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一個身邊真實的故事吧,應該能給你些啟發。
大概六年前,我在一家國企,當時我們面臨著一次非常要緊的外審——這個審核直接決定了公司能否繼續在某一個領域進行產品銷售,如果不通過,會直接影響公司當年近三分之一的利潤,損失在千萬級別,兩個相關團隊可能要被迫裁員或解散。
公司安排了各相關部門的精兵強將組成了專項小組,其中一個能力最強,專業度最高的小姑娘被大老闆點明負責對整個審核團隊老師的匯報和現場答疑,不管是她自己還是我們專項組內其他人,都對這件事充滿信心。
審計開始的前一天,她接到了家里電話——爺爺被車撞了,目前在ICU,隨時可以會······
小姑娘沒忍住,直接辦公室里崩潰大哭,當即就準備回去,她家是個小地方,沒機場,做高鐵要7個小時,而且每天沒幾班,得趕時間。
團隊里的所有人第一反應都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對我們其他人來說,跟我們自己切身相關的最大的利益,肯定是保住審核資質,她一走這個風險實在是太大了,但開口勸,總覺得不道德。
小姑娘看到組長張嘴張了半天,始終沒說出什麼來,輕輕說了一句,「我是爺爺養大的。」
這下徹底沒人再敢說話了,這還咋說啊。
事情馬上被反饋到大老闆地方,大老闆想了想,把小姑娘叫了過來,說了一番話。
很長一大段話,但我記到現在,一個字都沒忘:
小朱,很遺憾聽到這個壞消息。我從小也是被爺爺奶奶帶大的,我能感同身受。我就幾句話,不會耽誤你的時間。
如果你只是項目團隊中的普通一員,我不僅不會特地找你談話,還會馬上催著你回去,因為就算明天審計出了什麼問題,其他人隨時能頂得上。但你不一樣,你這個位子,就算是我明天親自頂上去,我都沒信心比你做的好。審計資格不通過的后果你也知道,對公司影響太大了,最糟糕的結果,我們明年的業績會虧損,不僅大家年終獎都別想了,兩個產品團隊也很可能解散。所以,站在公司總經理的角度上,我希望你留下繼續工作,至少把明天最重要的匯報和現場答疑撐過去。當然,這是個很沒人性的要求。所以,我做出兩個承諾:第一:明天現場答疑一結束,我直接讓司機開車送你回家,你那兒高鐵沒幾班,下了高鐵還要轉車,我們開車反而會更快。第二:我和你一起去,如果老爺子康復,我要當面向他道謝,如果出了不幸,我和你一起給他在靈前磕頭。
我上面說的,是希望,是請求,不是要求。所以這件事的最終決定權在你自己。但有一點,我也需要提前說明:如果你選擇現在回去,之后審計通過,那麼皆大歡喜。但如果審計沒有通過,公司不得不面臨那個最糟糕局面的話,哪怕是為了給那兩個要被裁撤的技術團隊一個交代,這件事也是要有人擔責的——這個人,只能是你。真面臨這個局面,我希望你主動提起離職,但離職時間不著急,半年內工作慢慢找,直到你找到合適的公司再走,走的時候,我也會按照公司辭退的標準,再給你一筆賠償金。這是我站在公司總經理的角度,想對你說的請求和要求。還是那句話,最終決定權在你,無論什麼決定,我們先想好,然后坦然面對。
這麼多年過去了,做為HR,做考勤做工資時,時不時的總能看到一些員工請喪假。
每次看到這些,我都會想到之前那個老總說的這番話。因為我把自己代入他的處境,代入他的身份,我感覺的確也沒有更好的處理方式了。
親人病危和緊急工作,怎麼選?
從個人的角度,肯定是選親人,畢竟工作可以再找,但子欲養而親不在。
如果是從管理者的角度,屬下有了這種情況,職責要求你維護公司利益,人性要求你體諒員工難處,怎麼辦?
我想,上面那個老總的做法,可能可以作為一個參考。
問題火起來了,再補充幾個信息,省得很多人在評論里爭。
1)小姑娘的崗位比較特殊,沒有B角,原因也很簡單,公司的是國企,而且是比較特殊的國企,有的時候編制問題是政治問題,并無法做到外企或規模較大的民企那樣,建設成熟的AB崗制度。
2)小姑娘最終的決定是請假回家,趕上了見爺爺最后一面,然后第二天的外審總經理親自上的。
算是公司運氣好,外審的老師可能看總經理親自上陣,手松了松,沒有問過于細節的技術問題——一些偏專業的可行性的問題,問了總經理肯定答不出來,最終外審通過。
小姑娘請假結束后回到公司繼續上班,目前還在公司,已經是管理層了。
3)我說說她是小姑娘,是因為人家G7學校博士畢業后,2年就干成了公司的核心骨干,外審相關的整個產品可行性論證,是她牽頭搞的,所以一旦外審老師糾結一些具體的技術細節問題,公司沒人比她強。
之所以叫人家小姑娘,純粹是年輕有為,不是說她是個基層螺絲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