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最近經常刷到,男人和女人的思維不一樣。
網友說她的女同事腰不好,她媽媽說最近休息可以讓她去做治療,同事因為很久沒回新疆,所以假期帶著家人回新疆了,只有等回來的時候再去做。網友她爸爸突然問,她為什麼不再生一個,她不是新疆的嗎?不是少數民族嗎?網友媽媽說,她腰痛,怎麼懷孕?爸爸說,腰痛跟懷孕有什麼關系?
還有一個視頻,孕晚期,孕婦坐不下去,丈夫說,為什麼不能坐?孕婦說,痛,坐不下。丈夫說,有多痛,怎麼就坐不下?
鄰居家一直是小兩口自己住著,丈夫常年在外地上班。媳婦兒懷孕了,婆婆沒有提前告知媳婦兒,拖著行李就從老家來了。是的,媳婦兒在這個家里沒有話語權了,什麼都是婆婆在做,媳婦兒就是懶。婆婆來了,公公照顧不了自己,也來了,小姑子回老家不方便,也一起住著。
一家六口住在兩室的房子里。這些年,幾乎沒有見過婆婆回老家。每次回老家的都是兒子兒媳。公公呆一段時間,覺得房子太小,住著憋屈,回老家待一段時間,又來。小姑子後來工作在另一個區,搬出去住了,周末回來。兒子放假回家,天天打游戲,婆婆不說,兒媳工作六天,早出晚歸,周日睡到十點,婆婆就說兒媳懶,家里都靠她操持。
我孕初期,住院保胎,我一個人去的醫院,醫生說要住院,我自己辦理了住院手續,老公讓婆婆過來照顧我。出院了,婆婆繼續在我租的房子照顧我。婆婆在一個家庭小作坊打工,因為照顧我辭了工作。我是遠嫁,說實話,一開始,我真的很感激,在此之前,我跟婆婆也沒有怎麼相處過。
我租的是公寓房,就一間,吃住都在一起,每天早上,我不是自然醒,我是在一股充斥著小米稀飯的味道中醒來。
之前我一個人住,購置的鍋具都很簡單,就一口雪平鍋。公寓沒有抽油煙機,所以無論做什麼飯菜,味道都在房間里飄散著。我是南方人,之前根本沒吃過小米,我從小也吃不慣粗糧,口感不習慣。也不知道他們從哪件事認為,南方人愛吃稠的,所以,與其說是小米稀飯,不如說是小米飯,跟粥又不太一樣,粥至少是米煮的軟爛,婆婆做的小米稀飯,小米還有點硬,又很稠。每天早上都是,從那以后,我看見小米都想吐。
我想自己動手做,婆婆說,不行,燃氣有毒,對胎兒不好。婆婆讓我在旁邊指導,但是做出來的還是她原來的味道。每個人做飯習慣不一樣,做出來的味道也是有自己的痕跡,我爭取了,妥協了。
說真的,那一個月,一看到婆婆做飯,我心里都開始發怵。所以到現在,婆婆一問我吃啥,我的腦子不自覺就想起當初的場景,很抵觸,沒食欲。
其實,我跟題主媳婦兒一樣,我也習慣了一個人,結婚對我來說是什麼,是合法擁有一個小可愛。
兩個人相處當然需要磨合,更需要空間,男生都知道不想讓女生管太多,給自己空間,那為什麼就不可以讓婆婆給兒媳一個可以呼吸的空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