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各朝代都很頭疼的蒙古,滿清卻能夠很好地解決?
查看全部 47 個回答
回答1
2023/12/20

ADVERTISEMENT

這真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從多個角度分析。

首先,相對于大明,滿清更精準有力地控制了內地,通過八旗駐軍,滿漢官吏雙軌制,克服了東南財稅的割據,打通了血管和神經,真正做到如臂使指。最大的例證就是,哪怕在經濟實力不如前朝大明的情況下,滿清前中期的屢次西北用兵,基本沒出現過軍費問題。

對比前朝,天啟皇帝居然重用太監收稅,可謂天壤之別。也不怪他,因為正常的官僚系統,已經收不上稅了。

第二,滿清皇帝除了是關內漢人的皇帝,還是蒙藏的活佛菩薩,他擁有二元性。這使得他可以深入介入草原的爭端,擁有比羈縻更有力的處置權。他可以調解漠南蒙古的內部爭端,也可以帶領漠南蒙古一起反對漠北漠西蒙古,又拉又打,分化瓦解。

上一位這樣做的朝代還是唐朝,唐軍帶著鐵勒九部打突厥,而且那個時候唐朝皇帝也是內地的皇帝,草原上的天可汗,也總有二元性。

ADVERTISEMENT

第三,宗教的力量和貿易的力量。自從宗喀巴創立黃教,乃至傳入土默特,蔓延整個蒙古。滿清大力倡導推廣,立廟建寺。乾隆有言,「建一寺勝養十萬兵」。還通過稅收服役的優待,鼓動牧民進廟當喇嘛,甚至出現家家戶戶當喇嘛的奇景。這在腐蝕蒙古斗志的同時,減少其可用之兵,還把蒙古人攏在一起,游牧變定居,拳頭也知道往哪里打了,用不著大軍陷入一邊找敵人一邊打敵人的窘境了,沒錯,說的就是你李廣。

至于貿易,就是以晉商為主的中俄跨境貿易,沿大同張家口一路往北至恰克圖,把整個蒙古納入貿易體系。蒙古有了除劫掠外的其他選擇,即通過交易獲得商品滿足需求,這就削弱了發動戰爭的動力。

可以說,除了準噶爾一系極強的政治目的的戰爭,基本沒有因為貿易爭端和生存而爆發的戰爭,貿易功不可沒。

ADVERTISEMENT

更牛掰的是,晉商除了把貨物帶到了草原,還把梅毒擴散到了草原,乃至到了清末民國時期亂世,草原也沒有掀起波瀾,原因就是人口銳減導致的民族萎靡不振。可以這麼說,梅毒之于蒙古就像天花之于印第安人,這麼說完全不過分。

1950年,北大醫學院專門對鄂爾多斯和烏蘭察布進行考察統計,三分之二的女性和一半以上的男性患有梅毒。鄂爾多斯滿清還有40萬人丁,1950年還剩下八萬,一半以上患有梅毒。而整個蒙古族人口,乾隆年間有一千二百多萬,民國統計有二百多萬,到了剛解放,據朱老總愛人康克清同志回憶,統計下來僅有83萬余人。

ADVERTISEMENT

第四,這就不得不提到技術的作用了。有清一代,兵器從冷兵器向熱兵器轉變,中世紀無往不利的騎兵漸漸變成了活靶子,三里橋的騎兵就已經被排槍送進歷史,更何況以后的機槍大炮。徐樹錚三千人槍就可以縱橫草原,在烏蘭巴托槍斃貴族人犯。

