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從軍事角度分析,明朝軍隊為什麼打不過清軍呢?
查看全部 43 個回答
回答1
2023/12/09

ADVERTISEMENT

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斬首能力是啥水平?是一戰數萬,李成梁李如松啥水平,就是一戰最多上千,打不了大規模圍殲戰,自然要敗

殺敵數字差了20倍以上 就算李如松沒英年早逝他也奈何不了努爾哈赤

李如松是近些年躥紅的明朝將領,他在壬辰之戰中表現出色,卻陰溝里翻船在進攻蒙古人時英年早逝。

ADVERTISEMENT

李如松還和努爾哈赤是舊相識,因此很多人就想,要是李如松沒早逝,他就能遏制住努爾哈赤。這個想法很美好,但不符合歷史和軍事邏輯,因為晚明將門子弟的作戰風格和努爾哈赤是完全不同,李如松很難戰勝殺敵數量是它20倍以上的努爾哈赤。

ADVERTISEMENT

盡管很多人都把李如松看作是霍去病第二,但兩人的殺敵數字可是有一點「小差距」,霍去病的斬首數字是李如松的50倍。根據明實錄的統計,李如松一生一共斬首2278人,霍去病一生可是斬首了匈奴人足足11萬人。他在寧夏平叛期間一共斬首敵人289人,平定寧夏叛軍的第一場戰役斬首數字和正德皇帝應州大戰差不多,斬首了敵人18人(正德16個,但正德應州大戰對決的是最精銳的蒙古騎兵,相比之下正德皇帝的斬首含金量還要高不少);李如松在壬辰戰爭中一共斬首日軍2007人,數字只是戚繼光斬首倭寇總數的三分之一。

ADVERTISEMENT

很多網友會說斬首數字不是殺敵數字,這個說法自然是正確的,但問題是寫明實錄的翰林們只記錄這些, 大家不服氣可以找那些死鬼算賬。本文使用的材料的就是明清兩朝實錄和史書上的數字,標準是一致的。努爾哈赤的殺人精確數字,我們也可以從史書中找到,他在薩爾滸一戰中干掉了明軍「四萬五千八百七十余員名」,明軍軍官陣亡了「三百一十余員」,明軍出兵總人數是「八萬八千五百五十余員名」,努爾哈赤薩爾滸一戰干掉了51%的明軍。

努爾哈赤的寶貝兒子皇太極水平差了一些,但也不是李如松李伯伯可以對抗的。皇太極在松錦之戰中對抗13萬明軍,按照清實錄的記載,八旗軍在那一戰中斬殺明軍「五萬三千七百八十三人」,殲敵人數到了明軍總兵力的41%。李如松的平壤之戰有據可查的斬首數字是1647,城中的日軍總兵力是25000人左右。平壤之戰日軍到底損失了多少眾說紛紜,按照日軍最大損失數字計算,李如松的殺敵數字也不過是一萬人出頭,也只有老鐵努爾哈赤的四分之一,殲敵的效率還是不如薩爾滸之戰。

即便我們把李如松的殺敵數字放寬,按照朝鮮史書的記載計算,也不過是擴大了五倍左右,比如著名的碧蹄館之戰,明朝史書上的斬首數字是167顆,朝鮮史書上的殺敵數字是上千人,李如松在整個壬辰之戰中的殺敵數字也是在12000人左右。努爾哈赤在攻克遼陽、沈陽、廣寧等地時也造成了明軍十萬以上的陣亡數字,加上他殺戮的女真和蒙古士兵,努爾哈赤的直接殺敵數字(不算屠殺各族平民)在20萬以上,還是李如松的十倍,努爾哈赤的攻堅戰和圍殲水平也明顯高于李如松。

李如松已經是晚明將門子弟中的佼佼者,實際殺敵數字和老爹李成梁相當。晚明的其他將門子弟比起他來那是遠遠不如,和李成梁齊名的麻貴一生斬首敵人不過3000多,麻貴的兒子麻承恩幾十年只搶了五顆敵人的首級,馬芳的兒子馬林駐守邊疆幾十年連一顆人頭都沒搶到,和他們比起來正德皇帝都像是天才。這些晚明的將門子弟打仗水平差,卻愿意和士大夫交好,史書評價也不錯,「從戎征戰,屢建功勛」都是他們的基本評語。

李如松是晚明將門子弟,他手中的核心兵力就是數千私家家丁(他的兄弟和老爹手中還要留不少),因此他作戰的核心理念就是用這幾千老兄弟盡可能地搶人頭。李如松沒有協調指揮十萬大軍的權限,在大規模包圍戰中的表現遜色于努爾哈赤很正常。其他的將門子弟更是差勁,他們只能用上千家丁贏得數千人戰斗的勝利,遇到萬人規模的戰役就手忙腳亂。這是晚明的政治、軍事格局決定的,不是某個人可以改變的。

