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在採訪的時候,每每提到自己的「威水史」,一定少不了說起1993年。
這一年,被媒體稱為「王晶年」。
高產的王晶火力全開,一年裡執導了9部電影並參與了4部電影的編劇。
1993年對于香港電影,尤其是武俠電影來說,也是一個井噴的年份。
全年130部港片中,武俠片就占了三分之一。
市場就這麼大,註定了幾家歡喜幾家愁。
以下盤點12部票房慘敗的武俠片:
第12名:《武俠七公主》
主演: 楊紫瓊、鄭裕玲、張曼玉、張敏、吳君如、關詠荷、陳加玲
票房: 980萬港元。
這部電影可以看作是《超級學校霸王》的古裝版。
陣容強大到嚇人,雲集當時香港幾大絕色美人。
張敏陳加玲負責美麗,吳君如鄭裕玲負責搞笑,張曼玉楊紫瓊負責氣質,關詠荷純屬炮灰,怪就怪當年咖位不夠。
王晶總是有辦法湊齊最牛X的陣容,拍最低俗惡搞的爛片。
這部劇除了片頭和片尾動作戲,就沒有任何亮點了。
劇情爛俗、腦洞大開、奇葩到極點。
光靠幾個主演的顏值都救不了票房。
同樣是像《東成西就》這種,靠明星紮堆、橋段拼接、段子堆砌,但質量跟票房都差了一大截。
第11名:《神經刀與飛天貓》
主演:林志穎、張學友、張曼玉、梁家輝
票房: 960萬港元。
這部電影的編劇也是王晶,而導演是有「臺灣王晶」之稱的朱延平。
走的也是《武俠七公主》的套路,眾星雲集但情節平淡。
林志穎演唱的主題曲《戲夢》是為數不多的亮點。
情懷濾鏡下最好看的還是古裝版張曼玉與張學友cp。
張曼玉真是萬能CP體質,無論搭檔哪一個男星,都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
第10名:《新流星胡蝶劍》
主演: 梁朝偉、楊紫瓊、王祖賢、林志穎、甄子丹
票房: 910萬港元。
古龍經典名著改編的片子,香港武俠巔峰時期的跟風之作。
電影質量其實比前面提到的那兩部要高,但無奈票房不行。
那個時候的電影,你從來不用擔心演員會拉胯,隨手一抓就是一把明星。
即便只是一個跟風之作,其水準也比現在的武俠片好上一大截。
楊紫瓊提人頭走過回廊的鏡頭太美了。
當我們在談武俠時,想到的畫面不是如今在各大電視臺不斷播出的那些小鮮肉的奇葩武俠,而是這些頗顯簡陋的武俠,經典就是經典。
第9名:《新仙鶴神針》
主演: 梁朝偉、梅豔芳、關之琳
票房: 810萬港元。
九十年代,徐克開創了新武俠浪潮,除了自己執導,還監製或者參與多部電影的編劇。
這部電影的導演竟然是之後開創動作時裝片新浪潮的陳木勝。
徐克再次發揮他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關之琳那句臺詞,小時候根本沒看懂,長大後重看才驚為天人:
你留在我體內的東西,我會用內力逼出來。
而且她在片中的性幻想物件居然是女生,說到玩百合情結,誰能比得過徐克?
第8名:《飛狐外傳》
主演: 黎明、李嘉欣、張敏
票房: 680萬港元。
原著《飛狐外傳》在金庸小說中的知名度相對一般。
而且電影版魔改嚴重,票房失利情理之中。
但演員們的表演依然在水準之上。
光是吸吮手指那段就拍得香豔無邊。
李嘉欣和張敏選誰?
這不僅是困擾黎明的問題,也是困擾著觀眾的問題。
第7名:《水滸傳之英雄本色》
主演: 王祖賢、梁家輝、徐錦江、劉青雲
票房: 600萬港元。
在香港電影裡,涉及名著改編的,大多以惡搞為主。
最有名的便是周星馳的《大話西遊》。
這部《水滸傳之英雄本色》魔改程度的也是很厲害:
基情的林沖和魯智深、絕美的林娘子、巨嬰一樣的高衙內。
選取了「水滸」中膾炙人口的林沖的故事,陣容強大,但實在沒什麼內涵,純粹的商業化作品。
由頭打到尾,而打戲的觀賞性並不太高,大都是高頻率剪輯構成的典型蒙太奇製作手法。
王祖賢實慘啊,總是在各種電影裡被單立文調戲,這是什麼奇妙的緣分?
