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都南京相對于北京,最大的好處在于:減少邊境糧食壓力。
你猜judy遷都北京時還干了什麼大事,他放棄了北京以北半個省(大寧都司+部分山西都司)的直轄領土。原因很明顯,減少駐軍(后勤補給線)造成的糧食花費,省下的糧食用于建造北京。也因為缺糧,judy不停的打勝仗,直轄領土居然沒怎麼漲,土木堡距離北京居然只有一百多公里。(領土的構成,除了直轄領土外還有羈縻領土)
而明末明軍戰斗力為何極速下降,明明前一刻還在吊打日軍。
因為缺糧。天啟年,遼東糧價已經暴漲到了8—12兩每石。按照明初的標準一個普通士兵的工資得100兩白銀。但因為遷都北京造成的邊境缺糧,明朝不僅放棄大片領土,還非常雞賊把實物工資(12石糧食)換成白銀。
因為白銀在運輸途中的損耗非常小。理論上明軍士兵的收入按照當地物價來的,還是相當于12石糧食。但剛改革,物價就暴漲了,然后士兵工資也沒怎麼變動。
但立都南京有一個大問題:離邊境太遠,控制力低下。民政可以慢慢處理,可軍事呢?
朱元璋的解決方法是放權,讓藩王戍邊。而藩王造反理論上是不可能成功,中國歷代的相對和平的時期,首都附近造反成功的案例很多(如唐朝政變繼承法),但邊軍造反,除了亂世使得君主失去軍權,無一例外,全失敗了。
但朱允炆的騷操作讓judy成功上位,而judy也擔心其他藩王造反成功則對藩王大力削權(很多人吐槽明末藩王空有錢財不愿意起兵,坐等福祿宴。實際上唐王起兵了,然后被廢為庶人)
然后judy遷都邊境掌軍。
至于軍餉問題,再苦一苦士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