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什麼地方,「勸別人干嘛干嘛」這個詞,都很壞。不能因為你經歷過,你嘗過其中美好,就要別人也這麼做。本身就是存在個體差異,也都是個人選擇,每個人的承受能力不同。你覺得榴蓮香,別人未必,甚至過敏。
你可以自己買個兩噸榴蓮回家猛吸,但別出門拿個喇叭大喊:我不懂為什麼有人不愛吃榴蓮!不愛吃榴蓮的人都是傻缺!抱歉,路人只會覺得這人咋嘴巴噴榴蓮那味呢……
生育過的人,拿「人生完整」「養育孩子是自己這一生最偉大的作品、最高的成就」「是女孩最接近神的時刻」「女媧轉世」來形容自己(我是摘抄其他回答里的原話),我雖然覺得有點吞蒼蠅,但尊重、理解、祝福。但如果要以此神圣化生育的屎尿屁,以此來「勸」,那就是壞了。
什麼人或者什麼階段,可以生育,我認為是:當這件事對你來說,是錦上添花的選擇,而不是雪中送炭的假想。
更不是抱著一些目的;
諸如夫妻平淡沒意思,生個孩子回回溫;
老公像個好大兒,生個孩子讓他成熟點;
我的人生好無聊好失敗啊,我要找個成就當媽養孩子;
哎呀養個孩子當投資,這比股票香;
我只是個平平無奇的普通人類,我要當女媧!(笑死大家都是哺乳動物,你裝啥神仙呢);
大家都這麼勸我,我也勸你,憑什麼你不用遭這個罪……(這些是水鬼)
這種人勸你生育,就一句話,你滾吧,別繼續丟人了……
在這類評論下,被回復:你沒生育過你不懂;你生個孩子你就知道了。(看看這些早能預判到的回復名言)
但不巧,我生育過,而且說實話,屬于天選之子的幸運。
懷孕十個月,沒有一點孕反、疼痛不適、情緒不穩定,相反狀態比平時還要好。孕七月還是每天能泡在健身房做基礎鍛煉、游泳(教練還推銷我力量訓練啥的,我說你看不出我懷孕六七個月了嗎);整個孕期沒有忌口,除了咖啡和酒精,該吃吃該喝喝該玩玩,產檢一路綠燈;生產當天,打了無痛半個小時孩子呱呱落地,無側切,出血量微不用計,醫生笑說別人割個痔瘡都比我出的血多;胎兒出生體重3公斤整,正正好好,得力于我孕期堅持鍛煉、規律調整飲食,孕晚期雖然不去健身房,但堅持每天健步走一萬步(雖然終點站是便利店的冰激凌),鍛煉大腿內側肌肉,幫助順產發力。
生完我就自己下床上個廁所,然后滿醫院溜達了。產科醫生來查房,根本看不出我是產婦,以為我是來探望的家屬。產后也恢復很好,生完還是容光煥發,肚子很快就平了,身材也在月子就恢復到孕前,盆底肌、腹直肌都沒任何問題,沒有漏尿這樣的隱患;可以說開掛。但我從不因此勸人,生呀!不疼!生完馬上就恢復了!沒事兒!這些都是幸存者偏差。
我的家人給力,生完直接月子會所兩個月,回家又三個月月嫂,之后換成育兒嫂,至今孩子兩歲,都是育兒嫂陪睡,家里阿姨休息,育兒的細小瑣碎都是先生負責。先生很耐心細心周到,哪怕他工作生巨巨巨巨忙,但從懷孕開始的一切相關事宜、待產準備,寶寶出生后小到指甲鉗掏耳勺吸鼻器,日常到尿布奶粉疫苗體檢,他全部包辦,在這方面我是一問三不知的「不盡職母親」。
阿姨不在家,他陪孩子睡,我和朋友去旅行、去聚會,他雙手雙腳支持。雖然我覺得這是一個做父親應該的,但基本盤就這樣,全靠同行襯托。
婆婆也有邊界感,平時我和先生上班加班出差,她和阿姨白天一起搭手帶娃,全權聽我的育兒想法,我有不同建議也不用拐彎抹角提點,說了就能改,其余的事情,從不多說多插手。自家爸媽很忙,還在返聘工作,人沒法時常看望,但總:打錢打錢打錢。但我從不勸人,生呀!生完了不用管!甩手給家里人!有人出錢有人出力,生了你就解放了!沒事兒!這些都是幸存者偏差。
