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個我之前讀到的其他的角度。
不知道在哪里看到的,已經記憶模糊了,大家就當是野史純粹一樂哈。說茶葉出口純粹是意外,這玩意要賣給別人,是因為瓷器太貴,太稀罕了。
瓷器才是一切對外貿易的絕對寶貝。
那時候所有外邦都饞中國的瓷器,而這個東西又只有中國有,所以販賣瓷器最賺錢。但古時候水陸交通都極為顛簸,要把瓷器千里迢迢賣給別的國家,難度非常大,搞不好就會稀爛。而為了保存瓷器,商人們想盡了辦法,比如用谷殼稻草啥的,這樣做確實一定程度上有作用,然而作用不大。
因為那個年代交通落后,運力有限,這些包裝物又占面積又占體積,來來回回很不方便。他們需要最便捷有效的方法。
這時有些商人就想到了茶。
他們收集了很多茶葉,把瓷器藏在茶葉里,再用木箱子裝好。
茶葉疏松減震,任何車載馬馳,大船小舟都碰不碎。一箱箱的瓷器便如此輸送出境,賣到各個番邦。賣完瓷器賣茶葉,賣完茶葉賣箱子。
榷場貿易的地方,卸貨的都是老苦力,出汗又多人又累,喝了茶干起活來比牲口還猛。這些外國人一看,乖乖,原來這些干葉子這麼管用,咱也要喝起來。
加上他們的慣性,覺得能和瓷器一起賣的,肯定也是好寶貝,于是對茶葉哄搶。完了在國內吹噓是上國奇珍,回春妙用。
用上國瓷器煮上國茶葉,想想誰不激動呢。
茶葉就這樣成為最早的熱銷產品,熱銷幾百年。
後來中國的瓷器和茶葉的秘訣從云南往阿三這邊一路泄出去。
大家發現瑪德這玩意不過如此,最關鍵是,現在他們不用舔中國的瓷器。所以自己不怎麼喝了,開始磨咖啡。雖然不喝了。
但這錢不能再讓中國掙了,他們也要掙。他們把茶葉壟斷起來,賣給苦力,而且不允許別人賣。
這些苦力奴隸們氣到哭,心想你們特碼的就指著咱薅唄,就這麼一口茶也要吃這麼難了?氣來氣去氣不過,一不做二不休。于是在1773年的12月16日,60多個苦力潛入商船,把船上價值約1.5萬英鎊的342箱茶葉全部倒入大海。
大名鼎鼎的波士頓茶事件,從苦力的不滿中爆發了。
1775年4月,槍聲響起。很快,一個新的國家迅速成立起來。
不知道是刻意規避與茶有關的那段屈辱歷史,還是機緣巧合。沒過多少年,他們發明了一種新的被稱為可口可樂的東西。并用他們的瓶子,包裝和產品,統一了幾乎全球的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