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將官的素質差距非常大,特別是指揮大規模戰役的能力。
建州女真是在努爾哈赤多年努力下逐步鍛煉成一支敢打敢拼的精銳的,努爾哈赤打了三十年仗,他的兄弟親族兒子們都是跟著他打仗成長起來的,如皇太極這種十三四歲就得上場拼殺,個個能打仗,會打仗,能獨當一面的人才一抓一大把,中下層官兵也同樣經驗豐富,上場那是絲毫不怵的。
明軍將領差的主要是組織大規模作戰的經驗,明朝的軍制不允許邊將帶太多兵,多年來玩的是幾百千把騎兵遠程偷襲收人頭攢軍功,小規模打打不輸女真,一旦上規模打戰役級別就不行了。
萬人以上的指揮難度很大,遠遠不是千把人能比的。非常考驗將領的治軍水平和作戰經驗,明軍將領這塊經驗非常缺乏,幾乎都找不到合格的人選。
所以翻看史書明清打大規模戰斗,明軍一方常在開局尚可的情況下突然崩盤,經常是某將領自顧自跑路導致全軍嘩變放羊了。
其次,努爾哈赤治軍非常嚴格
尤其要說明,滿洲人也不是天生就會打仗的,打獵 斗毆和打仗是兩碼事,上場都是貪生怕死的,眼見情況不妙撒丫子跑路才是常態。努爾哈赤早年剛起兵那會,跟其它部落打仗,幾十上百人的群毆,己方能打的就那麼十來號弟兄,其它人看見對方人多心里都慌的一批,往往還沒打拔馬就跑,留下努爾哈赤在戰場上無能狂怒,只能帶領剩下的人拼死沖鋒。這種事情屢屢發生,事后老奴還沒法追究,法不責眾嘛,真要追究逃兵自己也沒法混了。這個樣子是不是和明軍很像?
即使後來跟葉赫聯軍對陣時,建州偵察兵看見對方人多勢眾,回來報告時嘴唇都嚇白了。
決戰前夜建州女真部眾除了努爾哈赤外都緊張地睡不著覺,他老婆半夜還推醒他問明天就要決戰了你咋還能睡得著......從這里也能看出努爾哈赤確實是天生干大事的料。
老奴在戰場上舉重若輕,平時對軍隊的管理卻是相當嚴格的,時不時還要親自跑深山老林里巡查邊寨,看見戒備不足修建不夠的嚴厲訓斥,對戰備這塊抓的非常勤快。
八旗做大后在軍法這塊很嚴苛,對將領作戰不利要重罰,不聽指揮要重罰,某後來封王的前明降將甚至因為私藏了奴仆畏懼軍法自殺。小兵上場有退卻舉動的,后方督戰將領會用裹了石灰包的箭射其身,戰后拖出來一律斬殺。
最后,軍功賞賜能做到基本公平,獎勵豐厚
將領會打仗士兵敢拼命就能多打勝仗,打了勝仗戰利品分配比較公平,財物奴仆能給足,據說八旗士兵的收入比明軍高得多,投降的明軍士兵銀子也一樣給足,哪有不積極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