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發小朋友,找了一個老家的女朋友,穩定了很長時間,女孩很漂亮,身材也是完美,性格也挺好,柔柔弱弱的很能激發人的保護欲,發小是動真感情了,還帶著見自己的父母,然而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要出意外了。
發小的「狐朋狗友」比較多,有一次帶著和朋友一起吃飯時,其中一個不斷的盯著女孩看,欲言又止,吃完飯之后借著酒勁就偷偷和發小說,這個女孩應該是做過一個40多歲男人的小三,好多人都知道,自己也親眼見過,發小是個急性子,當場就炸毛了,捏著拳頭就要揍他,這兄弟也不是個善茬,直言她就是小三,跟的那男人就是老家的,讓發小自己打聽,好多人都知道。
後來經過多方佐證,證實了女孩的小三身份,那天晚上,那樣一個油嘴滑舌,嬉皮笑臉的人,反差般的嚎啕大哭,泣不成聲,一會兒對男人破口大罵,一會兒對女孩破口大罵,一會兒又傷心的自己譴責,直到最后他說了一句「哪怕她跟的人是外地,我也愿意繼續和她在一起」,
當然,倆人最終還是沒有走到一起,據說是發小的父母也知道了這件事,強烈拒絕,事后聊起來的時候,他還拍著心口慶幸的說道,幸虧提前發現了,要是結了婚才知道就更麻煩了!
一個女孩當不當小三,只是她在不同境遇下做的不同選擇,在與自己無關的時候,我們無需去譴責,去嘲諷,但是一旦自己遇到這樣事情的時候,總是需要考慮的很多,比如周圍人的眼光,比如父母的想法,再比如自己內心的枷鎖等等,就像知否里,明蘭說的那樣:兩個人在一起,最終依靠的還是那最低處。如果一個女孩的最低處就是小三,那是否能接受這個最低處就很關鍵了。我不去替別人做決定,更不去定義任何人,只是告誡別人,可能娶要比不娶走的路更遠,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