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女人。我是一步步發現我需要孩子的。
25歲以前,我的想法是不婚不育。因為我感覺周圍的人婚姻幸福的太少了。我就不敢期待。
後來遇見了一個很對脾氣的人,就想跟他試試,看看結婚到底什麼樣。于是結婚了,發現還行。
6年二人世界,有點厭煩了,就想生孩子了。于是生了我姑娘。
生養孩子初期,太要命了,是真的完全顛覆了我的生活。網絡上提到的所有困難和矛盾,我幾乎都遇見了。沒有人提到的,也遇見了一些。
順產半道枕后位,在產鉗和順轉剖之間選擇了產鉗。側切,尿潴留,沒有奶,莫名其妙的哭。沒人幫忙,娃爹怕影響休息,從我們出院就去了別的房間睡覺。真真是一個人的戰斗,每天又累又困又生氣。我經常想抱孩子跳樓算了,但是勇氣不足。
那個時候,坦白說,我是后悔的。
后悔生孩子,后悔結婚。為什麼要自討苦吃,跳進圍城。實在是太難了,煉獄一樣的生活。
後來孩子漸漸長大,不再需要我24小時盯著,有了自己的想法,開始跟我分享她的小秘密,會在婆婆說我壞話的時候維護我。我就開始慶幸生了她。
我在陪她的同時,她也在陪我。伴隨她的成長,我跟世界重新建立了聯系。她給我打開了通向新世界的窗口。
向上看一輩。我媽媽是個思維相當閉塞的人,不學習新東西。不咋做菜,不會取錢,不會電子支付。之前家里的事都是我爸爸管,各種瑣事,還有做飯做菜。但是我爸爸去世了。
我媽媽啥也不會。熱水器壞了,就那麼放著,也不找人修,大冬天的用冷水。電視遙控器壞了,也不想辦法換,無聊的躺床上看天花板。如果沒有我和我哥,我想象不出她會過成什麼樣。
當然,現在的女性聰明獨立,不會像我媽那樣。但是我覺得當我年老的時候,這個社會肯定會發展出一些讓我接受起來比較費勁的新事物,就像我媽需要我,我也會需要我的孩子來幫忙。
由于特別的原因,孩子爸爸現在沒有跟我們住一起。我基本上是喪偶式育兒。但我覺得有個孩子實在是太好了。
年輕時候總覺得,自己一個人住多好。現在我發現,我并不想一個人生活,尤其在一個周圍全是陌生人的環境。跟孩子在一起,我們彼此都能提供安全感。以后她長大了獨立了,我就去跟閨蜜做鄰居。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同齡的男女,男性一般都沒有女性長壽。我的公公和爸爸都去世了。婆婆和媽媽都還在。如果沒有孩子,她們會很難。不是錢的問題,她們都有退休金,足夠用,但是生活會遇見很多困難,又無處可求助。
所以我覺得,孩子對女性來說,更重要一點。
雖然很多人講,有孩子也指望不上。但是設想一下,如果這世界上還有那麼一個人與我血脈相連,我就不會感覺太孤單。如果一個都沒有了,我可能會陷入一種絕望。我一樣會盡量堅強的活下去,心態卻是完全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