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我在歷史上選一對最真愛的帝王后妃估計就這對了,他們兩人的故事真的少一點點愛都沒法實現。看到好多人說憲宗有戀母情結,是因為戀母才離不開萬貴妃,我就納悶了,他親媽周太后本人不是一直活的好好的嗎?就在宮里待著呢,沒見他對自己親媽多好多捧上天啊。而且假設他有戀母情結,也不該只戀一個萬貴妃,總該多幾個這種年長類型的妃子吧,可是憲宗其他妃子年齡都正常。譬如一個人最喜歡藍色,那身邊應該大部分都是藍色的物件,如果只是天天抱著一個藍色的玩偶離不開它,那喜歡的不應該是玩偶本身?
看他小時候的遭遇,名義上金尊玉貴,實際上黑暗里到處盯著他都是想要他命的血紅的眼睛,小小年紀擔驚受怕朝不保夕,親媽形勢所迫連過來看他兩眼都做不到,你要說他對這個母親感情有多深,深到把戀母情結投射給其他人,反正我是不太信。
總之他身邊能信得過唯一能保護他的,就只有一個宮女,雖然這個宮女本身也很弱小,并沒有什麼力量,但是全心全意地對他好,萬貴妃后邊名聲不太行,但至少宮女時期的她絕對是個溫暖體貼真誠善良的人,不然照顧保護一個每天都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明天的小孩子有什麼利益可圖?還不是敷衍了事而是盡心盡力的陪伴,她但凡對小時候的憲宗有一點不好不真心,后邊也不會被他愛成那個樣子,萬貞兒對小朱見深來說就真是黑暗里唯一的光了,有這麼一段重重險境里相依為命只有彼此的經歷,別說只是普通的妃子,世界上其他任何人加起來也沒法取代萬貞兒在朱見深心里的地位,其他妃子再年輕貌美對他來說都是隨意可代替的消耗品,不需要在意靈魂,萬貴妃是他的命,不管外貌如何變化他只在乎她這個人本身,你說這能相提并論嗎?這可不是一句肉麻話,沒萬貴妃他根本活不下去是事實,貴妃死后憲宗哀嘆「萬妃長去,我亦安能久矣「,果然沒半年才四十歲的皇帝也就傷心過度跟著去了。
我感覺現在真愛這個詞有點廉價,擁有天下的帝王對一個人起碼得到這地步才談得上真愛吧,皇太極對海蘭珠也有點這意思,海蘭珠死了他又是驚痛昏厥又是不眠不食,聚會啥的都不參加了,隔三差五去墳頭哭死一回,沒兩年也掛了。有些皇帝,自己所謂「真愛」死了之后除了隔三差五寫幾首酸詩,日子照樣嗨party照樣開,和十七八個妃子生七八十個孩子快快樂樂活到八九十,這種你說他對白月光有感情是真,要說真愛可就太埋汰真愛了。
朱見深愛萬貞兒就只是因為這個人,因為這是他獨一無二的貞兒,年齡根本不是什麼重要條件,不管萬貞兒是大他五歲十五歲還是二十五歲,只要她是那段歲月里的那個人就注定了她會是憲宗生命里最重要的人(當然換個散散漫漫只送飯送菜的宮女肯定也不行,所以可想而知當時的貞兒對他有多好),所以說啥戀母情結我感覺就是瞎扯淡,也許這種感情跟世俗定義的以欲望為基礎的男女之情不完全一樣,但是一份感情深到這種地步,其中的真心比起那些分分合合的世俗愛情不是沉重可貴得多?他倆的樣本太稀缺太難復刻,沒相同經歷的人大概是不可能體會的。
萬貴妃死的時候57歲,可能好多人帶入身邊五六十的老太太覺得四十歲的皇帝愛這樣的人很難想象接受不了,其實別說朱見深對萬貴妃好從來也不是因為她的容貌,據說周太后曾問過憲宗為何如此寵愛貴妃,憲宗回答「彼撫摩吾安之,不在貌也」(有她在我就會安心,不因為她的容貌)。就說萬貴妃,先天資質能當上太后貼身婢女,長相不會太差吧,當了妃子之后就是錦衣玉食全天下最好的東西伺候著,不可能跟平常小老太太一個樣,古代貴婦農婦也有很大區別的(可以參考紅樓夢里的賈母和劉姥姥)。
舉個例子,這是五十四歲的周慧敏
假設有這麼個人,在她這個樣子的時候全心全意保護你對你好
那麼在她這個樣子的時候,你全心全意愛她對她好
是不是也沒有那麼難以理解了……
成化十二年,憲宗封萬貞兒為皇貴妃,讓其做妃子之首。萬貞兒是歷史上第一位在世即被封為皇貴妃的人物,且是歷史上第一個死后有謚號的妃子。附一個萬貞兒被冊立為皇貴妃時的金冊文,憲宗眼里的貞兒——全天下最溫柔體貼善解人意的完美女人
冊皇貴妃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二帝三王以來,未有家齊而天下不治者也。朕率是道以臨萬邦,厥有褒升,必先內德。申錫贊書之美,載揚彤管之華,庸進錫于徽稱,乃克彰于異數。貴妃萬氏柔明而專靜,端懿而惠和,率禮稱詩實,稟貞于茂族,進規退矩,遂冠德于后宮。動則聞環佩之音,居則視箴圖之戒。寵愈加而愈慎,譽益顯而益恭。副予關睢樂得之心,克謹雞鳴儆戒之道。相成既久,輔助良多,是用度越彝章,進超位序。
茲特以金冊金寶加封爾為皇貴妃于戲,位亞坤儀,峻陟列妃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