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原因是祖傳基因影響。
人還在大自然當動物那會兒,對環境的應激反應在進化過程中參與到基因編寫。
原始人一波出去打獵,被老虎吃掉同胞,大家就會產生意識老虎這種動物是有危險的;原始人一波出去打獵,在山洞前遇到老虎,老虎吃掉同伴,大家會產生意識類似山洞前這種環境是有危險的。
這些對環境的應激反應,參與到進化的基因編寫中,對現代人的行為模式依然產生影響。
我們外出就餐,對餐廳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最好的體驗,而是最差的。吃到難吃的菜、服務差,我們本能的優先應激反應這些,討厭、排斥。跟人交往,我們容易重記仇而薄恩,優先銘記他人傷害我們的行為、語言,優先級要遠遠高于好的互動、他人的援助。
祖傳基因不能決定我們的行為模式,但在很多細微處它依然發揮著影響。
對周圍的人漠不關心,很大原因是基于你對身邊人的互動體驗,你的祖傳基因(對環境的防御心)占主導,防御機制下你會本能的建立高boundary,有疏離感。你潛意識里記著周遭環境對你的不安全感,避免再次受傷害,因此不愿意empathy,可能不經意間周圍的人讓你失望過,你本能的不想體驗第二次,希望跟他們保持距離。
對陌生人則沒有這筆潛意識里記下的「仇」,不需要啟動防御機制,因此本能的對陌生人的境遇empathy,代入自己,換自己去經歷陌生人的遭遇時,這種想法增加憐憫之心。
跟人交鋒是建立信任的一部分,產生矛盾,深度溝通,解決矛盾,增加親密關系。現代人就是尊重交流,建立關系,滿足社交需求,實現對環境的適應。對陌生人的憐憫是理想型、自戀傾向的投影,很容易塌,超越自我局限,跟身邊人建立更緊密的關系,滿足social connections,這是現代人維持精神健康的一部分,要關心身邊具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