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半路截殺上任官差后冒名頂替,可行性有多大?
查看全部 44 個回答
回答1
2024/01/30

ADVERTISEMENT

清朝有個山匪還真辦到了,拿著被他劫殺的官員的印信,愣是跑到安徽當了半年知府。

1664年(康熙三年),兩榜進士郭世純接到吏部命令,命他即刻啟程前往安徽池州就任知府一職。

郭世純,號昆池,原本是湖南石門縣縣令,后累遷升至京師六部郎官。清朝時京官日子不咋樣,估計他也是走了不少門路,才得了這麼一個外放安徽池州知府獨擋一面的任命。

我們平常在電視劇中看到的知府經常被太子王爺們欺負,但現實中這官其實不小。

知府又稱四品黃堂,掌一府之地,上馬管軍軍下馬管民,清中期全國設府也才180多個,因此知府這官已勉強算是封疆大吏了。

話說這郭世純接到任命后,喜不自勝,當即收拾行裝帶著家丁便向池州一路趕去。誰知半道上飛來橫禍,被歹人給劫了,全家老少兼護衛六十余人被殺,只余下年輕貌美的老婆和襁褓中的幼兒得以存活。

ADVERTISEMENT

《讓子彈飛》劇照

知府夫人能活下來的原因大家都懂,壓寨夫人嘛,山賊首領還白撿了一個兒子,不過人首領大人不在乎,怕是還歡喜得很。

可能是受到《西游記》中唐僧母親被霸占那一段的啟發,那山賊首領竟決定借郭知府的官憑去冒充上任,也不知該說他是腦子靈活還是膽大包天。

不久后首領就帶著一眾手下趕到了安徽,按照程序去巡撫衙門報到。

巡撫大人不知真假,只管驗看官憑。

官憑當然是真的,蓋有鮮紅的吏部大印,上面估計還有些「面黃無須、才干卓異」一類的廢話,這種描述自然無法看出人的真假,所以最終竟被首領等人蒙混過關,當上了池州的知府大人。

話說這首領上任后,當官居然是一把好手,深受當地豪紳贊譽。

但好景不長,很快就出事了。

「郭知府」

ADVERTISEMENT

收了這一年的錢糧,卻一直不肯解送省城,這讓安徽巡撫和布政使極為擔心,二人一合計還以為是「郭知府」把銀子給挪用甚至貪了,這讓兩位大人心急如焚。

很快巡撫大人就發出公文,質問「郭知府」何時能把銀子給送到,「郭知府」見上官催促,便尋了個理由搪塞說錢糧乃是大事,不可輕率,待他忙完手上公事,就親自將錢糧解送省城。

這家伙駐地在池州,而當時的安徽省府是安慶,兩地之間就隔著一條長江而已,「郭知府」這麼說好似也頗有道理。

不過巡撫和布政使二位還是不放心,又派出專人過江到池州查驗,不久后查驗的人回來報告,說銀子都還在府庫里,未做它用,省府的大佬們這才安心。

省府查驗這一關「郭知府」算是過了,但很快他又遇上另一件事,令他和弟兄們的身份徹底暴露。

ADVERTISEMENT

話說郭世純升官后,消息很快便傳回了他的家鄉福建晉江,家中親戚一聽說他外放膏腴之地的知府,比他自己還高興,緊接著一撥撥的親戚開始從福建出發,到安慶去投奔郭知府。

誰知這些親戚們一到池州,此后便再也沒了消息,宛如人間蒸發一樣,令郭知府家里的親朋好友們很是疑惑,于是家里人便商量,派出郭知府的大舅子即郭夫人的親大哥去看看究竟怎麼回事。

大舅子得此重任,立刻馬不停蹄趕赴池州,誰知他一進入池州地界,便碰上了「郭知府」的儀仗。

大舅子本來馬上就要上去打招呼,就在此時那「郭知府」從轎中出來了,大舅子定睛一看,頓時發現此人并非他的妹夫。大舅子人還算機靈,立刻反應過來這其中怕是有蹊蹺,一時也不敢貿然相認。