徐錦江因為這部電影還提名當年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第6名:《赤腳小子》
主演:郭富城、張曼玉、狄龍、吳倩蓮
票房: 390萬港元。
這部由杜琪峰執導的武俠片,因為片方跟院線方發生糾紛,電影上映12天就被迫下線。
而不是像網上傳的電影只上映了一天,票房只有1000多塊。
不然也不會只有這個票房成績。
28歲的郭富城太鮮肉了,在電影裡像個天真的小孩子,這種天真換當時任何人來演都會覺得很彆扭很做作。
奈何張曼玉和狄龍的副線實在太強了,超越了郭富城和吳倩蓮的主線。
第5名:《殺人者唐斬》
主演:張豐毅、關之琳、莫少聰、張光北、倪大紅
票房: 330萬港元。
《霸王別姬》紅遍全球后,張豐毅一時被各路香港導演看中,邀請他出演港片。
《殺人者唐斬》就是其中之一。
因為尺度的問題,這部電影被雪藏了十年。
幾段特寫,驚豔了時光,溫柔了歲月。
終于明白,什麼叫做荊釵布裙不掩天姿國色。
倪大紅的造型和船戲,也真是讓人「畢生難忘」。
第4名:《笑俠楚留香》
主演: 郭富城、邱淑貞、張敏、張智霖
票房: 310萬港元。
王晶最不願被提起的一部電影,這部電影是當年王晶執導的9部作品裡票房最低的一部。
古龍小說被改編成偶像劇,再套上無厘頭喜劇的風格,是王晶的拿手好戲。
和他的另一部「非主流」武俠片《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類似,這也是一部介于正經武俠片和惡搞喜劇之間的作品,但和《魔教教主》相比,本片遜色不少。
很多人可能根本沒有印象,原來郭富城也演過楚留香。
第3名:《一刀傾城》
主演: 狄龍、楊凡、楊麗菁、關之琳
票房: 190萬港元。
曾為李小龍打造過《唐山大兄》《精武門》,力捧過成龍的導演羅維,也想在武俠片裡分一杯羹。
找來洪金寶、狄龍、楊凡等電影人,拍攝了這部《一刀傾城》。
這可能是有史以來臺詞最好的武俠電影:
成敗不過一線,為什麼失敗的總是我們?
現在的武俠片,你很難找到這麼負責任的臺詞。
洪金寶比較擅長的還是拳腳和木棍,刀劍不是很適合他。
電影拍得很用心,但票房這麼低,讓人惋惜。
第2名:《邊城浪子》
主演: 狄龍、陳勳奇、陳玉蓮、袁詠儀、袁潔瑩、張智霖
票房: 154萬港元。
陳勳奇是香港電影裡的全能選手。
導演、監製、編劇、配樂、出演樣樣都有涉獵。
然而自編自導的這部《邊城浪子》卻票房慘敗,讓人大為不解。
這部點最大的功勞可能是成就了張智霖和袁詠儀的姻緣。
袁詠儀在片中飾演女主角「丁靈琳」,張智霖飾演的路小佳只是一個小配角,還有一場室外泡澡的戲。
兩人確認過眼神,覺得遇上對的人。
袁詠儀主動約張智霖吃火鍋,一切的故事就此開始。
第1名:《新碧血劍》
主演: 元彪、張敏、李修賢、吳孟達、袁詠儀
票房: 150萬港元。
洪金寶執導的《一刀傾城》票房撲街,其小兄弟元彪主演的這部《新碧血劍》同樣以難以置信的失敗收場。
電影翻拍金庸的小說很少有成功的,主要問題就在篇幅與取捨上,出場人物眾多卻印象深刻的沒幾個。
除了金蛇郎君與溫夫人之間的愛情,其他人幾乎全成了陪襯。
END
1993年是香港電影由盛轉衰的一個節點。
短短幾年時間,香港武俠片遭遇了斷崖式的大倒退,以至于到現在還一蹶不振。
許多老牌的電影人因為作品的失利紛紛淡出。
長江後浪推前浪,時勢使然,個人在歷史洪流面前,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