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長輩總奉勸女人一定要生個孩子?
查看全部 45 個回答
回答1
2023/12/07

ADVERTISEMENT

十歲的時候,不理解為什麼爸爸不能請假來自己的家長會。

十五歲的時候,不理解為什麼爸媽在和領導吃飯的時候,明明領導講的笑話不好笑,但他們笑的前仰后合。

十六歲的時候,不明白為什麼父母明明掙的不多,卻非要拿出那麼多錢逼自己去上補習班。有這錢,吃點好吃的,換個好手機不行麼。

二十歲的時候,覺得自己是個人才,將來必然能年薪百萬。畢業分分鐘就能買車買房。不理解為什麼那麼多人喊窮,覺得他們就是又笨又懶。

二十五歲的時候,不理解為什麼爸媽不愿意去外面吃飯。帶他們去吃辣火鍋,去吃烤肉,他們竟然說對這種人間美味沒胃口。

做員工的時候,不理解為什麼老闆把淘汰的產品寧肯處理掉,也不能下班后分給自己。

做老闆以后,才明白如果把淘汰的產品分給員工,那麼淘汰率會大大增加。

ADVERTISEMENT

人,如果不經歷過,很難理解。

了解了社會的殘酷,了解了人性的復雜以后,當初大人們的種種舉動似乎變的合情合理。

也發現,年紀大了以后,吃一頓油膩的東西,可能一天都不會餓。至于辣的,一吃就上火。這個年齡,清粥小菜,家常菜,是最喜歡的了。

年紀大了之后,不想出門吃飯,不想多費心思關心與自己切實生活關系不大的事兒。

年紀大了以后,往日的朋友都有了自己的事兒,很難一叫就出來了。如果頻繁的邀約,還可能被厭棄。

……

所以,你不理解老人的想法很正常。因為你還沒到他們的年紀。

老人的邏輯很簡單,他們只是在經歷過之后,根據經驗,權衡利弊,給你一個最佳的方向。

但有些人不理解,也不接受,

因為有些事兒,只有經歷了才會明白。

人到中老年,沒有配偶,沒有子女,那麼在正常社交之外的時間,基本上就是孤獨的。

ADVERTISEMENT

對于人生,也是越來越無望的。

年老,伴隨的大多是體弱,多病。

體弱多病,給人帶來的是恐懼和絕望。

而且,如果沒有配偶后代,年老而體弱的老人,會感受到社會上更多的惡意。

畢竟,人性之惡,有時會超乎人的想象。

而越是有錢的孤寡老人,生活可能越悲慘。因為他們就是懷揣寶物的弱者,身邊的人都在虎視眈眈。

雖然現代社會進步,文明發達,

但步入晚年的老人其實和嬰孩差不多,當身體機能差到一定程度,也需要人貼身照顧。

只不過,他們比嬰孩還要慘一些,因為他們感知痛苦的能力,要更強。

這個時候,更希望身邊有配偶或血親,能成為自己的希望。

可以不理解老人為什麼這樣,

但別懷疑人類的天性。

自然規律安排人類繁衍,自然有它的道理。

可以違背自然規律,因為可能不適合你的性格。

ADVERTISEMENT

但不要認為它是錯的。

英國某媒體進行過一次調查,評選世界上最令人恐懼的事物,

最后最高票當選的,并不是蛇,老虎之類的猛獸,

而是孤獨。

仔細想一下,孤獨確實令人非常恐懼,

監獄之中對犯人比較嚴重的懲罰,就是關禁閉,小黑屋里,不讓你和人交流,沒有娛樂措施,很痛苦。

在學校里,孤立一個人,也是讓人痛苦的存在,因為沒有人和他交流,他被隔離在這個班級之外了。

在職場上也是如此,

婚姻中的冷暴力,更被人詬病。

綜上就是,沒人理睬,沒人說話,沒人交流,是件令人崩潰的事情。因為人的社會屬性,已經消失了。

沒有嘗試過真正孤獨感覺的人,是不能理解的。

自己在家宅幾天,玩手機,不叫孤獨,35歲之前的人,也很難體會孤獨的滋味。

問到底應不應該要孩子的人,大多是年輕人。

因為20多歲的時候,無論是體力,腦力,還是事業,都處于巔峰狀態,所以,每日呼朋引伴,四處游玩,覺得就這樣過一輩子也沒什麼不好。

但35歲以后,各方面都在走下坡路,昔日的朋友,也大多有了歸屬以及自己的事情,再也不能像以往隨叫隨到了。

而且身體機能和各種欲望也處于消退階段。

沒那麼想出去玩,沒那麼多食欲,病痛也慢慢的多起來了,

這時候,真正的孤獨才會慢慢到來。

工作的時候,還有人交流,問題不大,

但晚上回到家之后,一開門,寂靜無聲。

