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題材的電影向來是導演們的心頭肉,最近幾年也逐漸成為人們的主流討論話題,法語君根據法國版豆瓣網 allociné 的評分,為大家列出10部最受好評的法國同性題材電影。
10
幻想之愛
Les amours imaginaires(2010)
類型: 劇情 / 愛情 / 同性
法國報刊:3.5 法國觀眾:3.7
豆瓣評分:7.6
多蘭這位1989年出生的年輕導演,19歲身兼導演、編劇、主演和制片四職拍出《我殺了我媽媽》,20歲時就獲得第62屆戛納電影節三項大獎,而這部《幻想之愛》則又一次在戛納為他捧回年輕視線獎。(法語君寫過他,戳這里去回顧>>)
而這部電影講的就是多蘭的愛情觀。當一對熟悉到可以睡同一張床的異性好友,發現兩人愛上同一個男人,他們會怎麼面對?掙扎、欲望、絕望……
而影片中的「幻想之愛」就通過一系列小細節表現出來:不斷吸取衣服上的體味,來滿足自己的欲望;表白時手心出汗、全身緊繃……也許,愛上人,就如陷入幻想中那樣迷茫無助、卻又任你瘋狂。
最后,不得不再次崇拜導演的盛世美顏
9
新女友
Une nouvelle amie (2014)
類型: 劇情 / 懸疑 / 同性
法國報刊:3.5 法國觀眾:3.3
豆瓣評分:7.5
這是一部講述異裝癖的片子,也是探尋去性別化的愛情電影。
在電影的最后,男主變成了女人。
讓法語君想起了西蒙娜·德·波伏娃的一句話:
女人不是天生,而是后天形成的。
On ne naît pas femme, on le devient.
在這部電影中,女主角克萊兒的好朋友羅拉去世,她遵守承諾,照顧羅拉丈夫和女兒,卻在某一天發現羅拉的丈夫竟濃妝艷抹,打扮成女人的樣子在給女兒喂奶。
如果是你,會怎麼做?大聲尖叫,讓所有人知道?還是保留這個秘密?
克萊兒選擇幫助他逃離社會的暗箭。
于是,羅拉丈夫以女性身份出現在克萊爾的生活中,克萊兒卻陷入掙扎:對已經逝去的女友那份曖昧情愫,要如何對待;對女性身份的羅拉丈夫產生了好感;要對自己日夜相對的丈夫說謊。
她像是在逃離社會的譴責,卻又不得不一點一點走進深淵,幫助羅拉的丈夫解放天性、讓自己排解欲望,但是,怎麼做都是錯……
8
巴黎小情歌
Les chansons d‘amour (2007)
類型: 劇情 / 愛情 / 歌舞
法國報刊:3.7 法國觀眾:3.6
豆瓣評分:7.4
「Aime-moi moins, mais aime-moi longtemps. 愛我少一點,但請愛我久一點。」
這句話可以說是法語愛好者的入門級美句了,它來自于電影《巴黎小情歌》中的一句台詞。
這部充滿了浪漫與慵懶的巴黎電影,清新又文藝。有的人覺得情節太多,太復雜;也有人把其中的線拉出來,發現了導演想表達的情感。
該故事講述了帥到人神共憤的男人伊斯麥與女友的感情產生問題后,他們努力補救,甚至邀請同事愛麗絲來threesome(不懂的同學自己百度),希望用這種辦法來挽回愛情。
在女友茱莉心臟病突發死亡后,伊斯麥陷入深深的自責和痛苦。身邊許多女人對他拋出愛情的橄欖枝,但他全不為所動。直到一個男孩伊旺的出現,打破這個僵局。
但這段感情,注定是不可捉摸的。它時而溫存,時而虛無,但總是無法落在人的心上。
直到最后,才塵埃落定,伊斯麥終于確定心意,卸下心防,說出了整部電影里最妙的一句台詞:
愛我少一點,但愛我久一點。
Aime-moi moins, mais aime-moi longtemps.
