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問題自己去找找史書記載就能找到答案。誰告訴你冒頓能殺掉劉邦,四十多萬圍攻最多兩三萬人,七天七夜拿不下。冒頓嚇得不輕啊,當時天冷漢軍手指頭都凍掉了,四十萬人就是拿不下。并且周勃帶領20幾萬步兵已經到了,冒頓不敢冒險,自己所有的底子都來了,一旦閃失就可能四分五裂了。所以他不敢打,一個是打不過,另一個是怕打了損失大造成四分五裂。只能和劉邦議和,放劉邦出包圍圈,周勃放冒頓出外圍的包圍圈。
補充史料記載:
七年,匈奴攻韓王信馬邑,信因與謀反太原。白土曼丘臣、王黃立故趙將趙利為王以反,高祖自往擊之。會天寒,士卒墮指者什二三,遂至平城。匈奴圍我平城,七日而后罷去。令樊噲止定代地。(《史記·高祖本紀》)
其明年,以護軍中尉從攻反者韓王信于代。
卒至平城,為匈奴所圍,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陳平奇計,使單于閼氏,圍以得開。高帝既出,其計秘,世莫得聞。(《史記·陳丞相世家》)
七年冬,上自往擊,破信軍銅鞮,斬其將王喜。信亡走匈奴。其與白土人曼丘臣、王黃等立趙苗裔趙利為王,復收信敗散兵,而與信及冒頓謀攻漢。匈奴仗左右賢王將萬馀騎與王黃等屯廣武以南,至晉陽,與漢兵戰,漢大破之,追至于離石,破之。匈奴復聚兵樓煩西北,漢令車騎擊破匈奴。匈奴常敗走,漢乘勝追北,聞冒頓居代谷,高皇帝居晉陽,使人視冒頓,還報曰「可擊」。上遂至平城。上出白登,匈奴騎圍上,上乃使人厚遺閼氏。閼氏乃說冒頓曰:「今得漢地,猶不能居;且兩主不相戹。」居七日,胡騎稍引去。時天大霧,漢使人往來,胡不覺。
護軍中尉陳平言上曰:「胡者全兵,請令彊弩傅兩矢外鄉,徐行出圍。」入平城,漢救兵亦到,胡騎遂解去。漢亦罷兵歸。(《史記·韓信盧綰列傳》)
(樊噲)以將軍從高祖攻反韓王信于代。自霍人以往至云中,與絳侯等共定之,益食千五百戶。(《史記·樊酈滕灌列傳》)
(夏侯嬰)以太仆從擊代,至武泉、云中,益食千戶。因從擊韓信軍胡騎晉陽旁,大破之。追北至平城,為胡所圍,七日不得通。高帝使使厚遺閼氏,冒頓開圍一角。高帝出欲馳,嬰固徐行,弩皆持滿外向,卒得脫。(《史記·樊酈滕灌列傳》)
漢七年,韓王信反,高帝自往擊之。至晉陽,聞信與匈奴欲共擊漢,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壯士肥牛馬,但見老弱及羸畜。使者十輩來,皆言匈奴可擊。
上使劉敬復往使匈奴,還報曰:「兩國相擊,此宜夸矜見所長。今臣往,徒見羸瘠老弱,此必欲見短,伏奇兵以爭利。愚以為匈奴不可擊也。」是時漢兵已逾句注,二十馀萬兵已業行。上怒,罵劉敬曰:「齊虜!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軍。」械系敬廣武。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圍高帝白登,七日然后得解。高帝至廣武,赦敬,曰:「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吾皆已斬前使十輩言可擊者矣。」乃封敬二千戶,為關內侯,號為建信侯。(《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是時漢初定中國,徙韓王信于代,都馬邑。匈奴大攻圍馬邑,韓王信降匈奴。匈奴得信,因引兵南逾句注,攻太原,至晉陽下。高帝自將兵往擊之。會冬大寒雨雪,卒之墮指者十二三,于是冒頓詳敗走,誘漢兵。
