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史書上記載過這樣一件事情~蘇定方帶兵攻打高句麗時,因為當時是冬季,東北太冷了,于是對身邊的新羅將軍抱怨道:「這鬼地方,太冷了,我當年在雷翥海帶兵打仗,都比這里暖和。」而這個雷翥海,就是現在的咸海。當然了,也有人說雷翥海是里海,又或者是黑海。新羅將軍聽后表示一臉懵逼~雷翥海在哪?我怎麼聽都沒聽過?
最后再貼一段李治與東羅馬劃定邊界的記載~這是一段墓志銘,叫《大唐故波斯國大酋長右屯衛將軍上柱國金城郡開國公波斯君丘之銘》,上面刻著:「君諱阿羅憾,族望波斯國人也。顯慶年中,高宗天皇大帝以功績有稱。名聞□□,出使召來至此,即授將軍,北門□領侍衛驅馳。又差充拂林國諸蕃招慰大使,并于拂林,西界立碑,峨峨尚在。」
銘文中的「拂林國」,就是我們熟知的東羅馬,也叫拜占庭帝國。這段墓志銘講的是:李治派遣到東羅馬的使臣,叫阿羅憾,祖籍是波斯(伊朗)人,在顯慶年間隨蘇定方作戰功勞較大,被調到京城授予禁衛軍將領職務。因為他是波斯人,懂東羅馬事務。所以,唐廷任命阿羅憾為「拂林國諸蕃招慰大使」,負責處理與東羅馬的相關事務。
後來,阿羅憾奉旨來到東羅馬,在兩國交界處立上界碑。而東羅馬當時東邊的疆域,大致就在黑海一帶,東羅馬之前還經常與統治波斯的薩珊王朝發生戰爭。也就是說,蘇定方口中的「雷翥海」,很有可能就是黑海。可能因為我們覺得這說法太過于不可思議,所以基本采取最為保守的說法~唐朝人口中的雷翥海,就是如今的咸海。
此外,李治還派過官員去中亞五國、阿富汗、貝加爾湖一帶設立郡縣和流官。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李志這皇帝在日本極為受尊崇,日本人稱他是「華夏五千年來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