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看法是非不為,實不能也,即客觀條件不允許。
截止東漢末年,權臣篡位還遠沒后世那麼兒戲,隨便來個兵變就可以加冕了。
甚至成功的例子,暫時也只有王莽而已,他留下了一整套流程。
而要明白的是,從公元212年初(建安十七年)到公元217年末(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在五六年間,已經走完了稱帝的絕大部分步驟,只差臨門那最后一腳了。
三國志 卷1: 十七年春正月,公還鄴。天子命公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劔履上殿,如蕭何故事。三國志 卷1: (十八年)五月丙申,天子使御史大夫郗慮持節策命公為魏公。三國志 卷1: (十八年)秋七月,始建魏社稷宗廟。三國志 卷1: (十九年)三月,天子使魏公位在諸侯王上,改授金璽,赤紱、遠游冠。
三國志 卷1: (十九年)十二月,公至孟津。天子命公置旄頭,宮殿設鍾虡。三國志 卷1: (二十一年)夏五月,天子進公爵為魏王。三國志 卷1: (二十二年)夏四月,天子命王設天子旌旗,出入稱警蹕。三國志 卷1: (二十二年)冬十月,天子命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以五官中郎將丕為魏太子。
天子旌旗、出入稱警蹕、冠冕十二旒、金根車、駕六馬,在當時可都是屬于皇帝的特權。曹操公然僭越如此,和皇帝已經沒有本質區別了。篡位之心,路人皆知。
這時還說他只甘于做丞相,只能騙騙傻子或者腦殘粉。
但有意思的是,之后的兩年多里,曹操一直沒有再進步,完成臨門一腳。
原因無他: 以劉備為首的擁漢派開始發力,從217年末到219年末,接連不斷給曹操制造了巨大的壓力。
公元217年末到218年初,劉備開始北伐,正式發動了漢中戰役。
三國志 卷1: 劉備遣張飛、馬超、吳蘭等屯下辯;遣曹洪拒之。三國志 卷32: 二十三年,先主率諸將進兵漢中。
公元218年初,吉本、耿紀、韋晃、金祎等人于許昌發難,企圖營救漢帝,配合劉備。雖然最終失敗,但也擊殺了曹操親信王必。
三國志 卷1: 二十三年春正月,漢太醫令吉本與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反,攻許,燒丞相長史王必營,必與潁川典農中郎將嚴匡討斬之。三國志 卷1裴注引《三輔決錄注》曰:時有京兆金祎字德祎,自以世為漢臣,自日?討莽何羅,忠誠顯著,名節累葉。睹漢祚將移,謂可季興,乃喟然發憤,遂與耿紀、韋晃、吉本、本子邈、邈弟穆等結謀。紀字季行,少有美名,為丞相掾,王甚敬異之,遷侍中,守少府。
邈字文然,穆字思然,以祎慷慨有日?之風,又與王必善,因以閑之,若殺必,欲挾天子以攻魏,南援劉備。時關羽強盛,而王在鄴,留必典兵督許中事。文然等率雜人及家僮千馀人夜燒門攻必,祎遣人為內應,射必中肩。必不知攻者為誰,以素與祎善,走投祎,夜喚德祎,祎家不知是必,謂為文然等,錯應曰:「王長史已死乎?卿曹事立矣!」必乃更他路奔。一曰:必欲投祎,其帳下督謂必曰:「今日事竟知誰門而投入乎?」扶必奔南城。會天明,必猶在,文然等眾散,故敗。后十馀日,必竟以創死。
到公元218年秋季,劉備在漢中應該已經取得了優勢,因為戰局已經讓曹操坐不住了,決定自己親征。
三國志 卷1: 秋七月,治兵,遂西征劉備,九月,至長安。
公元218年冬季,侯音等宛城軍民,因不堪曹操暴政而起義,并與關羽連和,堅持三個月左右方失敗。
三國志 卷1: 冬十月,宛守將侯音等反,執南陽太守,劫略吏民,保宛。初,曹仁討關羽,屯樊城,是月使仁圍宛。三國志 卷1: 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斬音。三國志 卷1裴注引《曹瞞傳》曰:是時南陽間苦繇役,音于是執太守東里褒,與吏民共反,與關羽連和。
同期,孫狼等人也因苦徭役而起義于陸渾,隨后(應在219年)南附關羽。
三國志 卷11: 建安二十三年,陸渾長張固被書調丁夫,當給漢中。百姓惡憚遠役,并懷擾擾。民孫狼等因興兵殺縣主簿,作為叛亂,縣邑殘破。固率將十馀吏卒,依昭住止,招集遺民,安復社稷。狼等遂南附關羽。
緊接著到公元219年初,劉備在漢中取得大捷,斬殺曹操大將夏侯淵。
三國志 卷1: 夏侯淵與劉備戰于陽平,為備所殺。
三國志 卷32: 二十四年春,自陽平南渡沔水,緣山稍前,于定軍山勢作營。淵將兵來爭其地。先主命黃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淵軍,斬淵及曹公所署益州刺史趙颙等。
曹操自己來也沒有改變局勢,反而損失慘重,最終于夏天被迫放棄漢中,失利而歸。還順便丟了上庸。
三國志 卷32: 及曹公至,先主斂眾拒險,終不交鋒,積月不拔,亡者日多。夏,曹公果引軍還,先主遂有漢中。遣劉封、孟達、李平等攻申耽于上庸。
幾乎同期,關羽很可能也擊敗了曹仁,因為等到七月份,曹操已不得不派于禁率七軍去樊城援助。
三國志 卷1: 秋七月,以夫人卞氏為王后。遣于禁助曹仁擊關羽。三國志 卷54: 魏使于禁救樊。
結果八月份更慘,于禁七軍皆沒,樊城岌岌可危,關羽威震華夏。
三國志 卷36: 秋,大霖雨,漢水汎溢,禁所督七軍皆沒。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
這將近兩年時間里,曹操連遭重創,內憂外患不斷,根本無暇再想篡位稱帝的事兒。
而即使後來靠著大魏吳王出手(生子當如孫仲謀警告),解除了危機,但等到曹操確認關羽已死時,他自己也接近壽終正寢(同月病死),再也沒時間稱帝了。
三國志 卷1: 二十五年春正月,至洛陽。權擊斬羽,傳其首。庚子,王崩于洛陽,年六十六。
PS: 至于為什麼曹操等到公元212年才開始走篡位流程,那主要是因為赤壁之戰打輸了,折騰到公元211年平定關中后才恢復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