漢兵逐擊冒頓,冒頓匿其精兵,見其羸弱,于是漢悉兵,多步兵,三十二萬,北逐之。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盡到,冒頓縱精兵四十萬騎圍高帝于白登,七日,漢兵中外不得相救餉。匈奴騎,其西方盡白馬,東方盡青駹馬,北方盡烏驪馬,南方盡骍馬。高帝乃使使間厚遺閼氏,閼氏乃謂冒頓曰:「兩主不相困。今得漢地,而單于終非能居之也。且漢王亦有神,單于察之。」冒頓與韓王信之將王黃、趙利期,而黃、利兵又不來,疑其與漢有謀,亦取閼氏之言,乃解圍之一角。于是高帝令士皆持滿傅矢外鄉,從解角直出,竟與大軍合,而冒頓遂引兵而去。漢亦引兵而罷,使劉敬結和親之約。(《史記·匈奴列傳》)
其中閼氏對魔都說的話里有一句「今得漢地,猶不能居;且兩主不相戹。
」戹拼音:è,注音:ㄜˋ,◎ 古同「厄」。1.困苦、災難:~運。~境。2. 阻塞:阻~。也就是相互圍堵阻擊。
看看平城部隊、步兵援軍和匈奴的戰斗。
夏侯嬰:以太仆從擊代,至武泉、云中,【索隱】:地理志武泉屬云中。【正義】:二縣,在朔州善陽縣界。益食千戶。因從擊韓信軍胡騎晉陽旁,大破之。追北至平城,為胡所圍,七日不得通。高帝使使厚遺閼氏,冒頓開圍一角。高帝出欲馳,嬰固徐行,弩皆持滿外向,卒得脫。益食嬰細陽【索隱】:地理志屬汝南。千戶。復以太仆從擊胡騎句注北,大破之。以太仆擊胡騎平城南,三陷陳,功為多,賜所奪邑五百戶。
灌嬰:以車騎將軍從擊反韓王信于代,至馬邑,受詔別降樓煩以北六縣,斬代左相,破胡騎于武泉北。
【正義】:縣名,在朔州北二百二十里。復從擊韓信胡騎晉陽下,所將卒斬胡白題將一人。【集解】:服虔曰:「胡名也。」受詔并將燕、趙、齊、梁、楚車騎,擊破胡騎于硰石。【集解】:服虔曰:「硰音沙。」【索隱】:服虔音沙,劉氏音千臥反。至平城,為胡所圍,從還軍東垣。
周勃:以將軍從高帝擊反韓王信于代,降下霍人。【索隱】:蕭該云:「左傳‘以偪陽子歸納諸霍人’,杜預云晉邑也。字或作‘靃’。」【正義】:霍音瑣,又音蘇寡反。顏師古云:「音山寡反。」按:「霍」字當作「葰」,地理志云葰人,縣,屬太原郡。括地志云:「葰人故城在代州繁畤縣界,漢葰人縣也。」按:樊噲列傳作「靃人」,其音亦同。以前至武泉,【集解】:徐廣曰:「屬云中。
」【正義】:括地志云:「武泉故城在朔州北二百二十里。」擊胡騎,破之武泉北。轉攻韓信軍銅鞮,【正義】:括地志云:「銅鞮故城在潞州銅鞮縣東十五里,州西六十五里,在并州東南也。」破之。還,降太原六城。【正義】:并州縣。從銅鞮還并,降六城也。擊韓信胡騎晉陽下,破之,下晉陽。後擊韓信軍于硰石,【集解】:應劭曰:「硰音沙。或曰地名。」【索隱】:晉灼音赤座反。【正義】:按:在樓煩縣西北。破之,追北八十里。還攻樓煩【正義】:地理志云在雁門郡,括地志云在并州崞縣界。三城,因擊胡騎平城下,【正義】:地理志云在雁門郡。括地志云:「朔州定襄,本漢平城縣。」所將卒當馳道為多。勃遷為太尉。
靳翕:以騎都尉從擊代,攻韓信平城下,還軍東垣。
有功,遷為車騎將軍
你們只知道白登之圍,卻不知道平城大戰。并且這些將領都有功,那敗的是誰?不是匈奴是誰?
總共32萬人,二十多萬先行出發,劉邦十萬人不到,也就七八萬人。「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盡到」到了平城的還不到這七八萬人,然后一部分留在平城,一部分在白登山。平分的話也就三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