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停留在三晉屬于一國的思維里。三晉的國土很多飛地的(即與本土不相連的土地中間隔著另外兩晉,)三晉本是一國,三晉之間關系很好,軍隊人民基本可以自由通行,這是歷史遺留問題。打聲招呼就可以自由穿梭。戰國中后期三晉開始關系沒那麼鐵了,各國通過換地把土地連在一起了。不排除魏通過更換土地資源方式與趙或者齊把中山國的土地更換為與魏相連的土地。
另一個自身足夠強大飛地也是可以的,秦就在定陶有飛地,中間隔著韓周魏,定陶經濟非常發達。是當時五大商業中心交通要道。因而五國伐齊時秦特意攻取。中山國處于代地南面人口稠密與草原貿易很繁榮,是中原與草原的貿易交通要道。民風彪悍,李牧就是用此地之兵敗匈奴。中山國有9000乘兵,大概20萬兵,那麼小的地盤這麼多兵人口估計百萬。
跟宋國差不多大小實力。魏候估計攻秦有點吃力想先易后難,壯大點再收拾秦。然后自己死了,魏惠王不大行,轉頭遷都大梁找宋去了。應該死磕秦,見異思遷。術業有專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