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沒人祭拜的墳墓,要不了幾十年就消失無蹤了,我們看上去堅不可摧的實木棺材、石頭墓碑在細菌、植物根莖和風化作用的影響下跟豆腐一樣脆弱,那些說買個不銹鋼棺材的可能不知道還有個地層沉積作用,你放在地面的東西風吹雨林水來土掩的過不久自己就會沉到土里去,不銹鋼棺材埋進去100年你再用金屬探測器都找不到了。
至于為什麼會沒人祭拜,是因為家族的傳承在中國大陸這片土地上是個偽命題,幾乎任何家族都無法以千年為單位在某個限定區域內傳承,目前除了孔家孟家,還有哪個家族能把族譜列到春秋戰國的?更別提商周,這才中華文明一半的時間都傳承不下來呢。中國人看似最注重香火延續,實際上普通老百姓乃至富戶地主都無法保證自己的家族能綿延不絕。
縱觀歷史,人口數量的維持都沒有依靠過普通百姓,和平年代普通百姓能夠娶妻生子本就不是正常現象,在我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帝制時期,一直是依靠地主階級實現的底層人員流動,形成了人口平衡。首先在一個帝國剛剛形成的時候,一般由于連年的戰爭,人口會相對前朝鼎盛時期存在較大的折損,大量的土地荒廢閑置,因此在完成戶籍整合以后大部分農民都擁有了自己的土地,然而中原這塊地方并不像北美和東歐一樣風調雨順,土地也遠不如興安嶺東北、烏拉爾山以西或東非大裂谷附近般肥沃,反而是連年的洪澇、干旱等各種自然災害會反復蹂躪這塊土地上的中農們,而土匪、貪污等犯罪也從未停止,這就導致很多農民最終會為了生存選擇出讓自己的土地換取一線生機,也就是所謂的「土地兼并」
,反復幾次以后就出現了擁有當地絕大部分土地的「地主」,農村階級劃分就此產生,而那些失去土地的農民就只能頂著高昂的地租做佃戶替地主耕種勞作,然而被地主剝削后的剩余也只能勉強糊口,娶妻生子是完全不可能的,所謂「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女兒父母不可能眼睜睜看著女兒去夫家挨餓,因此佃戶的最終結局就是等無法出賣勞力之時被社會完全拋棄,等待自然消亡。而反觀地主、官員等權貴階層,由于掌握了絕大部分生產資料,通常都會娶一兩房平妻加無數小妾,平妻是其他地主或官員家的女眷,通常這種嫁娶都帶著錢權交換等聯姻的目的,是為了讓各自的利益捆綁更加緊密,而小妾則是玩樂和生育的工具,一般是用些錢財從貧下中農家里買來的,最典型的就是白毛女。
這些妻妾除了維護家庭內務,主要的工作就是為地主家族開枝散葉,多生子女,生下的兒子會按繼承人培養,女兒按聯姻工具培養,而在地主本人大限將至之時會從嫡子也就是正室妻子生下的兒子中挑選一個資質最好,對家族最忠誠的作為繼承人,而其他的兒子資質尚可的留在族內作為輔佐,至于妾生下的兒子也就是庶出,除非自身資質特別優秀且正室無所出的情況下才會被選為繼承人,否則最終的結局一定是分家,帶點盤纏連母帶子逐出家門,族譜都不會記錄這些分出去的分家的存在。這樣嫡子成為宗家,其他嫡子為分家,庶出成為平民,人口結構就此形成。庶出的人沒了家族的姓氏即成為普通百姓,那點從家族里帶出來的資產也很快就會被社會瓜分,徹底淪為窮人,這就取代了自然消亡的窮人的位置,完成了底層人口增長消亡的循環。
而那些輔佐的分家的后代也只有能力極為出眾才可能繼續就在家族中做事,生養子女的事自然不可能如宗家一般開枝散葉,而宗家的嫡子一旦逐漸成材,就會逐漸取代前代分家的位置,導致前代分家逐漸被擠出家族核心圈,最終不可避免的成為庶人被從家族分出去,分家后的族人也不再上族譜,然后就是成為窮人那套劇情,從宗家到分家到庶民這個過程一般不超過三代,也就是所謂的「富不過三」,而從分出去到最終斷子絕孫自然消亡一般也不超過五代,所謂「窮不過五」,在中原這就是歷史規律,任何家族都不可能在千年為單位的時間尺度上傳承,那自然也就看不到大規模的祖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