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但是他也沒啥別的選擇。
以明朝的版圖來看北京是邊塞重鎮,不適合當首都,清末戊戌變法的時候就有過遷都洛陽或者西安的說法。現在韓朝問題一直關心,也是因為北京離朝鮮實在太近,鴨綠江入海口到天安門只有不到700千米的距離。
很多人談朱棣遷都很少談及的事情是,朱棣也是人,人所有的正常情感朱棣也都會有。朱棣1360年出生,1380年的時候人20歲就已經在北平城了,等稱帝的1402年朱棣已經是42歲大叔了。42歲的大叔,在北京度過了22年,排除不記事的年齡等于這麼一個人當皇帝前大半輩子都是在北京度過的。感情上北京城是他的「家」,自己的親信黨羽等也都是基于北京城的。
朱棣比誰都清楚自己是篡位,本身小時候就沒在南京住過多久也沒啥留念,不管是出于感情上還是出于政治需求上,朱棣都會選擇遷都到北京的。
至于后面這些邊境問題,朱棣是沒法預料到自己的曾孫子明英宗那麼菜的,拿這種標準去衡量未免有些不妥。且朱棣也不是沒有考慮到邊境首都的威脅,御駕親征了五次蒙古最后自己都死在了回來的路上。這便是常說的歷史的局限性,不能以現代人馬后炮的眼光,來評價當時人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