我的孩子給力,她從娘胎里就是來報恩的孩子,孕期不作弄我,孕產期當天準時自己退房,需求低,安全感足,身體好,愛學習愛看書。一歲剛會走路,就開始給家里做保潔,拖地掃地,自己給自己穿尿布。
家里的阿姨說,這孩子是她帶過最最省心的孩子。如今剛兩歲,能唱能說,一百多本繪本倒背如流,現在晚上都是講給我聽,把我講睡著。我每天回家,她就跑來隔空親親我,說:媽媽辛苦了,媽媽是寶寶最好的朋友。真的是治愈啊…但我從不勸人,生呀!生完了不用養!ta三歲了還能反哺!沒事兒!這些都是幸存者偏差。
即使我自認為我的生育已經很開掛了,但其實冷暖自知,我仍不輕松。孕期的胎動、憂慮、倒騰;生產的宮縮之崩潰,真是人間至暗至痛;產后,你以為宮縮至痛,但其實哺乳和堵奶、乳頭皸裂等才能讓人懷疑人生哈哈哈。我短暫的七個月哺乳期,沒有一場超過三個小時的覺,隨時喂奶產奶擠奶和劇痛的堵奶,我時常覺得我就是個容器罷了,產后脫發和抑郁,我也經歷了。
但家人給力,苦口婆心勸我早點斷奶,別折磨自己,大包大攬育兒的事情,讓我去旅行放空休息。孩子發熱驚厥過一次,饒是我專業相關,充分的急救與措施,看到她無意識無呼吸,滿臉烏青的那幾分鐘,就覺得天塌了似的,至今不敢回想。在醫院整夜整夜抱著她,想著孩子未來總歸將在我看到或看不到的地方遭遇苦難,我希望所有的苦難能避開她,向我開炮。
我在想,我已經夠幸運了,算是easy模式了。沒有經歷「正常」的孕期之苦生育之痛,養育孩子也算省心,但已經夠累了。那那些正常模式,hard模式,甚至地獄模式的母親呢?我憑什麼站在所謂過來人的立場,勸她們生?我給她們收拾爛攤子嗎?
那些屎尿屁,都是冷暖自知的。做母親,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定要自己想清楚,想好自己是否能承擔所有的壓力與責任,哪怕承擔不了,也要硬抗。
這就是母親,從懷孕開始,為他人而活的惴惴不安,直到你咽氣的那一秒。
最最不能人云亦云,聽那幫「水鬼」似的人勸,說什麼狗屁女人的職責社會的責任人生的完整,神tm女媧轉世,糊里糊涂的就做了母親。
做母親很偉大,剛生孩子那一個月,看著小小的人類,我時常陷入自己是個造物主,竟然生了個人的震撼里;哺乳孩子的時候,我被自己豐沛的奶水震撼到,心想,我他媽是個哺乳類動物啊,牛啊姐妹。(奶水太多孩子吃不完,我每周去兒童醫院捐贈母乳給住院的、福利院的孩子們)。但這種情緒很快,也不至于傳染給別人吧。再說實話,哺乳類雌性,不都是這樣嗎。咱不要妖魔化生育,也別神圣化。做好自己的母親角色,別做生育的門徒來教化別人,這也是一種道德。
最后給這個回答里可勁兒勸生、神化生育的寶媽們:管好你自己,教好你的孩子,就行了。其他的,沒啥好勸的,想生的夫妻,不用你勸,三年抱倆五年抱三;不想生的夫妻,再勸說再綁架,說的再天花亂墜、一本萬利、女媧轉世,人家只會覺得你生個孩子把腦子也生沒了。
》》》》
小科普:如果孕婦沒有基礎疾病或妊娠并發癥,巨大兒往往是孕晚期胡吃海喝猛補出來的,跟孕婦的后期飲食直接關聯。如果產檢一直正常,最后順產巨大兒,孕婦自己找找自己不聽醫囑不監測體重的原因,別拿「頭三月孕反容易餓」說話,無知;也別覺得順產巨大兒很榮耀,確實勇猛厲害,但多少有點無知者無畏。這樣的生育經驗,也別到處宣傳了,挺讓人笑話。舉報我引戰,女媧還挺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