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乎的慣例難道不是先問是不是,再問有沒有?
你說六國恨秦,我但要問你,是六國的貴族,士大夫,讀書人恨秦,還是說普通百姓也恨秦?在我看來,普通百姓仇恨大秦的理由不是很充足啊,在哪個王族治下,不一樣是當牛做馬。
六國貴族,士大夫,讀書人,才有恨秦的充足理由。秦國滅了他們的國家,剝奪了他們的財產和地位。這些人當然要恨秦。他們能順漢,無非是因為大漢滅了秦國,為他們報了仇,且重新給了他們地位和財富。
古往今來,屁民最可悲的地方,莫過于總是在生存線上掙扎,沒有機會發出自己的聲音,他們的意見總是沒人聽,也沒人在意。他們,總是被握著筆桿子的讀書人代表著。
六國百姓,說不定在秦國治下當牛做馬還更好一些,至少秦國法度嚴明,平民百姓也有上升渠道。
民族國家,是近代的發明。古代,大多數時候,百姓都是沒有選擇權的,對皇室,王族,甚至國家,沒多少認同。誰坐在那個位置,日子一樣過。
除了秦國一統天下,六國百姓有親人死于秦軍之手,我想不出六國百姓有什麼仇恨秦國的理由。但六國連年征伐,彼此也一樣仇深似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