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早稱帝是有一個固定的流程
01 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朝
上朝可以不小跑,贊禮官不叫其名叫職位,帶佩劍穿鞋上朝。
02 加九錫、出警入蹕
皇帝賜予九件特殊器物,出行有排面,士兵清場。
03 封邦建國、創建社稷
皇帝冊封其為王爵,有自己的封地和領導班子。
這些全部做完,就等于向天下人昭告自己的實力,再選個日子讓皇帝寫個退位詔書就完成篡位了。
曹操其實已經完成了上面所有的流程,但自己等不及病死了,因此曹丕稱帝。
那不完成上面的流程能不能稱帝呢?直接砍死皇帝行不行?司馬昭就是一個例子。
司馬昭其實也是做到最后一步,但被曹髦奮起一擊破壞,成濟殺了皇帝,這就等于捅了簍子。導致社會禮義廉恥大面積滑坡,上一個事件是司馬懿的指水為誓。
(相當于現在的彭宇案,四川大學張薇案)大家都講利益了,講武器,講財產,講拳頭,不講面子,不講武德,不講道德,這會是怎樣的一個社會?這就造就了中國往后200多年的大混戰,你方唱罷我登場,各種各樣賤招陰招層出不窮,皇帝位子還沒坐熱就被趕下去。
皇帝這個位子從來并不是兵強馬壯著得之,還要得天下人之心,在當時就是得讀書人和世家大族之心。否則董卓袁紹曹操早就稱帝了,不用那麼彎彎繞繞。稱帝的關鍵是要得到世家的支持,千年的世家流水的皇帝,在漢朝世家的實力還是非常強大的。你司馬家不過也是一個世家,兵強馬壯殺了皇帝就能稱帝,那我也是世家,以后能不能也弄個皇帝當當?
司馬家后面的下場我們也看到了,為了應對社會道德水平的大面積滑坡,不得不聯姻強大外戚,分封八王,寵信宦官,向世家讓渡權力,設計無比復雜的制度,維持著王朝脆弱的平衡。
我們也看到了外戚亂政,太監弄權,八王之亂,五胡亂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