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瑤。
我記得司馬懿和孟德一樣吧, 只是做好了準備,留給兒孫摘桃子,自己并沒有走上最后一步。
或許是來不及,或許是他們心中還有最后一點不想放棄的執念。無論如何,他只是發動政變,弄死了曹爽,來了一招「凡有八族」。
孟德稱公,文若憂薨;仲達背誓殺曹爽,蔣濟自責而死。
師徒二人顯得很整齊。
真正篡位的,是他孫子司馬炎。
都是開國君主,為什麼劉備沒做過逼死臣子的事情,而曹丕壁畫羞死了于禁,孫權逼死了陸遜?
很明顯就是人不一樣,環境不一樣。
說點兒可能不靠譜的猜測。
司馬懿老家在河東(錯誤,經評論指出,應該是河內),那個地方是漢末很亂的一片地兒。董卓、李傕郭汜、白波賊、楊奉等等一大波人殺來殺去,仲達就是在這片土地上度過了童年和青年,入眼之處,全是陰謀殺戮背叛之類人性的黑暗。
成年之后,加入了孟德的智囊團,沒少攙和各種厚黑的勾心斗角的陰謀詭計,深受影響。
而孔明和他差不多一樣大,小時候在徐州生活,一直都是比較安穩,後來遭遇的最大一次動亂,就是孟德屠徐州。說不定在舉家逃難的時候,也曾聽過劉玄德義助陶謙的傳聞,甚至有可能遠遠滴見過一面。
同樣見識到了人的黑暗面,也見識了人性光輝的一面。不久之后,孔明來到了荊州,沐浴在大漢最后的和平之下,安心地耕讀了十幾年。
之后,跟著劉備混了好幾年。期間曾勸他趁劉表病死的機會,偷襲襄陽,占據荊州,被劉備拒絕。
都是看過亂世的才華橫溢的少年,在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人的影響之下,最終走向了截然相反的兩面。
一個為了堅持理想,燃盡了自己,感染了他人,比如說姜維。
一個除了對家人很好,其他的都要放在次一級的位置,甚至他帶出來的兒子也是很相互友愛。他走一步看一步,一切都只為了讓自己好過,而無所謂手段、信念、理想。
大概是這種感覺吧,如有謬誤請大神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