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建筑史是跟著西方歷史的配套偽造工程,建筑是文明的縮影,偽造建筑歷史對偽造西方歷史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所以建筑學的學生閱讀到《西方建筑史》時常感覺到邏輯不通、詭怪異常,明白了近代西方一系列對建筑的包裝和重塑,很多疑惑便可迎刃而解。西方建筑學始于17世紀法國的「布扎學派」( Beaux-Arts),這個學派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以發現「希臘帕提農神廟」(實則為塞爾柱晚期清真寺,跟奧斯曼穹頂清真寺不一樣,塞爾柱的臣民混入了大量中世紀從中亞印度地區西遷過來的大月氏人,建筑風格具有早期貴霜帝國的特點,酷愛柱式結構、善于雕刻)為契機,進入瘋狂的「古典建筑」研究階段,整套西方建筑偽史的建構便由此開始,距今其實也不過200年。
回到正題,兩個對象是沒有可比性的,倒不是說不同文明的審美差異或者建筑的營建技藝的問題,而是現在看到的所謂「歐洲皇宮」談不上是古代建筑,而是工業革命以后的產物,故宮保留至今,依然維持的是一種古典帝國、農業社會形態之下的「古典建筑」;而所謂的歐洲建筑早已在工業革命之后不斷維修重建改造,本質上是「近現代建筑」,所以二者并不是一個層面上的研究對象了。
這些內部裝飾、建筑營造技藝完全是工業革命之后近現代科技的成果
中國與之相比的應該是20世紀進入工業革命之后的一些「傳統復興」式建筑,披著古典建筑的外衣,實質借助的是近代科技成就。
比如重慶人民大會堂
連裝修風格都是一樣的,均是近現代科技結晶,區別是中國早期的仿古建筑把桁架或者網架結構露出來了,西方的仿古建筑把桁架或者網架結構藏在混凝土里冒充古代建筑,不過最近中國也開始學西方把體現現代科技的元素藏起來,人有錢了都愛擺闊,哪里都一樣!
中山紀念堂:
內部裝修,都跟所謂「歐洲古代建筑」一個樣子,混在一起都分不清誰是誰,因為它們都是近現代科技的結晶,技術都是通用的。
你要說找現存的真正的歐洲古代建筑,那還真挺困難,因為整個歐洲進入「鋼制工具時代」甚晚,鑄鐵技術是舉世公認的14、15世紀以后才傳入西歐,在此之前,整個歐洲建筑其實都是木構建筑,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些國王的「城堡」 多為土坯和碎石混合建造,類似中國漢代塢堡,現在基本上都塌了,看到的那也是復原改建之后的。
(注意時間節點,感謝@VaLenTyE指正,西歐是15世紀才有鑄鐵技術,工具是硬性標準,意味著凡是號稱時間在15世紀之前的精雕石建筑均是假的,都是從15世紀至今不斷重修重建改造的,現在套了個古名的「仿古建筑」而已。連西方學者的論文里都聲稱意大利在15世紀以后,建筑才由木結構逐漸往石構方向轉化,完全符合鋼制工具西傳至歐洲的時間段。過不了工具這關,一切免談!)
可能意大利這些遺跡便是15世紀之后留下的,15世紀以后,意大利才率先從木構建筑逐漸轉變為石構建筑,但都被包裝成希臘羅馬,死無對證了。
龐貝古城,跟中國現存清代古鎮一個樣子,建造年代估計也相近。
中國清代古鎮,破壞了之后,可以說成是2000年前的,比龐貝還要古舊的樣子,總之死無對證,胡編亂造即可。
只怪歐洲進入工業革命太早了,其他地區都在飽受戰亂之時,他們的綜合國力和生產力都在蒸蒸日上,有錢有技術了必然要對環境進行改造,因此破了的、塌了的、不見了的建筑都要重建重修,過個百來年,自然都成了「古代建筑」 ,加上西方自古沒有時間概念,建筑沒有「始建、重修、改造、建成」等概念,讓很多人被混淆視聽。
這不,中國現在國力強盛了,也在大肆修建仿古建筑,消失上千年的唐代洛陽明堂都復建好了,之前去洛陽,當地人叫我去看唐代建筑,老百姓走進這現代建筑之中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并非「古代建筑」,不知道的P民和老外還真以為回到了唐代,再過個100年,這些東西都可以叫做老古董了!
中國現在學聰明了,把體現現代建造科技的元素藏到天花板或者混凝土里去了,只希望到時別跟著西方人走歪了!
除了有錢后愛大修,伊斯蘭地區即便沒有錢,也會因為宗教不時對清真寺進行整修,這不腳手架都架到穹頂上去了,據說伊斯法罕的大清真寺50年便要徹底整修一遍
隱約看到了穹頂瓷磚之下的混凝土或者水泥
注:中世紀塞爾柱帝國在中亞土庫曼斯坦留下的「古梅爾夫城」,是所謂「希臘羅馬神廟」的「原初版本」,土坯做的柱廊、方形神廟,外圍柱式和墻體還未完全分離,這個就是所謂小亞細亞——希臘地區神廟的源頭。塞爾柱西遷至小亞細亞之后,借助從中亞、印度帶來的制鋼工具,在近古時期,才將土坯神廟慢慢轉換為石制神廟,完全符合制鋼工具逐漸西傳至地中海的時間段。本是塞爾柱的遺跡被后世西方人包裝成2000多年前的希臘神廟。
【小亞細亞文明的來源】
5世紀中,嚈噠人(白匈奴)征服犍陀羅地區的寄多羅貴霜(大夏),大月氏政權滅亡,大月氏人成為嚈噠人的工匠、奴隸。6-7世紀貴霜地區(克什米爾 - 大夏)的嚈噠人(白匈奴)、大月氏人再被突厥突騎施、葛邏祿部落征服。大月氏人+白匈奴人被打敗之后,公元7-8世紀時,白匈奴人攜帶大月氏人被驅逐、遷徙到高加索了地區,融合進了突厥可薩部(含大量哥薩克人+哈薩克人)。8-9世紀可薩突厥部征服了小亞細亞,建立了小亞細亞的第一個帝國政權,和第一種文字,它就是突厥塞爾柱帝國。這時,小亞細亞文明開始產生,所以說:小亞細亞文明實際就是大月氏(大夏)+ 印度(大秦)文明,除了突厥塞爾柱,還有它的的接班人奧斯曼帝國,都是這個子文明系統,再到後來奧斯曼帝國殖民歐洲大部分地區,都屬于印歐文明系統。
公元前后中亞和印度地區由貴霜帝國統治、犍陀羅及北印度地區誕生了最早的柱式結構建筑(除了中國外,當時其它所有地區都在用土坯承重墻式建筑),疑為大月氏工匠所創造,后貴霜帝國被相繼被嚈噠和突厥征服、大量原貴霜帝國建筑工匠混入突厥部落,隨后被帶到了小亞細亞地區,自此小亞細亞開始產生梁柱式結構建筑體系。
「科林斯柱式」也是誕生于中亞——印度地區,其柱式頂端的草紋模仿當時印度地區的一種闊葉植物,這種植物據說至今印度仍在存在,這種柱式後來西傳入地中海,被西方人偽造成希臘羅馬柱式。
中亞印度地區炎熱、當地人以披帛為服飾、至今印度——巴基斯坦一帶仍然延續著這樣的傳統,這種著裝後來也被西方人偽造成「希臘服飾」
印度——巴基斯坦地區的婦女至今延續著2000年前的著裝傳統,以披帛作為主要著裝特點、符合當地的氣候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