特別是假期,看手機看到累,睡醒之后,無論幾點,家里都是靜悄悄的,

打開手機,沒有電話,沒有消息,

如果突發病痛,會更難挨,

在寂靜的屋子里,想喝口水,自己沒力倒,身邊沒有人,是很無助的。

所以,這時候,一段穩妥的感情就很重要了。而人到中年,配偶和子女甚至比父母還要可靠一些,因為父母已經年老,開始反向依靠子女了。

所以,沒有走進婚姻,沒有子女的人,回家之后,就要與孤獨為伴了。

比如,明星劉雪華,孤獨,無助。

當然,婚姻暴力,孩子不孝這樣情況也存在,但畢竟是少數,婚前睜大雙眼,少些戀愛腦,會減少婚后的很多風險。

沒有婚姻和子女,年輕時瀟灑,中年時輕松,但要能擔住老年時的脆弱,特別是孤獨。

一些人不要伴侶和子女,認為只要搞錢就夠了,

但人老了,有太多錢未必是好事。

就如同武俠小說中的武林至寶: 金絲軟甲。

在高手手中,才是至寶,在武功低微的人的手里,卻是一件招來殺身之禍的利器。

因為有了至寶,很多人都會盯著你。

實力匹配不住寶物,不但寶物守不住,性命都堪憂。

體弱而有錢的老人也是如此,如果沒有下一代的傳承,身邊的錢越多,越容易成為居心不良之人眼中的肥肉。

比如60歲,帶資進養老院,如果一次[性.交]齊費用,給200萬,一直住到身故,大家覺得養老院會盼著這個老人活的長還是活的短呢?

如果一個月一個月交,沒有子女的話,剩下的錢最后是誰的呢?

養老院和幼兒園一樣,做的都是監護人的生意,沒有子女的老人,和沒有家長的幼兒,是一個待遇的。

更關鍵的是,有些養老院,是不收沒有監護人的老人的

有人說可以把遺產給家族里的其他孩子,幫忙照顧,說實話,這得孩子有精力,還得愿意。

而且你年紀大了,孩子父母年紀也大了,如果你和他父母同時生病,你覺得孩子會先顧誰?

如果你告訴他,等你走了之后,遺產都是他的,你覺得他是盼著你早走還是晚走呢?

而且,多少遺產能讓其他孩子心甘情愿的照顧你呢?

如果認為,孩子小時候多和孩子來往不就行了。

但不要孩子的人,大多都是為了人生更輕松,不想被孩子拖累,又怎麼肯踏踏實實的付出呢。

最多就是高興的時候拿孩子過來玩一會,不耐煩了就送回去,很難建立真正深厚的感情。

而且,不要孩子,對于婚姻而言,雙方缺少共同利益,感情相對而言就要脆弱一些。

子女意味著希望,意味著愛,是人生奮斗的意義所在。

撫育子女,也能體驗到不一樣的生活方式,人生閱歷會更加完整。

至于是不是功利,就完全因人而異了。不合格的父母,也是有的。

當然,人各有志,世事無常,不是有了孩子老年就一定有保障,但是如果連自己的親生血脈都覺得無用,無法信任,更不建議把希望放在毫無關系的陌生人身上。

為什麼會覺得陌生的護工,就會全心全意的對那些行動遲緩,異味病痛纏身的老人好呢?

護工只是一份職業,出來掙錢而已。久病床前無孝子,更何況別人。

其實每次看到類似的問題。都不由得會想到超級富豪,李春平。

當年他從美國回國時,身家268億。

他熱衷于慈善,閑來沒事就給鄰居發錢,每天都有人排著隊到他公司求幫助。據不完全統計,李春平回國后陸陸續續捐出了6.3億元人民幣,被媒體稱之為「中國慈善第一人」。

但到晚年的時候,身邊的保姆、司機、保鏢都在覬覦他的錢,手上的資產幾乎全被騙走。因為生病的原因,年過70歲的李春平已經忘記了以前很多事,像個小孩一樣活著。

身邊的人搶走他的房子,過完戶之后就把他扔在房產大廳,不再管他。他一個人在房產大廳又冷又餓。涕淚橫流。

有人會趁他發病的時候強行迫使他簽下合同,他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麼,如果不配合,還會受到毆打。

最后被留在養老院,無人問,無人理。

想詳細了解的,百度李春平即可。

有的人認為,我年輕的時候享受到了,年老的時候遭幾年罪是應該的,

那建議去養老院和醫院逛一圈,如果確定可以接受了,那麼,就能心無負擔的丁克了。

人世間的愛有很多種,朋友之愛,難得易散,

配偶之愛,有條件,易計較,

只有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愛,是無條件,且能長久的,血脈親情,帶給人的,更多的是安全感。

