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人們通常不會使用「年號+天子」的形式來直接稱呼當朝皇帝。在中國古代,皇帝的稱呼有嚴格的禮儀規范,使用特定的稱謂和尊號。
在唐朝,皇帝的正式尊號通常是在登基時確定的年號,即皇帝登基后根據他的統治年份所取的年號。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時,年號為貞觀,他的正式尊號是「唐貞觀之治,皇帝名字」。
而在日常生活和一般的尊稱中,通常稱呼皇帝為「圣上」、「陛下」、「天子」等,或者直接用尊稱如「太宗皇帝」、「睿宗皇帝」等。對于特定皇帝,也可能用他的年號稱呼,如「貞觀皇帝」、「開元皇帝」等。
總之,稱呼皇帝的方式在古代有嚴格的禮儀規范,人們通常使用尊號或尊稱來表示對皇帝的尊敬和敬意。在普通日常生活中,不會使用「年號+天子」的形式來稱呼當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