此后大舅子思來想去,決定先悄悄進入府衙問一問他的妹妹郭夫人,或許能知道答案。

于是這大舅子假扮成乞丐混進池州城,又隱藏身份應聘上了知府衙門挑水的挑夫,然后混入了府衙。

入府之后他果然碰上了郭夫人,但那郭夫人見到了他卻不敢相認,而是悄悄搖手示意哥哥不要說話。大舅子一頭霧水,但見妹妹如此,也不敢說什麼,此后便出了府。

過了幾日,又到了挑水的日子,這大舅子再次混了進去,這一次郭夫人偷偷交給他一封密信。大舅子見狀,知道其中必有緣故,于是帶著信先退了出去。

出得府來,大舅子攤開信一看,立時便知道了前因后果,其人大恐,當即帶著信去了巡撫衙門,揭露了山賊冒任池州知府的真相。

巡撫等人得知內情,又驚又怒,但一時卻不敢輕舉妄動。

史料上說巡撫等人是怕假知府等人狗急跳墻,畢竟假知府那些人掌握著池州一府武裝,若是要硬來,雙方怕是要兵戎相見。

不過我倒是覺得是省府等大佬不愿此事聲張,畢竟山賊首領能冒任池州知府,他們這些人也是有重大責任的,若是事情敗露京中怪罪下來,這幫人都得吃不了兜著走。

所以巡撫等人最終決定「智取」。

不久后巡撫衙門給「郭知府」發了一封信,稱安徽各縣錢糧賬目不清,聽聞郭大人手下人才眾多,希望郭大人能為省里分憂,派些人手幫省份到各縣查查帳。

「郭知府」見信后深信不疑,于是將手下人兩人一組,分別派到各縣。而這時各縣縣令早已得到省府密令,一旦有池州來人,立刻逮捕歸案。

在發出信后不久,巡撫等人又稱有要事相商,請郭知府到省府一聚。「郭知府」此時仍未懷疑,按時赴宴,誰知他剛一踏進巡撫衙門,立時沖出大批精兵將他重重圍困。

「郭知府」一見便知大勢已去,束手就擒。 之后據他交代,他和弟兄們原本只打算干到這一年的11月底,然后就會帶著府庫里收上來的8萬兩銀子遠走高飛,到時就誰也找不到他們了。

這件事記載于史料《清稗類鈔》中,結尾我會附上部分原文,有興趣的可以一觀。

現在說說這件事的真實性如何。

據考證,歷史上確有郭世純其人,為順治十二年乙未科二甲進士,先后歷任石門縣令、六部郎官、池州知府等職,履歷清晰。

不過奇怪的是,此人在池州知府之后便消失得無影無蹤,史料上再無任何記載,仿佛人間蒸發了一般,這一點頗不尋常。

須知他出身為清初罕有的二甲進士,就算混得差到極點,一路升上來至少也是個一省布政使的職務。但他卻在任池州知府之后突然消失,這表明他定是遭遇了不測之禍,否則此人絕不可能就此在官場上止步。

《石門縣志》等史料中亦記載了郭世純此人

綜合這種種因素,基本可以證明《清稗類鈔》記載的此事為真。至于為何《清史稿》上無記錄,原因很可能如前文所說,當時的安徽巡撫及布政使等人為了不擔責隱瞞了此事,朝廷不知道罷了。

當然也有可能朝廷多少聽說了點風聲,不過為了朝廷顏面,將這千古未有的冒任之事給壓下去了,畢竟一地知府這等重要崗位被一山賊占據,說出去不但大失朝廷臉皮,還有他人效仿的危險在內,所以寧可按下,也萬萬不能走漏風聲。

所以此事有八九成可能性為真,其實這事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當時生產力不發達,清廷組織上也不夠嚴密,讓人鉆了空子罷了。

附《清稗類鈔》部分原文:

