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小的沛縣居然擁有蕭何、曹參、樊噲這麼多優質人才?
查看全部 46 個回答
回答1
2023/09/27

ADVERTISEMENT

《史記》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大約也是喜歡時間最久的,從剛讀完論語,一直到今天,已經有小二十年了。我收藏了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這種通讀版的《史記》,也有梁玉繩《史記志疑》、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正》這樣偏學術的作品。

之所以喜歡這麼久,是因為它既通俗,又雋永。文學性強,作者的認識又經常是超乎史學,而展現出一種驚人的務實與敏銳兼具的品質。

比如《李斯列傳》里記載了一段軼事。李斯當年還只是個小吏,渾渾噩噩,落落寡合,心中常有不平之意。有次去廁所的時候,看見廁所里的老鼠只能吃些臟東西,而且一見到人或狗子走過來,就嚇得逃之夭夭。後來李斯又去糧倉,看到糧倉的老鼠天天五谷雜糧喂著,吃得飽飽的,看到人和狗子過來也并不害怕。

ADVERTISEMENT

隨后李斯感嘆道:

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你看這句話,寫得多好,一唱三嘆,似將心中塊壘一瀉而出。

一個人是否賢能,就跟這老鼠一樣,(并非是他能耐大不大),主要是看他身處一個什麼樣的位置和社會環境啊!

李斯這話說的很在理。接近權柄的人,會有更多歷練的機會和發揮的空間。身處下位的時候,不高出眾人還好,但凡有點才能,也往往表現為一肚子牢騷。只有到了那個位置,調度的人力和資源多了,事兒才能越做越順手。這是其一。

其二,人做事的成功,無不是在反復試錯中成長的。有句話說的好,神槍手都是子彈喂出來的。連子彈都不給提供,怎麼練成神槍手?有無處事的干才、征戰沙場的能力,也是得先把人推到那個位置再說,歷練的多了,不行的自然會淘汰下來。

ADVERTISEMENT

能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一連串的考驗與正向反饋中成長起來的。

蕭何跟李斯一樣,都是小吏出身。有秦一代,號稱以吏為師。為了維持國家機器的運轉,培養了許多吏才。

在中國古代社會中,吏和官完全不同,是兩條涇渭分明的成長線。一個人要想成為合格的吏,需要有過人的干才,處理實務的能力。這種人天天跟社會的三教九流、黑白兩道打交道,對真實社會的運作非常門兒清,知道關節在哪。

當年呂后的父親搬過來,舉辦party,蕭何就被邀請過來了。為什麼?一是當地有名望的人士需要攀附拉攏這些吏們,再是作為能吏也必須熟悉這些重點關注對象。《紅樓夢》里,賈雨村剛剛到任,尋思憑著一腔熱血,為民做主,結果一個還俗沙彌攔住了他,交給一張「護官符」,上面寫著當地錯綜復雜的家族關系。

ADVERTISEMENT

沙彌在這里,就充當了一個吏的職責。

《水滸傳》里的宋江也是小吏出身,你看他對于當地的社會關系就非常精通,并且混的如魚得水,故而能把縣老爺也蒙得團團轉。

舉凡吏的作用,就是要有干才,精于處理雜務。

這種人天天陷身于各種亂七八糟的人情和事務中去,要沒有安排的能力,他也就吃不了這碗飯。有了這種能力,再趕上風云際會,就有可能逐步攀升,打怪升級,乃至于位極人臣了。

司馬遷把蕭何安排到世家里,很高的待遇了。而劉邦看得最清楚,他是怎麼說的呢:

高帝曰:「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得走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蹤指示,功人也……」

逐鹿天下,在劉邦眼里就是打獵。其他人的功勛,類似于逐獸的獵狗。

蕭何的功勛則近乎獵人。

這個發蹤指示,雖然不比上陣肉搏,但是需要處理各種線索,并基于已經掌握的線索和能夠調度的工具,去完成整個流程的貫徹。比上陣肉搏要難多了。

史載楚漢相爭時,劉邦在外征戰連年,是蕭何為其坐鎮后方,確保糧食、士兵供給不斷:

夫漢與楚相守滎陽數年,軍無見糧,蕭何轉漕關中,給食不乏。

諸位,部隊打仗打的是什麼?后勤啊。

劉邦的后勤保障,全在蕭何這里安排。你說他功勞多大。

而轉輸糧食、供應士兵之類的事情,豈非蕭何初為小吏時就在做的事情嗎?

