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簡直就是大型咪蒙穢土轉生現場,油膩中年男人的精神解脫之地,中年男人在現實寒風中接過來的一碗心靈老鴨湯。
30歲的很厲害了嗎?先不說年齡有的時候和閱歷真的沒有什麼關系,只說網絡上大家反映的真實情況來看——30多歲的男人好像是迷惑行為最多的群體,和他們交往的女生,每天見面都要問彼此一句「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我不覺得30多歲的大叔真的能夠看人識人準確到什麼程度,但是有一件事我是承認的:他們解讀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的確是十分強大的,只可惜很多時候都來自于他們自己的視角和經歷——這也就導致了我們看到的結果:
有的大叔的發言讓你覺得相逢恨晚,大叔對于人性的解讀明察秋毫一針見血;而有的大叔的發言讓你一臉黑線,懷疑現在活在大清。
大叔們看透小姑娘的能力還是相當可以的:當且僅當這些人,真的押對寶了的時候。
大叔們最常見的思維方式是什麼呢?其實在社會上打拼了那麼長時間,又是開局就沒有什麼性別紅利可以撈,靠著白手起家打天下的人,一路走過來最容易形成的思維方式其實就是:高度的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
我沒有說這樣的思維方式不好,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的確在解決很多問題的時候能夠直接抓到本質,畢竟人性本就如此,大家都是千年的狐貍,還扯什麼聊齋——這樣的思維方式去分析一個小姑娘的時候,如果這個小姑娘本身也是這樣思維模式的人,那麼大叔會快速的清楚她們想要的是什麼。
我有一個投資人的朋友就是如此,用他的話說,那些名利場上的酒局宴會,他看一看來賓就知道:哪個女生今晚就可以被帶走,哪個女生是墻頭草,哪個女生是野心家,哪個女生是狐貍精.
.....甚至于:那些有男朋友的姑娘,哪些是可以被拿下的,他一清二楚。
但是問題就在于:他們太自以為是了,忽略了這個世界上還有大把的人不吃這一套——經濟社會發展了這麼多年了,女孩子都是當寶貝養的,自尊自愛的人大有人在;女性能抵半邊天,才華橫溢的女性根本不屑于出賣自己的色相;甚至有的姑娘看起來沒什麼特長,但是家庭背景十分強大,想跟她嘚瑟的人,在她老爸老媽那里都是弟弟。
所以這就是中年大叔的尷尬處境:他們總是高度的功利和實用主義,覺得女性不就是圖個有錢的男人,然而實際上現在很多女生只有一句話給他們——大人是,時代變了。
這也就是那些迷惑行為的來源:大叔們總是覺得自己什麼樣的人沒見過,感情這件事不就是一個價值交換,而那些他們眼里的「小姑娘」卻會翻個白眼問他們——就這?
所以,當一個大叔拿著功利和實用主義的態度去分析并且試圖看透一個小姑娘的時候,他不是真的明察秋毫,他是真的在賭:撞上了一個欲望寫在臉上的人,那就是你情我愿的一樁快事;而撞上了不吃這一套的人,他們就只剩下了憤憤不平的說對方「不識抬舉」。
更何況,我尋思有的時候,那也不是大叔明察秋毫的結果啊——瞎貓捧上死耗子,難不成還要寫一份《捕鼠指南》嗎?
這個年紀的男人的行動力還是真的強:相比較小年輕還花時間撩你,和你打嘴炮,大叔們的行動往往簡單直接:「你好!可以認識一下嗎!」
而且這群人的目的性特別強,畢竟時間有限,要忙的事情太多,所以你會發現他們其實交往過程中廢話特別少——想約你的人,基本上聊天最慢十句之后也會涉及到性話題;想和你談戀愛的人,一上來就問你「姑娘,你要老公不要」。
而這個時候,分析對方的性格特征?觀察這個人的氣質和細節?抬舉他們了,據我所知不管什麼年齡段的男性,在社交軟件上都是「廣撒網」的策略——一上午打30多個招呼,就不信沒有一個不回自己的。
這個時候要是有人上鉤了,和他們看透小姑娘有啥關系?這明顯就是很直接的,找到了一個正好喜歡直接的對象嘛!難不成男生上社交軟件還得挨個分析一下女生的長相條件背后透露出來的個人性格和擇偶偏好,然后找一個合適的發送一句問好?我的媽呀,你也真是高估他們了。
男生就更不要給自己臉上貼金了,在我上大學的時候我也是玩過社交軟件的,打招呼群發,都是復制粘貼——這件事我以為大家都是這麼干的,你別告訴我你不是,鬧呢?
所以我說這個問題下面典型就是一群人在自我安慰和狂歡:說句實話我也30了,我真的對我自己沒有這麼高的評價,我覺得我真做不到能把一個20多的小姑娘看得透透的——這個年紀的小姑娘,她們自己想要什麼自己都不知道,我居然還能比她們更了解她?
所以我們實事求是的來說:大叔的確在有的問題上看得很準,但是往往都是正好符合他們那個邏輯體系中的事情;大叔或許在有的時候操作的行云流水十分到位,但是那也僅僅是因為遇到了一個正好對上需求的人。
不要自視甚高,懷有謙卑之心,我們不過虛長了幾歲而已,哪來的自信認為自己可以看透一個復雜的,多變的,活生生的姑娘呢?
以上,我是能靠顏值非要靠才華的 @國士九顏,我想用我的文字讓每個人都擁有愛與被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