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蔣下令軟禁張學良,那就會有專人負責,出了事,他擔待不起。此人就是軍統戴笠戴老闆。
當年李濟深被蔣軟禁,有副官建議李帶副官和警衛們沖到江邊,劫持輪船逃跑,李濟深說,恐怕沒能上船,就被機槍打成篩子了。後來李宗仁做代總統,主張國共和談,和談代表桂系元老黃紹纮建議李宗仁關鍵時刻可以帶著總統大印直飛北平,李宗仁說「怕是沒有飛出南京,就被打下來了」。
張學良發動過西安事變,囚禁過老蔣,是個無法無天的軍閥,老蔣對他嚴加管束,自然不會給他可逃之機,張學良當然心里也有數,不會自尋死路。好在老蔣畢竟念在張學良是自己的把兄弟,在中原大戰幫過自己,對張看管雖嚴,但物質供應是十分優厚的。據說對張個人的供給費用是一個步兵團的軍費。
并且戴笠也是張學良的朋友,西安事變后,戴笠隨宋美齡去西安探望老蔣,張學良保了戴笠,戴笠一直心存感激,命手下劉乙光對張副司令要多加尊重。
抗戰期間,張學良的關押地點不斷改變,有一次在貴州一個縣城附近,張學良提出要進城洗澡理發,劉乙光親自帶人隨行,在城里有一青年軍官看到張學良,立即上前立正敬禮,張學良未加理會,但把劉乙光嚇了一跳。馬上派人打聽這個軍官的歷來,原來是東北軍某炮兵部隊駐扎在此地。劉乙光回去后趕緊離開了此地,怕節外生枝,東北軍舊部劫持救走了他們的少帥。
三大戰役國軍失敗,眼看大陸不保,老蔣提前安排張學良到了台灣。二二八事變,台灣本省人民反抗國民黨暴政,舉行暴動,形勢緊張時,看管張學良的劉乙光接到命令,情況危機時,劉可以開槍擊斃張學良。
由此可見張學良想跑是跑不掉的。
軍統劉乙光看管張學良25年,退休時晉升少將軍銜,獎勵其看管張學良25年未出任何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