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懷孕的時候我婆婆上班,沒法照顧我。我覺得蠻好的,自己一個人自由自在。後來她放假就回來看我,表達她對我懷孕的重視和關心。但是就這短短的一個月一次到兩次的關心,給我整抑郁了。沒完沒了的哭,停不下來那種,後來到了半夜上廁所回來都要哭一場的地步。我知道懷孕哭對孩子不好,但是根本控制不住。
她說的都是關心我的話,但是就是這些話給我整抑郁了,比如剛懷孕的時候我不知道,做了ct檢查,問醫生對孩子有沒有影響,他說不確定,我很擔心,然后我婆婆說,如果有影響,那就必須打掉,不能這麼自私,生下來對孩子不負責任。那個孩子是我們盼了很久才來的。備孕那麼久都沒有懷孕,我們已經準備那個月的生理期過了就去醫院檢查的,因為聽說有些檢查要在生理期前后,所以就一直等,直到過了日子才發現懷孕了。
然后她得知后第一時間感動哭了,第二時間讓我如果孩子不好,就不能自私不負責任,得打掉。太說的都是為我好的話,但是很難受。
又比如她每次來都會給我打掃衛生,但是她歸置過的東西我永遠找不到在哪里,但是她每次走的時候都會給我幾十百把塊錢作為零花錢,她說這是她工資還完我們婚房貸款以后所剩不多的,我每次不要,她就會覺得很難過。雖然婚房是老兩口的名字買的,但是確實是我們在住,所以他們幫我們還貸我很感激,但是幾十塊錢我一個不忍心收,一個也確實不需要。但是她會跟我媽和所有親戚說,她每次回來都給我錢,身上有一分錢都是給我花的。我感覺很不得勁。
在比如她每次回來都會跟我聊天,會摸我的肚子,看看多大了,會問我媽以前生我奶水多不多,說她以前奶水多到可以奶別人的孩子,還說孩子就是要吃母乳才好。
比如她每次來都會小心翼翼的問我,到時候孩子生了,她只能夠請半個月假我會不會介意,我說沒關系,我自己也可以照顧自己,然后她就說,到時候一定回來好好照顧我,到時候就跟我睡,方便照顧孩子,保證讓我休息到位。
比如她會一臉憧憬的說,孩子生了以后我不用擔心,安心在家帶孩子就好了,他們一家三口會努力在外面為孩子掙錢,然后等孩子長大了,就讓我像誰家兒媳婦一樣,在幼兒園找個工作,每天跟孩子一起上下學,方便接送孩子,孩子放假我也可以放假在家照顧孩子。
她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為了我好,挑不出任何錯來。但是我確實非常不自在。而這種不自在就會成了我父母還有我老公和我公婆眼里的不懂事和不知好歹。說不清道不明,明明皆大歡喜的結局,但是只有我不配合,就很不懂事。
抑郁了很久,矛盾在生了孩子以后爆發,那段日子我一直在自責,和難受中反復拉扯。一邊覺得自己不懂事,對不起他父母的付出和真心,一邊控制不住自己的不懂事。一邊在家折騰,發脾氣,一邊愧疚的道歉,拼命買東西討好他們。產后抑郁了差不多兩三年吧,中間吃了藥,看了醫生,一直沒有好。
直到這兩年人稍微清醒過來,才想明白,原來我只是不習慣這種沒有邊界感的關心。作為一個成年人,無論男女,其實都不喜歡被安排和管教,這種矛盾不止婆家,在娘家跟自己爸媽住,也會受不了他們的沒有邊界感,何況沒有血緣關系的婆婆呢。那些大家都覺得皆大歡喜的好安排,沒有人問過當事人愿不愿意,當事人怎麼想的。你不能反對,更不能反抗,如果反抗,你就說罪人。
這種感覺,誰不崩潰呢。
想想你媽媽假如給你媳婦做個菜,你媳婦不愛吃,你關注的是你媳婦不愛吃這個菜就可以不吃,還是關注你媽媽辛苦做菜你媳婦居然還敢不愛吃的不懂事呢。
其實就算親密如夫妻,也要尊重對方的生活習慣,尊重對方的思想。如果只要是為了你好,就能夠不顧對方的意愿,順從就是受惠,反抗就是不懂事。那控制一個人不是太容易了嗎。
想想結婚以后每周都陪老公回去看父母,節假日去一下娘家,不用老公做任何事,就是吃一頓飯,陪著老婆跟老婆娘家父母親戚聊聊天,剩下的假期依然是陪男方父母。多少男人都坐立不安,不停的催老婆回家。為什麼吃頓飯就坐立不安呢,因為不自在嘛。
這樣分析,不知道你是不是就能夠理解你老婆的不自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