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的不說,對于將領來說乾隆至少是比他老子雍正好伺候。
乾隆在軍事上主要兩點特別突出,一個是正兒八經的賞罰分明。只要戰功夠硬,哪怕是起于微末照樣能封侯封公(海蘭察就是最好的例子)。戰事不利的情況下,如果是自己的問題勇于承擔責任(比死要面子的雍正強),如果是將領的問題那就是雖親必戮(訥親不僅是一等公,還是遏必隆的孫子、乾隆的發小,打了敗仗還欺瞞,一樣嚴懲)。
第二個是打仗不微操,舍得下本。岳鐘琪的遭遇就是個例子。本來打仗前岳鐘琪已經把將領安排好了,臨了雍正非要根據八字重新安排人,結果和通泊清廷70余年未有之大敗。打輸了還不算,給岳鐘琪甩了個「攻敵不速,用人不當」的鍋,罰銀70萬。這就是純純為了噁心人,岳鐘琪時任川陜總督,一年俸祿頂天了兩萬兩。
這筆罰金相當于岳鐘琪不吃不喝35年的工資(這還是假設岳鐘琪入仕就是總督算),也就是說岳家是絕對出不起這筆錢的。他要真敢掏出來,呵呵,錢哪來的?
反而是到了乾隆朝,岳鐘琪再未受到猜忌,總算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