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李朝實錄》記載:永樂十九年4月30日,朱棣決定親臨刑場,觀看2800名宮人被一一剮死,臨刑的時候,有幾位宮人大聲叫罵朱棣:「你自己陽衰,所以人家才和宦官私通,這到底犯了什麼罪?」
朱棣為什麼如此仇恨這些人呢?事情還得從朱棣最愛的妃子權妃猝死說起。權妃突然去世,起初無人猜疑,但一次權妃和呂美人兩家的奴婢在吵罵中卻透露了不尋常的消息。
權妃的家人宣稱,權妃入宮時,皇后徐氏已死。朱棣讓她接替皇后,掌管六宮的事,呂美人對此十分不滿,曾面責權妃說:「有子孫的皇后也死了,你管得了幾個月,這般無禮!」
他們還說,呂美人串通宦官金得、金良,從一個銀匠家里借來砒霜,研成末子,放進胡桃茶中送給權妃吃了,權妃因而斃命。
朱棣得知此情,大怒,將內官、銀匠一并處死。呂美人罹刑最慘,朱棣命用烙鐵烙她一個月,最后將她殺死。呂美人在宮的從人也一起被殺,牽連被誅殺者達數百人。
但是,這實在是一個冤獄,直到永樂晚年才大白于天下,呂美人是被冤枉了,而害她的人是一個與他同姓的呂氏。
原來,權妃、呂美人等被選入宮后,又有呂氏被選入宮。呂氏因與呂美人同姓,欲相結好。但呂美人不樂意,呂氏因而懷恨在心。後來權妃猝死,呂氏便乘機誣告呂美人毒死了權妃,以致造成上述的慘案。
後來,朱棣察覺到呂氏的宮人行為不檢點,與宦官私通,并未處置,但呂氏做賊心虛,畏罪自縊,一下子把事情鬧大了。朱棣認為所有的壞事都因呂氏所起,便把呂氏的侍婢都拘來審訊。這些侍婢不勝拷掠,便違心認罪,于是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這段記載源于朝鮮的《李朝實錄》,但問題很多:首先,除了《李朝實錄》之外,其他的正史,野史都沒有相關記載。其次,朱棣要凌遲這些宮人,先不說凌遲這麼多宮女的劊子手夠不夠,即便每個人要凌遲幾千刀,兩三千人要剮到什麼時候?
再次,后宮突然少那麼多宮女,那麼后宮人數自然會出現空缺,但當時的檔案記錄卻沒顯示宮女的補充,這不可疑嗎?所以只有一種可能:朝鮮的《李朝實錄》應該是抹黑了朱棣。畢竟送本國的美人到他國,對于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不情愿,也不光彩。不知道,大家對此是否認同?希望感興趣的朋友能夠各抒己見,多多交流。
參考:《李朝實錄》、《永樂大帝:朱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