男主角真的帥破天際,小伊旺也非常可愛,總之是一部顏值非常高,讓人賞心悅目的音樂電影。
7
水仙花開
Naissance des pieuvres (2007)
類型: 劇情 / 同性
法國報刊:3.9 法國觀眾:3.2
豆瓣評分:6.7
當女人處在情竇初開的時候,她們渴望純潔,又感到迷茫;她們有的瘋狂追求,卻又愛得卑微。這部電影就是講了這樣的故事。
當 Marie 結識了芭蕾校隊里最漂亮的姑娘Floriane,青春期的愛情也瘋狂的席卷了這位姑娘的心。
她聞Floriane用過的餐巾紙,啃Floriane吃完的蘋果核,來抒發自己的渴望,她愛得病態而純粹,讓人心酸。不僅如此,Floriane若即若離的態度也讓Marie越來越痛苦……
也有人說,這是一部青春期悲劇,教會你成長的代價。
6
男孩們和吉約姆
Les Garçons et Guillaume, à table! (2013)
類型: 喜劇 / 同性
法國報刊:3.9 法國觀眾:3.7
豆瓣評分:7.2
如果一個男人娘娘腔,大概所有人都會覺得他喜歡男人吧。
這部電影的吉約姆就是如此,連他自己都這樣覺得。
映射到現實生活中,如果我們看到一位很「帥」的女生,是否也覺得她喜歡女生?當周圍的人不斷向你灌輸這樣的想法時,「自我」是否還存在。
而這部笑料百出的喜劇,就是一個男人尋找自我的過程,每個人都應該通過他,找找心里那個真正的自己。
在此小小劇透一下:這部喜劇片講述的是由直變彎,又由彎變直的反向出柜過程。電影導演自編自導且一人分飾男女主角,語言詼諧幽默,但結局卻發人深省。
該片獲得法國凱撒最佳電影、最佳導演等五項大獎,也是2013年全年票房黑馬。
最后默默吐槽一句:其實媽媽就是個腐女吧……
完全可以想象腐女一代當媽的樣子了。
5
當我們17歲
Quand on a 17 ans (2016)
類型: 劇情 / 愛情 / 同性
法國報刊:3.9 法國觀眾:3.8
豆瓣評分7.5
達米安的父親是一名法國軍人,因為常年不在家,十七歲的達米安只能與母親相依為命,性格非常孤僻。
在學校里,孤獨的達米安與另一個男孩托馬斯一直互看不順眼。一次打架事件后,母親將托馬斯留在家中照顧,兩人漸漸從敵人變成了朋友,最后成為了愛人……
法語君補充:導演是70多歲的浪漫派導演泰西內,不過這部電影卻很青春,之后還很基情!老媽的神攻,讓兩個少男從仇人變成了戀人。
電影在南法阿爾卑斯上拍攝,畫面也很美,還獲得了金熊獎的提名。
4
假小子
Tomboy (2011)
類型: 劇情
法國報刊:4.2 法國觀眾:3.7
豆瓣評分:7.8
在這部電影里,我們可以看到法國的父母是如何幫助孩子完成性別身份認知的。
也許有一天,你家的小公主會像電影里的勞拉一樣,減掉短髮,像男孩子一樣踢足球、玩泥巴、調戲女生。你會怎麼做呢?
告訴她:你該穿上裙子,留起長髮,斯文一點。
而電影里的媽媽只是說:我不反對你扮男孩,但是,你總得上學啊。
希望每個人都能有這樣的青春:探索自己的性別身份、明白自己與小伙伴之前究竟是愛情還是友情、談一場肆無忌憚的戀愛。
也許十年后,當勞拉回想起這個夏天的困惑與放蕩時,會對這個假小子的青春一笑而過。
P.S. 勞拉的妹妹太可愛啦↓↓
3
隱藏的戀情
Un amour à taire (2005)
類型: 劇情 / 愛情 / 同性 / 戰爭
法國報刊:4.2 豆瓣評分:8.5
這是非常沉重的歷史題材電影,戰爭中的愛情沉甸甸的,特別讓人動容。
這是一個發生在二戰時期的故事。Jean與Philippe是一對同志戀人,他們的愛情在當時社會是無法被人接受的,一旦被發現,他們會遭到最殘忍的虐待。在亂世中,兩人戰戰兢兢,卻更加相愛。
當面對被納粹滅門的猶太朋友Sarah時,善良的兩人選擇隱瞞她的猶太身份,三個人組成臨時家庭,互相扶持。
但后來Jean的兄弟意外暴露了Jean的性取向,還污蔑他與另一位德國軍官有染,三人原來平靜的生活漸漸走往一個未知的方向……
有人說,他們的愛情毀滅于這對情侶的善良;也有人說,是被這個時代毀滅的。但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
2
軍中禁戀
Beau travail (1999)
類型: 劇情 / 同性
豆瓣評分:6.8
法國報刊:4.3 法國觀眾:3.2
這其實就是個我愛你,你卻愛他的三角戀故事。但由于是軍事題材,所以也為這個故事平添一份陽剛之氣。
不得不說,這部電影充滿了美感:雄渾荒寂的非洲景色、神秘的白色沙灘與寬廣的藍色大海、震撼的軍人訓練場景。流逝的記憶,和靜止的時間,全在這部電影里。
建議大家多看幾遍,感受導演的構思。
1
阿黛爾的生活
La vie d‘Adèle (2013)
類型: 劇情 / 愛情 / 同性
豆瓣評分:8.3
法國報刊:4.6 法國觀眾:3.7
愛情是特殊的,特殊到你輕撇一眼,就在人海中發現那個無法讓自己轉眸的女子,而且她還有著一頭藍色的頭發。
愛情又是最不特殊的。無論是誰,都能在別人的愛情故事里找到自己的回憶:相知、相愛、相吵、出軌、分手、復合、再分手,然后各自往相反的方向遠去。
我們看的是別人的故事,也是自己的故事,無關性別,無關國籍,而是真實的自己。
《阿黛爾的生活》應該是中國人最熟悉的法國女同片,3個小時的片長卻完全不會讓你感覺拖沓和困頓。
這部電影改編于朱莉·馬洛的漫畫《藍色是一種暖色調》,于2013年在法國上映,同年榮獲第66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反正看完只想說:
女人帥起來沒男人什麼事!
推薦的這10部電影中,哪一部戳中了你的心肝脾肺腎?
歡迎大家在留言區推薦自己喜歡的電影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