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感覺還是取決于李顯的真實死亡原因。
如果李顯如正史所說,被韋后和安樂公主毒死的話,那麼李重潤不死,李隆基就沒機會。
因為韋后母女如果真毒死了李顯,最有可能的動機,是想搶在李重茂還年幼的時候,能獲取嫡母太后攝政權。畢竟李重茂那時候已經16歲了,再過個幾年變二十來歲成年,就可以獨立行皇權了,李顯必然不會讓韋后搞什麼臨朝稱制,那麼安樂公主登基就徹底沒戲。所以韋后母女只能讓李顯盡快死,從而獲取太后攝政權,這樣就可以廢黜李重茂,立安樂公主,保住她母女一系的政治地位和繼承權。否則庶皇帝登基掌權后,很有可能會對她們展開政治報復(一個非生母,一個爭儲過)。
李重潤如果在,韋后就沒有這麼折騰的必要。如果李顯再當個十來年皇帝,政治根基穩定了,李重潤都一大堆兒子了,李旦李隆基父子就只能干瞪眼。
如果李顯是正常死亡,那麼李重潤不死,李隆基還是有機會。
因為李顯僅在位5年,政治根基還不穩定,而且業績也不太行,太子又遲遲未定,李旦李隆基父子可以通過籠絡禁軍,煽動對武、韋兩家不滿的政治團體,或者是一些投機分子,動搖李顯一系的皇位正統性,那麼李重潤很有可能跟李重茂一個結局。畢竟在唐朝,繼承還是拳頭說的算,法統不能當飯吃,文人士大夫也不怎麼關心誰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