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汪峰和章子怡的離婚聲明中,可以讀出一些有趣的細節,分別對應婚姻中的三個關鍵詞:
責任,感情,財產關系。
聲明中說「八年間,我們共同照顧家人,養育子女,用愛構筑了幸福的生活」。這里講的就是責任。
包括開頭的這句「未來將以親人身份共同撫養、陪伴孩子們長大」,以及「我們換一種方式來讓彼此更好的成長」,主題都落在責任關系。
許多人一度詬病:中國古代婚姻,都是沒有感情的一潭死水。然而這些年的離婚數據說明了:現代婚姻講感情,可長期看來,這個感情也不大靠得住。
反而,許多維持一生、沒有走向離婚的婚姻,其實只是因為:當事人都是普通人,沒得選。
如今這個時代,想要正確對待婚姻,就得認識到:
婚姻的一半是責任關系,另一半是財產關系。
責任關系的源頭,是傳統文化觀念中,對結婚和生育的認可,也包括傳宗接代、養兒防老等說法。這些因素是上一輩人普遍結婚的源動力。
財產關系的源頭,是在當前這個時代,婚姻對于結婚雙方的經濟弱勢方來說,起到轉移支付的效果。這也是許多彩禮官司、離婚官司的關注點。
至于說,去除婚姻中的責任關系和財產關系之后,又有多少人愿意結婚?恐怕很少。
這也就意味著,今后的我們,需要以一個新的視角,來看待婚姻這件事。
結婚不代表什麼。離婚也不代表什麼。婚姻已經變成一種簡單的、失去神圣性的社會行為。
結婚、離婚,和樓下買瓶飲料沒什麼區別。
結婚的人不見得更幸福、更高尚。獨身的人也不見得有問題,可能只是人間清醒不騙自己。
以后結婚,要麼是奔著互相照顧、生娃養老的目的,要麼是奔著改善生活、階級提升的目的。
而且,最好把財產劃分好,避免離婚時候還要寫小作文,或者跑到法庭上互相捅刀子。
真要細究,今天的戀愛關系反而更講感情。
戀愛的自主性,杜絕了傳宗接代的目的性。戀愛的獨立性,杜絕了財富占有的功利性。
對于當下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來說,如果你不把異性看做工具人或供養者。
那真沒有結婚的必要,戀愛它不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