康熙甲辰,池州守郭某領憑赴任,中途被盜劫,眷六十余皆殲焉,惟妻及幼子得生,盜竟掩為己之妻子矣……未幾而郭之鄉人有往探郭者,每一人至,則迎入,潛殺之,無得出。 其鄉人在家者疑之,郭之妻兄乃往探,至,適守出行,遇之于途,則見輿中人非郭,大駭,即飾為丐狀,詣府署,曰:「吾千里流落至此,府署日需水,愿供此以餬口。」乃擔水至內衙,見其妹,妹搖手使勿言。后日再進,則妹已密書一封投之,出視,則知郭已為盜殺,盜三十余人咸在署,乃密控縣官及上台。上台以人多,非可猝擒,聞其人多精算,乃陽謂之曰:「各縣錢糧未明,聞汝署中人多能,可為我分其勞乎」曰:「可。」于是每縣遣二人行,而密告其縣令,各將此二人下之獄。乃以他事召偽守,至即縛之,鞫得實,庫金凡八萬兩,滿十一月即思逸去矣。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4/01/30
這事兒理論上來說,短期冒充能成。老舍的父親當年在紫禁城當禁軍,出入皇宮就靠一張寫著"面黃無須"的腰牌,皇上身邊都這樣,地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4/01/30
現代社會,都有逃犯冒充官員的例子。甘肅人劉和平,一個詐騙犯,蹲了兩年監獄。出來后,冒充中央部委官員,當了柳州市委副書記。干的成績也很好。最后是中央領導來柳州視察工作,當地官場特別介紹劉和平的時候,才東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4/01/30
理論上是有可能的,但僅僅是理論上的可能。殺官差當老爺,這種故事在我國的相聲評書里層出不窮,但是大多數都是人民群眾的一種美好幻想。實際上,真要是這麼干,可能性也許有,但是結局一定是悲劇的。要滿足幾個條件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4/01/30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4/01/30
謝邀可能性不大。清代來講,吏部抽簽之后,要到各省等著分發。到省會慢慢等缺,誰是誰,督撫藩臬誰是誰都記得了。清朝地方官經常要到省里辦公,如果冒名的,一下就能看出來。有錢的捐指定分發,而且還有門路,到省里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4/01/30
你是一個強盜,有夢想的強盜。你想通過殺死一個官員,拿他的官憑去當官。首先,你得能殺得到官員。雖然天下府縣甚多,但你能搶劫的只有周邊的縣,還有這個方向上赴任的官員,古代中國視行政區劃的不同,大概有150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4/01/30
你他麼一個師爺敢冒充縣長?沒人認識縣長長什麼樣!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4/01/30
補兩張圖————————————————————————你帶著老婆,出了城,吃著火鍋唱著歌,突然就被麻匪劫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4/01/30
如果在清末,在離京城較遠、治安混亂的地區,可行性有,但是不高。我看記述太平天國的書里,有一本講起當時的廣東現狀,治安混亂、匪徒橫行,其中舉了個例子:有匪徒殺了來赴任的縣令,自己偽裝為受害者,大模大樣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4/01/30
特別低文化。古代一般人根本不認字,就別說匪徒了,真認字的,也在城里做事。中舉的人不是秀才,放在今天相當于top2本科畢業,上級問幾句話你就露餡了,別的不說,對個對子吧,背本書吧。事實。你中舉了?第幾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4/01/30
非常低。古時候的親緣關系和地緣關系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一個官員,不管他出身如何,他都有一個大家族。他的兄弟姐妹,叔叔伯伯,姑姑舅舅,堂兄弟,表兄弟,侄子,外甥,堂侄等的數量是相當多的,古代結婚早,還要加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4/01/30
自宋代起就有了專門設計花押簽名的簽名館,凡考中進士的人都要到京城的簽名館買簽名,俗稱「買花押」。然后,閉門練習幾天后把練好的花押交到吏部備案,換回官印。此后,無論這個人到哪里做官,在其呈送給朝廷的文件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4/01/30
劫殺到官員的可能性剛剛已經有人分析過了,我再補充一點:古代人識字率不高,山大王識字的可能性更小,就算運氣好真的劫殺到了官員,他自己可能也不知道……就算看到印鑒知道那是個官,可能也不知道是哪的官,干啥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4/01/30
我記得之前看過一個殺官后冒名頂替的案例,但具體是在筆記故事里看到的還是野史里看到的已經記不清了,在這里就當個故事看吧。說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4/01/30
可行性幾乎為零。首先第一個,你要能知道是誰,從哪里來,到哪里去,準備做什麼官,別人有沒有帶扈從等等。古代官員上任,無非兩種情況讓外界知曉,吏部公文或是明發諭旨。你既然要冒名頂替,你顯然不是官員。那麼吏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4/01/30
相當低,為了防止冒名頂替的情況(不一定是被截殺),當一個官員上任的時候他就會有份檔案,記錄了他的姓名籍貫,和體貌特征。你覺得你能那麼湊巧找一個和體貌特征描寫高度相似的麼?就算你找到了,古代是異地為官,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4/01/30
反正柳州有過假冒的副市長柳州還有什麼副市長練車撞死副市長市長跳江之類的事情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4/01/30
古代的關系網,超乎你的想象。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雞犬」來了,你怎麼弄?貌似明朝就有那麼一個人,其他都辦的妥妥的了,就死在「雞犬」身上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4/01/30
什麼傻子會考慮劫殺狀元?狀元搞不好直接給個翰林院的差事,就不離開京城了,這都走馬游過街的人,全京城還能認錯了?發榜前冒充?不可能,大家來京城考試,能有狀元大才的幾個學子,大家都認識,還經過考場,考官和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4/01/30
應該不太可能,如果殺掉了,但是會調任,調任就會不可避免的遇見上司,上司認識你。 并且你當了官,你的親戚相當大機會會來投靠你,你的親戚認識你。并且古代同屆考生之間的關系會比較密切,同科會來見你,你又怎麼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