再說曹參、樊噲。

史書上司馬遷對于曹參的評價其實是不高的,低于曹參實際所具備的能力和建立的功業。太史公言,曹參能取得那麼大的成就,其實主要是韓信帶的好。韓信自己後來又永遠健康了,這些功勞和盛名,自然就落在曹參這邊。

即便如此,你也仍舊可以看到,曹參早年,沒遇到韓信那會兒,就已經經常拿先登之功。先登什麼意思,各位不妨自己百度。把個大活人投入到這種環境里歷練,只要不死,一路扛過來,什麼人他也能活成精啊。樊噲更不用說了。鴻門宴大家自小學過,屬于親隨級別的武將。所以說一個人的命運,是真的要看歷史進程。

再比如革命年代的才溪,一個5000人的鄉,出了9個軍級干部,18個市級干部,號稱是九軍十八師的將軍之鄉。可這背后是什麼,是80%的青壯男子都參了軍。結合這個背景看,你還會詫異怎麼一個小地方出這麼多優質人才嗎?

你要是能這麼水里火里趟過來,那你也是條龍啊。

小小沛縣是出了蕭曹,可是還有更多的人在跟著劉邦連年征戰中死去了,連名字都沒有留下。

這個事情還有另外一個位面。

劉邦要舉義旗,抗暴秦。這是砍頭的買賣,又不能在獵聘網上發招聘廣告,從哪拉起團隊?

那肯定是有鄉誼的、靠得住的、談得來的,從這里面挑啊。你當劉邦的選擇空間很大嗎?像雍齒這種的,剛出道就把劉邦給賣了,最后怎麼樣?

還不是得一直用著,直到諸將論功,封什邡侯。劉邦但凡不是人才緊缺,也不至于忍著滿肚皮的窩囊。并且雍齒還活到了惠帝三年才去世。

所以啥叫風云際會,這就是風云際會。有天選之人要做事,你正好在視野范圍之內。機會來了,接住了,就能翻身!

《后漢書》里記載過一個小故事,劉秀打完天下后,一次宴請群臣,席間劉秀問大家,如果不是趕上這改朝換代的年頭,諸位現在會是在做什麼?