兩千多年了,草原終于消停了。

當然,如果沒有那個紅太陽,蒙古人可能已經被天花梅毒滅種了,草原也實現山西人對草原人的大換血了,也就談不到「載歌載舞」「熱情好客」了。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12/20
因為滿清處于一個好時代那就是17世紀以后尤其是十八世紀是港口國家全面碾壓內亞游牧民族的時代了事實是科技的發展導致17世紀以后所有沿海國家全面崛起,而內亞游牧民族卻全面衰退淪為了武德洼地。這是其他朝代所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12/20
就一個原因:時代變了!一個明顯的對比,就是俄羅斯!俄羅斯從來沒跟蒙古人聯姻,也沒有劃分盟旗,也沒有尊崇黃教,沒有修長城,17世紀開始,照樣把北部的蒙古人拿捏得死死的。要不是滿清庇護,俄羅斯早200年就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12/20
事實證明,對于民族問題解決的方式我用一句不zzzq的話來說,懷柔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能緩一時之策民族之間的矛盾背后從來都是生存空間與生存資源的利益斗爭,這個是民族之間產生矛盾的根本原因很多人會說是因為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12/20
去內蒙旅游,導游說這個為啥蒙古族熱情,說是因為滿清時候不論家里幾個兒子,只能留一個,剩下的都得去寺廟當喇嘛。。。導致人口更少了,游牧本來就看不到人,這樣就更少了,交流少了,就異常好客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3/12/20
問問徐樹錚,蒙古怎麼那麼容易打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12/20
因為明朝以儒家為唯一文化理念而儒家文化體系完全無法兼容游牧生活方式這使得明朝的統治架構完全無法統治蒙古稍有變通 祖宗成法 華夷之辨的大帽子咣當就上來了清朝作為后發的邊疆民族沒有這個約束統治哪里 就拿當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12/20
解決?那是入關分贓。清靠送女人、送王爵、送金銀財寶聯姻結盟來的蒙古,蒙古皇親貴族要的一切都送到了手上,還哪有什麼不滿足的,至于底層平民的利益古時代都不會顧及,清自己老家底層平民的利益都不會顧及。而明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12/20
滿清對蒙古、西域等地的征服,是出于滿蒙同盟的考量,是超越經濟價值的政治利益,其身為少數民族的身份,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的,連續和蒙古聯姻,蒙古實際成為滿清的外戚。其決心和動力,也不是漢人王朝能比的,因為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12/20
上古時代,西漢勒緊褲腰帶積蓄國力近百年,還有不世出之名將衛霍,打匈奴幾十年,打得國庫空虛,結果也就達成漠北無王庭的成就,并沒有徹底征服蒙古高原。到了近代,小小軍閥徐樹錚卻在一月內橫掃漠北,這能說明徐樹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12/20
為什麼滿清很頭疼的蒙古,徐樹錚卻能夠很容易地解決?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12/20
明朝覺得蒙古人是漢人的敵人滿清也覺得蒙古人是漢人的敵人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12/20
不要拿農耕的思維去考慮草原。內亞草原不分民族,誰強就用誰的名號。漢族時候,頭疼的是匈奴。魏晉時頭疼的是鮮卑。唐時頭疼的是突厥。北宋時頭疼的是契丹。其實他們都是一群人,他們都不叫蒙古。南宋后開始到明朝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12/20
中國各地都很頭疼侵華日軍。可是溥儀大帝的滿洲國卻從來不怕。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12/20
滿清的優勢在于,它沒有漢人的華夷之辨…明朝人對其他民族極度鄙夷,有時候嫌「夷狄」還不夠難聽,就用「犬羊」來代指。面對其他民族,大明就倆招:一,打得過就主動出擊,犁庭掃穴;二,打不過就依托長城被動防守,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12/20
不是滿清解決蒙古,而是滿清聯合蒙古侵略統治中國。奧斯曼滅亡了羅馬,盡管奧斯曼蘇丹自稱羅馬皇帝,但奧斯曼絕不是羅馬。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12/20
大家心中的大清是這樣的:其實尼布楚條約簽訂時的大清是這樣的(大明的領土還不如下圖),清朝從康熙到乾隆,用了七十年變成的上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12/20
明朝早就征服了蒙古,但是明朝時陸上絲綢之路早已中斷,沒有動力維持對蒙古草原和中央亞洲的占領。與之對應的是明朝對東南亞的強勢經營(海路繁華)。壬辰倭亂時期,大批東南亞土著,什麼泰國人,緬甸人,印尼人,琉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12/20
冷知識,清長城,清人王安定在其所著《湘軍記》卷十六《平捻軍篇》中明確稱之為長城,說:「清長城之筑,蓋三晉、燕、齊以至秦筑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12/20
不如我換一個說法:為什麼元朝能很好的解決游牧問題?滿清是什麼?滿清本質上就是一個滿蒙聯合政權,科爾沁蒙古早在努爾哈赤時期就已經是后金的一部分了。滿清時期大名鼎鼎的孝莊太后就是蒙古人。說滿清很好地解決蒙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12/20
兩個村子經常打架,互相都有占上風的時候。突然來了一伙外人,擺平了兩個村子,可是外人人數太少,他們害怕村民造反。于是外人跑到了一個村子,把村里大部分人干掉,留下一小部分人同化為同族,還用計謀讓這個村子生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