智將?除了吳廣就說不出來了吧,為什麼?因為陳勝集團乍起乍亡了。別的不說,當初搞造反前魚腹藏書狐貍夜叫給占卜的是誰?連個名字都沒留下,這要是陳勝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09/27
時勢造英雄。如果你從秋收起義開始跟著爬山臥雪,到了建國的時候,樓子上站著的肯定有你一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09/27
造反,組織,管理一個國家,難麼?應該沒有那麼難,因為歷史反復證明了,只要給予機會,一個縣【沛縣、鳳陽、金田】的杰出人士就能湊齊一整套國家的班子。最稀缺的人才是開國皇帝,也就是伯樂。至于文武百官這樣的人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09/27
如果你在八十年代的農村生活過,你可能就不會太奇怪。你會發現,一個村里幾十幾百個小學文化甚至是文盲的中年人群里臥虎藏龍。有管理天才,有經商天才,有談判天才,有社交天才,有軍事天才,有設計天才,有藝術天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09/27
中專文憑的你只會PS,其他的就什麼也不會了。但是萬幸你還是找到了一個廣告公司的活兒,每天設計個門頭,整個簡單的名片,干一個月后過了試用期,也算熟悉了PS,可以開始設計彩頁了。這時老闆跟你說:你拿著這份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09/27
幸存者偏差而已。造反也是一種吃飯的行業,你們信不信?而行業具有區域性,帶動性。席簍瓦罐,各出一片。一個人編席發了財,親戚鄰居都跟著學編席,那一片也就成了編席的地方。一個人燒瓦罐發了財,那一片的人都跟著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09/27
《史記》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大約也是喜歡時間最久的,從剛讀完論語,一直到今天,已經有小二十年了。我收藏了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這種通讀版的《史記》,也有梁玉繩《史記志疑》、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09/27
因為「帝王將相寧有種乎?」皇帝上去了,為了坐穩江山就要讓泥腿子相信「全國99.9999%的人一定都是大笨蛋,只有貴族、世家才能出人才,一個縣里除了縣太爺怎麼可能有聰明人呢」。讓群眾自我矮化,認為自己低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09/27
阿里十八個創始人後來都成了巨富,馬云的眼光就這麼好,一下就找到了十八個王者?一遇風云便化龍啊!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09/27
因為領導能力這塊,有最低標準,達到最低標準后,就登堂入室了。比如一個鄉鎮黨委書記,你讓他直接去當縣委書記,相當于連跳兩級,其實也能干的很好,整個機構運作體系都是一樣的。同理,縣委書記去干市委書記,也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09/27
小小的安徽鳳陽;小小的湖南湘潭。---------------------我補充幾句吧。隋朝末年,楊廣的媳婦蕭皇后,其實是一位很有能力的皇后。活了80歲,橫跨了后陳、隋朝、唐朝,一直活到貞觀后期。在幫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09/27
人才是鍛煉出來的。但凡中上之資,給資源、給平台,做個三五年業務,大多數都能成為行業中的高手。歷代政權初期的能吏名將,多是開創時候的骨干,原因就在于此。對于處理事務來講,經驗是至關重要的,才智尚在其次。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09/27
這充分說明平台比能力重要。樊噲不在沛縣團隊里,可能一輩子就是的屠夫,能混成一個鎮關西就不錯了。曹參也許能當個公務員,特老實的那種,兢兢業業的干到退休。蕭何會好一點,縣教育局局長或師爺類的人物吧。但換一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