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攤丁入畝,永不加賦,除賤為良等維護底層百姓的政策。都忽略了一點。包衣制度,史景遷研究康熙發現了一個問題。清朝利益豐厚優渥的職務,基本都給了包衣和漢軍旗。而不是給了滿族旗人。因為他認為,滿族和漢人打交道,容易滋生事端。引發民族矛盾。包衣不那麼敏感。充當統治階級和百姓的中間潤滑劑,比如曹雪芹的爺爺。本質就是取代了明朝的太監制度。
康熙朝1670年的滿族督撫,本質清一色都是包衣加漢軍旗。旗人反倒得不到優渥的職務。只能得到不多的好職務,剩下的依賴當兵生活。八旗漢軍擔任督撫最多的時間是在順治初年到康熙20年,在這期間一共清朝任命了65個總督,其中有56人都出自八旗漢軍,比例達到了86%;任命了131個巡撫,其中漢軍巡撫人數是120人,比例占到九成。
康熙微服私訪不是傳說,卻是真正存在的事,他親自走訪民間,和百姓交流,關心生活情況。
康熙故意縱容腐敗,讓包衣階級得到滿足。抄起家來又不手軟。在康熙眼里,包衣才是真正的自己家人。比旗人還親近。是他們賴以得到權勢的根本。旗人反倒有些各懷鬼胎。江寧織造,鹽鐵巡閱,都是包衣。
感覺滿清更是漢族政權。因為滿清始終代表著漢族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希臘人極力維護羅馬帝國。因為不但繼承了希臘文化,而且好戰。補足了希臘文化武力不行的短板。
別說三百年了。看了一些資料,原來明朝的大臣,將軍,地方官們。爭先恐后的投降,絕大多數省份,根本連打沒打,爭著迎接清軍。只要能保住自己的權力。誰當皇帝也關自己屁事。真正抵抗的卻是明末的那些義軍。
可見,明朝早就民心沒了。都等著換個皇帝。
多爾袞剛入關,還首鼠兩端,準備撈一票就走。但是沒想到這麼快。第一年只占了河北山東。剩下的各省爭先恐后投降。
內戰起碼還打了三年半內戰了。但清朝入關之后,居然幾個月,全國絕大部分就主動宣布投降。連仗都沒打。僅存弘光幾個小政權。
也難怪日本自稱三個月滅中國。實際日本也是錯誤估計了中國。因為隨著法國大革命,世界民族意識開始覺醒。民族意識開始形成。日本還以為只要占領首都,各省積極投降了。卻陷入抗日是汪洋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