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那麼牛,怎麼預料不到。。楚漢
隋。。唐
柴世宗。。宋
曹操。。。司馬家
朱元璋。。朱棣
李淵。。李世民
(歪個樓,楚漢是關中和東部地方勢力對抗,項羽能不能殺劉邦,保江東,也許有他的固定考慮。或者他的利益集團從文化上,并不支持這樣做)
---------------------------
因為殺人的朱元璋自己都沒預料到。被殺的大臣也沒預料到。有預料到的不也沒躲掉。不是慫就能躲掉的。(朱元璋:沒有你,對我很重要)
后期篡位大戰也是,繼位的小皇帝,篡位的朱棣都沒預料到。
同理的事,南北榜案,大殺一通。
---------------------------------
不是因為人主觀想怎麼樣。
而是利益格局變動倒逼組織變動,當舊的組織格局(權利-利益分配)不能適應新的利益格局。
也就是說是整個體系更有效率的。
如果主導者(朱元璋)不能立即解決這個內部矛盾,那麼矛盾將最終爆發。把主導者(朱元璋自己)都頂掉。
不是皇帝想怎樣就怎樣,而是他能平衡各集團利益,他才能當皇帝。
不然他說話大伙不動,比如崇禎,那也沒用
----------------------------------
朱元璋處理的最粗糙,直接殺,主要是他也沒招,沒有親族支持,好在軍隊在自己手里。
宋朝最巧妙。當然也在于承于前朝,兄弟相繼。
劉邦靠自己做得最好,當然也殺不少人,但把隱患理清了。
曹操最倒霉,在位時沒把世家打掉,幾個兒子要麼太小,要麼無力。
果然等曹操(創始人)一死,世家(風投)就把創始人指定的ceo換掉了,自己安排代表(司馬家)控制公司。
曹操也不想,沒有辦法了,時勢弄人。創業條件太差,不得已過量接受風投投資(世家支持),才能主導市場。
結果cfo、hrd、coo,一線渠道都是人家的。自己在的時候還靠著創業的幾個銷售、技術老兄弟撐著,靠給風投輸送利益平衡各方維持局面。自己和老臣一走,兒子扛不住,立即被換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