養育孩子,不光是為了自己年老被愛,更多的,是在他小時候能全心全意,不計條件的去愛他。

畢竟,能付出愛,能被愛,才是人生的理想狀態。

也不應該為一己之念,剝奪孩子來到世界上的權利,否則,就沒有朱元璋,沒有李奧納多,沒有JK羅琳和她的哈利波特了。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12/07
我媽:我特喜歡孩子,剛結婚那兩年生不出來,把我給急的,看到別人家掛的小孩衣服,我眼饞的能哭出來。我:那是你,不是我。我媽提高嗓門:誰不喜歡孩子?!我:我。我媽:就你跟別人不一樣,就你有毛病。我:我再說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12/07
因為每個人都是自己養老的第一責任人。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12/07
因為絕大多數人的人生都是寡淡無趣的,既沒有什麼大事要做,也沒有什麼癡迷一生的高雅志趣,也搞不到什麼錢,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物欲也會隨之消退,快則三十,晚則四五十歲,就會產生「活著沒什麼意思」的感覺。這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12/07
因為爸媽或者關系不錯的親戚長輩是過來人,他們經歷過,所以明白人到中年以后沒有孩子意味著什麼,而年輕人并沒有經歷過,當然會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3/12/07
說個真事吧。我表哥,九十年代初大學生,表嫂因為職業原因,是個堅定的丁克族,因為愛她,表哥也同意丁克。至于我表哥收入麼,絕對秒殺百分之90以上的普通人。男方工作體面,收入高,女方漂亮也會賺錢,結婚20多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12/07
看到一些排名靠前的答案,覺得很恐怖。看似視角新穎,比如年紀大了快樂閾值高了,其他都沒意思了。比如孩子帶來對人生虛無感的對抗,消解抑郁。比如孩子帶來你和新事物的連接…恕我直言,這麼說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你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12/07
因為絕大部分女人敵不過母性。我曾經覺得母性這個詞很xx,但後來發現,相當一部分女性對自己的孩子的那種本能的愛,強烈、持續,而且不計代價,不計回報。愿意為了孩子放棄工作的,愿意為了孩子放棄打扮的(化妝品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12/07
樓上的女鄰居,總給我送東西,各種蔬菜水果,各種糕點特產,對我很好。從我們相識以來,她就心疼我,心疼我要帶兩個娃,要做一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12/07
我今年四十歲,大學老師,副教授,拼教授還差臨門一腳,正水深火熱中。老公是公務員,已經躺平,不爭不搶,喝茶看報,一心照顧我。我們舉案齊眉,經濟上沒什麼大的花銷,雙方父母卻總想貼補我們。可是我并沒有幸福感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12/07
以我多年經驗來看,年輕時候瀟灑,說老了死了拉倒(或者有子女,但是他不管,還說老了也不用你管。父母死活也不管,抱怨)這類人。老了比誰都怕死,能訛人就訛人。那些年輕時候喜歡付出,對子女父母比較好的人。老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12/07
我理解有人生孩子,我也理解有人不生孩子。但是我理解不了某些人看到別人說點生孩子的正面信息,就開始暴跳如雷。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12/07
很早之前,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明明生孩子又疼,又累,又難受,生完孩子還需要帶孩子。最近突然想明白了,是為了讓你,以及你的家庭有事情可以做。這一句一說完我覺得很多人要開始噴我說,我們工作,上班,不也有事情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12/07
我的一個領導。他的母親老年癡呆,半癱瘓。被他和他兄長送在比較高級的養老院照顧。有時候看望母親回來,和我們嘮嗑,也會笑著說,他老母又說保姆偷錢,而實際那些錢是他給母親買的玩具錢,他母親每天揣著小錢包,一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12/07
樸素點講,因為多數人養老確實要靠子女。今天下午我跟舅舅、舅媽約好了去某個餐館吃飯,我晚到一陣,可能二十分鐘左右,到了以后發現倆人笑瞇瞇坐在桌子前等菜,但根據我對這家店的判斷,不可能這麼久一道菜都還沒上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12/07
我已經明白了一個道理,就是,遇到關于婚姻生育這種問題,不要對非親非故的年輕人做出任何建議。人家自己的人生大事,讓人家自己決定就好。哪怕我不認同,哪怕我覺得對方的認知很蠢,我也最好把嘴巴閉上。因為,反正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12/07
因為大部分人,在35歲以前就基本能把自己人生的大部分精彩的事經歷完,之后就是枯燥無味,往復循環,日復一日,而且不管是事業,身體,精力都會開始逐漸走下坡路,甚至對很多東西都會開始失去興趣。孩子雖然很費錢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12/07
長輩是有經驗的。如果你身無所長,通過生育綁定一個男人是最好的方式。如果男人沒綁住,那就再熬一熬,等孩子長大就能綁定孩子了。回想一下你身邊有多少女性一生這樣過來的。沒出嫁啃父母,結婚啃男人,老了啃孩子。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12/07
我爺爺剝了個橘子,吃了一瓣,笑著遞給了我爸我爸吃了一瓣,笑著遞給了我我吃了一口,門牙差點酸掉那一刻,我好像領悟到了些什麼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12/07
我是個40歲的單身漢,有房無貸。沒有壓力的生活一直挺舒服的。但是最近幾年每每看到弟兄們的孩子喊他們爸爸時,那個羨慕的感覺越來越強了。尤其是有一次我和一朋友一起去他家里,他女兒見自己爸爸回來了,貼上去,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12/07
因為你大概還沒有年過三十,你離老去還早,你身邊的朋友、你的認知里,對四五十歲或更大年紀的人是如何生活的,他們會遇到什麼問題,沒什麼概念。你還不知道人壞起來是什麼樣的。等你有了足夠的見識,知道人在錢面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