帝后與功臣諸侯宴語,從容言曰:「諸卿不遭際會,自度爵祿何所至乎?」高密侯鄧禹先對曰:「臣少嘗學問,可郡文學博士。

」帝曰:「何言之謙乎」卿鄧氏子,志行修整,何為不掾功曹?「余各以次對,至武,曰:」臣以武勇,可守尉督盜賊。「帝笑曰:」且勿為盜賊,自致亭長,斯可矣。「

多年之后,當陳平輔佐漢文帝,為天下宰,一定不會忘記他在河南原陽縣給老鄉分肉的那個下午。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09/27
你早起坐地鐵上班,一個車廂里可能有一個亂世軍神。去早點攤吃飯,對面的禿頂大叔很可能為社稷之器。樓上夫婦吵架,可能是翻版的劉邦呂后互掐。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你在歷史書上看到的所有英雄,都是無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09/27
我發現很多人不理解一點,尤其是在考試決定一切的中國: 人才是培養出來的,而不是挑出來的。中國古典思維是搞一場考試挑幾個最聰明的,這幾個一定是人才。現實中并非如此,人的成長環境、機遇和運氣尤為重要,人會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09/27
只有出了社會你才會知道什麼叫 用你你就是人才不用你你就是廢材才會知道平台的作用是非常非常非常大 的很多事情沒有人生下來就是專家的,多做,多想,多總結,多歷練才成為的專家這種事情你仔細一看,沒什麼奇怪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09/27
別說古代了,就拿現在的阿里巴巴來說,當年阿里創業的時候,隨便什麼人都能進,用馬云的話講,只要「四肢健全,智力正常就行」,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3/09/27
那你再往后看一看,你會發現云台二十八將一半以上都是南陽和潁川的。凌煙閣基本六鎮貴族老兄弟,明朝呢,那不用想,淮右老兄弟,本朝你再想想兩湖地區。 不是就這個地方牛逼,主要是最牛逼的大哥生在了這兒。牛逼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09/27
因為其實你跟基層打交道久了,你就會發現,別說一個沛縣,就是你們社區,能人其實都不少。假設公務員取消考試這個門檻,在沒有任何暗箱操作的前提,純粹以德配位,你信不信搞不好你比你們市委書記都還能更加造福一方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09/27
如果你下過農村,你一定會很奇怪,很多農村的十幾個地痞流氓組成的團伙就能橫行幾百幾千人的鄉里,這就是有組織和沒組織的區別。社會大多數人是原子化的,無法對抗組織。當你加入一個組織,且這個組織發展方向正確,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09/27
當年反秦第一炮是陳勝吳廣打起來的,但是陳勝手下有多少猛將智將?除了吳廣就說不出來了吧,為什麼?因為陳勝集團乍起乍亡了。別的不說,當初搞造反前魚腹藏書狐貍夜叫給占卜的是誰?連個名字都沒留下,這要是陳勝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09/27
時勢造英雄。如果你從秋收起義開始跟著爬山臥雪,到了建國的時候,樓子上站著的肯定有你一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09/27
造反,組織,管理一個國家,難麼?應該沒有那麼難,因為歷史反復證明了,只要給予機會,一個縣【沛縣、鳳陽、金田】的杰出人士就能湊齊一整套國家的班子。最稀缺的人才是開國皇帝,也就是伯樂。至于文武百官這樣的人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09/27
如果你在八十年代的農村生活過,你可能就不會太奇怪。你會發現,一個村里幾十幾百個小學文化甚至是文盲的中年人群里臥虎藏龍。有管理天才,有經商天才,有談判天才,有社交天才,有軍事天才,有設計天才,有藝術天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09/27
中專文憑的你只會PS,其他的就什麼也不會了。但是萬幸你還是找到了一個廣告公司的活兒,每天設計個門頭,整個簡單的名片,干一個月后過了試用期,也算熟悉了PS,可以開始設計彩頁了。這時老闆跟你說:你拿著這份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09/27
幸存者偏差而已。造反也是一種吃飯的行業,你們信不信?而行業具有區域性,帶動性。席簍瓦罐,各出一片。一個人編席發了財,親戚鄰居都跟著學編席,那一片也就成了編席的地方。一個人燒瓦罐發了財,那一片的人都跟著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09/27
因為「帝王將相寧有種乎?」皇帝上去了,為了坐穩江山就要讓泥腿子相信「全國99.9999%的人一定都是大笨蛋,只有貴族、世家才能出人才,一個縣里除了縣太爺怎麼可能有聰明人呢」。讓群眾自我矮化,認為自己低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09/27
阿里十八個創始人後來都成了巨富,馬云的眼光就這麼好,一下就找到了十八個王者?一遇風云便化龍啊!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09/27
因為領導能力這塊,有最低標準,達到最低標準后,就登堂入室了。比如一個鄉鎮黨委書記,你讓他直接去當縣委書記,相當于連跳兩級,其實也能干的很好,整個機構運作體系都是一樣的。同理,縣委書記去干市委書記,也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09/27
小小的安徽鳳陽;小小的湖南湘潭。---------------------我補充幾句吧。隋朝末年,楊廣的媳婦蕭皇后,其實是一位很有能力的皇后。活了80歲,橫跨了后陳、隋朝、唐朝,一直活到貞觀后期。在幫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09/27
人才是鍛煉出來的。但凡中上之資,給資源、給平台,做個三五年業務,大多數都能成為行業中的高手。歷代政權初期的能吏名將,多是開創時候的骨干,原因就在于此。對于處理事務來講,經驗是至關重要的,才智尚在其次。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09/27
這充分說明平台比能力重要。樊噲不在沛縣團隊里,可能一輩子就是的屠夫,能混成一個鎮關西就不錯了。曹參也許能當個公務員,特老實的那種,兢兢業業的干到退休。蕭何會好一點,縣教育局局長或師爺類的人物吧。但換一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09/27
早年聽長輩說 :一個縣的能人就足以左右國勢, 嚇一跳,感覺危言聳聽。讀點書以后,發現,還真是:比如跟劉邦打天下的那伙人,朱元璋造反的班底,甚至國朝開國將軍也都集中在蘇區那幾塊地方,群星燦爛,人才濟濟.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