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確實是個現代人用現代思維難以理解的事。其實,你只要明白,在那個年代以及之前,婚姻都不是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繁育后代。所以,婚姻中的徐志摩就必須完成婚姻的使命。也可以說,這是徐志摩負責任的表現。因此,徐志摩也并不是討厭張幼儀,他討厭的是這個婚姻。用胡適的話來說,離婚以后,徐志摩與張幼儀的感情反而更好了。
2022-11-22補:
這個問題下的另一位答主把我拉黑了。拉黑之前,當然要重復擺出一堆她可笑的論點——偽林粉受挫后的一貫作派。
不過在和這位偽林粉回復之間,我又有一些觀點,趁比賽開始之前,記錄下來。
關于「坐火車會死人」的話題,一直是徐志摩冷血的證據。但是,這是兩夫妻發生口角,不是濃情蜜意的情話。
況且,我認為這句話并不出格。偽林粉答主認為我應該很清楚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人工流產是非常危險的事。然而其實,從十七世紀開始到十八世紀,人工流產已經是一項成熟而安全的婦科手術了,只不過這項手術基于不同的道德觀,使其合法性一直存在爭議而已。
要談徐志摩對張幼儀的尊重,我們應該有一個常識,在那個年代,離婚是不需要婦女同意的,只需要男方一紙休書便可以了。而徐志摩堅持要張幼儀同意,是不是一種尊重呢?徐志摩除了針對流產說過坐火車的「絕情」話,還有過熱切的展望。在他給張幼儀的信中,展望了給彼此自由之后,可以成就各人的偉業——張幼儀後來的人生,也正印證了徐志摩的期望。
徐志摩對張幼儀的態度冷漠,基本上都出自張幼儀自己的觀感。
從徐志摩在國外給家里的幾通書信來看,并沒有這樣的表現。在其中的一封信中,他鼓勵讓張幼儀給自己寫信,哪怕片言只語。這和徐志摩的好大哥胡適,留學時對江冬秀的請求如出一轍。而關于讓張幼儀來英國伴讀,也并不是無良自媒體傳說的那樣,是張幼儀的哥哥逼迫下寫的信。徐志摩在其中一封信中,向父親哭訴自己一個人在國外實可憐,說服父親安排讓張幼儀來英國。在獲得準許之后,徐志摩為張幼儀的行程作了安排,哪一班的航船上有哪一位朋友也出行,可以照料張幼儀。
還有,胡適說過,徐志摩和張幼儀離婚后,兩人的關系反而更好了。——是「更好」,而不是「變好」,這也可以說是一個小證據吧。
2023-02-26
今天在把我拉黑的那個回答下面,又見到一個好笑的回復:
「 @烏拉那拉緹娜:鴨子 對自己有好處的事兒開始說時代背景了 就是自私唄」
竟然有人說談文史不談時代背景!笑死了!不談時代背景,四大發明啥都不是!除了林徽因粉,誰還沒看過幾本字書啊?
————
順便回復一下之前的一個回復 @我不是我 。
我的觀點是,在那個婚姻不以愛情為基礎的時代,徐志摩不愛張幼儀,還繼續與張幼儀生育,反而是對婚姻負責的表現。一位叫做 @我不是我 的反問我:「這種婚姻負責的態度給你你要嗎?」
問出這樣的問題,實際上是基于和那個緹娜同樣的思路。就是不談時代背景。
所以我的回答是:你說的「這種婚姻負責」是說在現在這個年代?還是在上世紀二十年代?
————
2023-3-9 續:
@江山明月刀客 首先抱歉。
那個叫做「你是人間四月天」的答主已經將我拉黑。無法在那個回答下面回復你。其次嘲笑你一下,徐志摩有些粉絲有什麼好奇怪的?畢竟徐志摩是中國近代文學史上不得不提的一個名字,而如果一個近代文學史要是提了「江山明月刀客」這個名字,那最多是野史。最后還是嘲笑你一下,聽說你雖然為張幼儀說話,但是認為張幼儀是貨真價實的漢奸?在上公共廁所的時候聽隔壁坑的人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