李如松奈何不了努爾哈赤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比努爾哈赤大十歲,李如松陣亡時可不是霍去病那樣的少年英才,而是49歲的大叔。努爾哈赤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高齡造反人士,他正式和明朝決裂時已經58歲了,那時候就算李如松活著也是68歲的退休人士……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12/09
軍功獎勵制度,清軍超明軍一百條街。后金摸索出來了制度:戰利品全部交公,按功勞再分配。這樣的軍功制度,導致后金刀刃/精銳部隊對收拾戰利品沒啥興趣;打贏了小戰斗,也絕不浪費精力和時間去收集盔甲、金銀、布帛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12/09
后金這邊都說爛了,說點他們祖宗的。宋朝使者去金國討論共擊遼國,金太祖很開心,請宋朝人吃飯,宋朝使者驚訝的發現負責端菜的都是金太祖的妻妾。金國的村民殺了只雞,邀請金太祖去吃雞,金太祖欣然前往。金太宗時期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12/09
簡單聊聊這個問題。關于這種說法,我只能說部分認可。后金的指揮層在管理大型作戰的表現上的確由于明朝軍官團體和督撫官員。一方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12/09
真正通過史料了解過明滿戰爭細節的人會發現明清戰史存在大量非常反「常識」的事實,很多東西的實際情況和網絡上流行的各種通說與meme以及大部分普通人的印象是完全相反的。例如網絡及民間長年流傳的一大主流印象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3/12/09
晚上上知乎看到又有人造謠罵我,回罵一通后發現這個問題下好幾個答主想當然了,隨便說兩句。這個回答下好多人思路是正確的,舉的例子卻完全錯誤。舉的啥例子呢,長山之戰。他們認為長山之戰潰敗,是吳三桂他爸吳襄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12/09
這是個很大的題目啊。隔一段時間,我會發長篇系列來具體探討。精力有限,今天就隨便說說吧。為了不節外生枝,以1644年3月為底線,暫時不考慮南明。第一,遼東是一個從后勤角度來說,對明軍很不友好的戰場。在沒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12/09
宋以后,為防止唐代藩鎮之禍,杜絕武人坐大之弊,朝廷的根本軍事策略是「以文制武」。宋、明兩朝組織大規模戰役,皆由不諳軍事的文臣出任前敵總指揮,統轄幾支規模有限的部隊。武人是不允許掌握方面軍指揮權、統轄幾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12/09
后勤層面:清軍:士兵全都有房有地有牲畜有老婆,八旗軍和烏真超哈都還有包衣。明軍:能保證部分屯田的部隊,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了;待遇最高的關寧軍能每月一兩五,但也時不時欠餉;其余部隊大量長期欠餉。軍制層面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12/09
大清八旗子弟,為什麼就是打不過洪秀全、孫大炮?單純從軍事角度分析看看呢?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12/09
某些人還甩鍋給朱元璋,正是朱元璋的制度設計與規劃才讓建國達250年的明軍仍有作戰與被討論超過40年的價值,一個80余歲的老人不借外力百米跑了30秒也值得贊揚,換到朝代上卻沒幾個人想的通了,反倒吹噓剛建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12/09
單純從軍事角度看,明軍強于清軍,明朝在末年是多線作戰出擊的,當時各地烽火狼煙,滿清只是其中最善于摘桃子的一方。從小范圍微觀視角看,明軍精銳度和作戰意志優于清軍,但從大范圍大兵團作戰視角看,明軍經常處于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12/09
在滿清體系中軍人是貴族,在明朝體系中軍人是文官的奴隸,因為滿清是以對外劫掠為生的政權,而明朝這種農耕王朝是依靠內部生產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12/09
首先,將官的素質差距非常大,特別是指揮大規模戰役的能力。建州女真是在努爾哈赤多年努力下逐步鍛煉成一支敢打敢拼的精銳的,努爾哈赤打了三十年仗,他的兄弟親族兒子們都是跟著他打仗成長起來的,如皇太極這種十三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12/09
吳襄在大凌河兩次臨陣脫逃,進了詔獄卻毫發無傷,沒多久就官復原職,連兒子吳三桂當上游擊將軍。盧象升抗擊清軍殉國后,幾十天沒人收殮,家屬上訴朝廷兩年才拿到撫恤金。袁崇煥在牢里寫信讓祖大壽回來保衛崇禎,結果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12/09
順治朝規定的綠營工資是騎兵每月2兩,步兵每月一兩,守兵每月半兩。隔壁大明因為不想給戚家軍平均每月1.5兩的工資把人家剿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12/09
要我拼命,要麼老闆發足錢,要麼老闆給足面子。是又沒錢,又是千里迢迢來救援,血戰退敵,連一個慰問都沒有。這種老闆,還是趕緊自掛東南枝吧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12/09
明朝為了不發餉,都能自己干死自己最精銳的部隊,還怎麼打仗?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12/09
野豬皮(努爾哈赤)一手鍛造的后金軍幾乎是一台完美的戰爭機器,規模雖然不大,但是卻很精銳。首先你要知道,野豬皮(努爾哈赤)在明朝最精銳的部隊里服過役,接受過明軍系統而正規的軍事訓練,在明軍中積累了豐富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12/09
漢族社會的兵農分離很早就完成,大多數人只負責種地,少數職業軍人大多也是18歲以后參軍當兵后學習軍事技能,而蠻族男丁往往十來歲就會跟著父兄學習騎馬和打獵,個人的弓馬武藝嫻熟程度往往更高,因為這是一種自然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12/09
假如你是一名來自登州府的一名軍戶,被征召到遼東松錦前線,臨行前家里向當地千戶老爺借錢給你湊的路費和衣物。到了遼東軍營后,文官老爺對你們說著之乎者也這種完全聽不懂的話,總之就是要報效朝廷,孝忠皇上之類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