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打了幾百年都沒說缺糧,為何諸葛亮總缺糧?
查看全部 17 個回答
回答1
2023/12/01

ADVERTISEMENT

誰說不缺糧???

只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主要史籍《左轉》《史記》《戰國策》等等都是竹簡,惜字成金,很多戰爭只簡單記載了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結果,你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而秦趙的長平之戰就被推測出來是缺糧頂不住了才換的趙括。而同時也推測出來秦軍也是捉襟見肘,要不然不至于坑殺40萬趙軍。當然,這里面也有很多問題,但已經說明并不是沒有糧草的問題,只是史書記載能力有限。

另外著名的管子的糧食戰爭,也已經說明了春秋時代的人們是認識到糧草的重要性的。只是可能沒有後來玩的那麼花而已。

而三國時期已經有紙了………記載就明顯多了起來,請牢記這個知識點,造紙術是由東漢蔡倫發明的……

有紙之后,我們能了解的東西就多了:怎麼準備戰爭的,都誰參加,發生了什麼,誰比較厲害,誰戰功較高,誰被世人稱頌,結果如何,為什麼是這個結果等等……

ADVERTISEMENT

所以,這個問題問的本身就說明題主不知道歷史的流傳需要載體…………

然后說諸葛亮的缺糧問題,河流改道的問題我也不說了,蜀地崇山峻嶺運糧成本高我也不提了,我說說在戰爭中糧食的作用。

以一出岐山斬馬謖那次來說。

先看個簡略圖,因為是談糧草的作用,所以我做了簡化,相當的簡化。

ADVERTISEMENT

簡單來說就這三個地方的相對關系,諸葛亮主力越過了岐山直接進入了隴右,街亭就是后方的一個重要節點,需要分兵防守。

這個是歷史上諸葛的選擇,因為蜀地糧草困難,所以諸葛亮一出岐山的計劃就是主力盡快拿下隴右,用隴右的糧再圖謀長安。

而魏國看穿了諸葛亮的弱點,街亭,主力不管隴右,直接奔街亭去。趙云的疑兵作用和剩下的事我就不用提了,因為簡化。這就是在蜀國缺糧前提下做出的戰略規劃的漏洞,但假如蜀國不缺糧呢??

是不是可以反過來??

趙云也不需要疑兵了,帶著馬謖以偏師慢慢掃蕩隴右不用著急,諸葛亮帶大隊人馬在街亭等魏國的應對,魏國如果偏師去隴右,諸葛亮可以再派一只偏師抄隴右的后路;魏國如果主力去隴右,那麼諸葛亮就可以主力進長安,或者其他選擇也可以。

ADVERTISEMENT

這就是「攻守之勢異也」。

糧草的作用也在于此,你有更多的糧草意味著你有更多可選的戰略空間。畢竟真實的戰爭不是游戲,游戲里要麼沒有后勤的概念,要麼只管出兵不管撤兵……畢竟出兵和撤兵的理論糧食消耗都是一樣的。

諸葛亮最終失敗的原因很多,糧草壓榨了他的戰略選擇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但歷史為什麼那麼多人說諸葛亮偉大?

因為那些人不但知道諸葛亮的漏洞,也知道他為什麼有這些漏洞,并了解諸葛亮為了彌補這些漏洞做出的努力。

說簡單點就是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所以挖掘諸葛亮漏洞并以此說是諸葛亮不行的那幫人,不過是不懂門道的外行而已。

就像這個題主一樣,既不懂歷史的載體變化,也不懂糧草對戰略手段的影響。

最后再加一句,基礎知識很重要。

認字,不是文盲并不代表基礎知識足夠。這個問題和我的回答就很說明問題,他問問題一句話就夠了,可他缺乏的基礎知識需要很多佐證去進行說明,而且我的說明已經非常簡化了,他的問題一句話30個字不到,我的簡化說明就要1000多字。

所以……別說有知識的人不樂意回答……

基礎知識都不懂,真的很費事。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12/01
諸葛亮缺的不是糧,而是運糧不便。當年秦末漢初時,韓信來了一招「暗度陳倉」,成功迷惑楚軍,最終擊敗章邯,幫助劉邦還定了三秦。而韓信當時能取得勝利,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他迅速占據了陳倉,而這就意味著,當初從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12/01
因為諸葛缺糧、或者說所謂的運糧困難就是個偽命題其實,只要把諸葛幾次北伐的經歷梳理一下就能看出來了第一次北伐,街亭大敗,肯定不是糧草問題第二次北伐,攻取陳倉不克,按三國志記載說是糧草不夠,只帶了二十天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12/01
黑鼠們連歷史都開始篡改了。這麼說吧,中國人真正不缺糧,能敞開肚子吃喝,是到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事了。1993年中國最后全面廢除了糧票,這才標志著中國人不為吃飯犯愁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12/01
戰國打了幾百年不缺糧????????別的不知道長平之戰也沒聽說過?秦趙不都缺糧嗎!ε=(′ο`*)))唉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3/12/01
哪個王X蛋說「戰國七雄打了幾百年都沒說缺糧」讓他站出來我認識認識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12/01
葛公北伐并不是缺糧,而是運糧不便。畢竟呂后時代的武都大地震,改變了漢水的走向,一分為二。韓信走陳倉故道的時候,地形是這樣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12/01
因為問題前提錯誤。早在春秋時期,魯僖公十三年,晉國就因為饑荒而向秦國買糧食。秦國國內分為兩種態度,一派主張賣糧食,一派主張趁機伐晉。秦穆公采納了前者的建議,于是運糧船從秦都雍到晉都絳接連不斷,幫晉國緩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12/01
你要理解這個問題,你必須得看一下地理,你看不懂地理,你就沒辦法理解諸葛亮運糧到底有多困難。先問大家幾個問題,第一,你覺得古代什麼東西運力最強?第二,你知道秦嶺,淮河,這一條線在中國地理上面的意義嗎?第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12/01
韓信能成功,項羽幫了太大的忙,項羽殺了投降的子嬰并把秦地封給三王,徹底失了秦人的民心,反倒是劉邦入關中約法三章秋毫無犯,秦人民心歸附,所以暗度陳倉之后所向披靡,歸根結底還是項羽封的三秦王不得人心。并且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12/01
因為諸葛亮不行啊蜀粉或許會說地震影響河道,然而他們不會告訴你,提出這個理論的歷史論文有牽強附會之嫌,所以也有論文專門反駁這個理論,這個說法不是什麼不可辯駁的事實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12/01
需要考慮運輸成本。以古代的科技水平,運到前線的軍糧只剩百分之一是有可能的。運輸成本需考慮距離,山地,水路。戰國時期相比三國時期運輸距離短(國家小),無山地(沒有翻越秦嶺這種操作),很多地方都能用水路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12/01
戰國七雄沒缺糧。沒缺糧白起為什麼要坑殺降卒?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12/01
長平之戰里趙國不就缺糧麼,秦國為了不缺糧都讓秦王親自去征民夫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12/01
戰國怎麼不缺糧,孫子兵法從一開始就很強調后勤(糧食運到邊境就行了,之后靠搶劫)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12/01
啊?那你猜趙括為什麼輸了長平之戰?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12/01
多多讀書吧,至少中學課本上的《逍遙游》要讀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