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覺得很奇怪,看張愛玲的自傳性小說《雷峰塔》,她明明是個生性敏感情感豐富的人,不然也寫不出後來那些經典。
可為什麼總有人給她扣上「天性涼薄」「情感冷漠」之類莫名其妙的帽子?
在她的敘述中,我只看到了一顆從小被傷透的心;
看到了一個陰騖可怕的原生家庭對兒童無情地摧殘;
看到了生根在社會最小單位——家庭中的父權;
看到了這個家庭的皇帝——不負責任還家暴的父親,像一朵陰云,籠罩在每一個人頭上。
被原生家庭傷害成這樣還不能對他們冷淡點?這不叫冷漠,這叫「不犯賤」。
非常討厭一些張口就說她「生性涼薄」「情感淡漠」的人。這些人,要麼本來就高高在上,認為兒童和女人、仆人都活該被自己宰割……
要麼根本沒認真讀過張愛玲。否則你怎麼忍心說出這種話?
你怎麼能把一個被害者只能被動接受的悲情往事,說成是她主動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