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到王朝后期,窮人越難通過科舉改變命運?
查看全部 43 個回答
回答1
2023/11/18

ADVERTISEMENT

1858年,即咸豐八年,北京城菜市口,人山人海,原來這里要砍頭,處決犯人。

一邊是推搡的圍觀群眾,一邊是蹲在墻角面如死灰的犯人,在這其中,有個犯人沒有蹲在墻角,而是坐在小馬扎上。

有人很奇怪問道:今兒這是什麼意思,怎麼還有坐著的。

ADVERTISEMENT

另一人說道:你不知道吧,坐著這位是大學士,當朝一品。

這場處決,是咸豐八年,戊午科場案的結果,坐著這位是涉案的最高官員,時任大學士、工部侍郎的柏葰,衙役和他開玩笑:柏中堂呀,您老今天是陪法場,皇上能饒您一命。

柏葰是當年京城鄉試,也就是考舉人的主考官,他違反規定,錄取了一個叫羅鴻譯的考生,讓人查到了,最后咸豐帝嚴刑峻法,把他殺了。

ADVERTISEMENT

科舉時代,作弊也分三類:

1.夾帶,就是把參考書、參考文件帶入考場。

2.槍替,就是找人替你考試。

3.條子,就是收買考官,讓他對自己的卷子高抬貴手。

這三類作弊手段,根據考生的出身。

窮人只能選擇夾帶,這個方法成功率低,且容易被發現,但另外兩種方法需要人脈,更需要銀子。

替考需要監考人員的配合,有人說那時候沒有照片,你知道我是誰呀,事不是這麼簡單,報名的時候需要提供詳細的外貌特征,報名系統還會拿著你的信息去核對,所以需要監考人員的配合,這就得花錢呀。

最高級的就是條子,科舉考試的卷子寫完后會有人再抄一遍,因為筆跡很容易辨認嘛,但同樣有辦法。考生考完后,把自己考卷的內容特點,寫在條子上。交給考官,考官閱卷的時候找到了,就可以給你抬抬手。

ADVERTISEMENT

比如我寫上開頭是臥槽、結尾是我勒個去,中間寫我去年買了個表。

這樣,就算我的卷子被重抄,我照樣能找到。

其實考官考試后會主動向官宦子弟的家長索要條子,這也不一定是索賄,其實是占國家便宜,拿國家利益給自己當人情。

有錢有勢的,那就是家長直接送條,你朋友圈沒有考官,就得托人,拖的人越多,花錢就越多。

羅鴻譯花了五百兩銀子,托老鄉李鶴齡,李鶴齡一口答應,說這次皇上可能會任命我當主考官。

最后考官名單沒有他,但他還是說,不要緊的,主考官我很熟,我遞個話也一樣。

柏葰接到李鶴齡的條子后,找到了試卷,看了看,不符合標準,就讓人回絕了李鶴齡,估計是面子不好使唄,傳話的是柏葰的仆人,李鶴齡給他塞錢,讓他說服自己家主人。

仆人回來說:老爺,李大人臉上掛不住了,他說這次考試就送了這一張條子,希望大人成全。

柏葰想了想,也不應該為這麼件小事得罪同僚,就錄取了羅鴻譯,名次比較靠后,是二百三十八名舉人。

案子真相大白,咸豐很矛盾,柏葰人緣不錯,求情的也多,因為他沒受賄嘛,是抹不開面子。

但咸豐聽從肅順的意見,殺了柏葰。

于是肅順帶著刑部尚書趙光,來到了刑場。柏葰知道完了,跪下等死。

慈禧太后上台后,命重審此案,拒絕了為柏葰平反。

因為柏葰的一條命換來了科舉的尊嚴,從此后幾十年科舉干干凈凈啥也沒有。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11/18
漢唐的農民參軍是有機會靠軍功進體制的,宋朝之后不參加科舉就沒機會做官,科舉所需的經濟開支,不是一般農家所能負擔的。十年寒窗不事生產的花費。在溫飽都難得的古代,小戶人家豈敢問津科舉?科舉是為有錢人家所包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11/18
不是所有王朝都有科舉!秦漢可沒有科舉一說。起于隋朝,興于唐宋。窮人!通過科舉改變命運?以前可沒有九年義務教育,窮人通過科舉改變命運基本不可能!你說的所謂窮人可能是指家道中落的官宦人家子弟,還有書香人家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11/18
民國上海報人包天笑,前清秀才,他寫過一部《釧影樓回憶錄》描寫自己早年經歷,從中大致可見出清末江南讀書人情況。包天笑父親是從事錢莊業的,早故,所以包天笑幼年很苦,全靠母親打零工和家庭接濟,由家族長輩開蒙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11/18
這個問題涉及到歷史和社會學的許多因素。首先,我們要理解的是,科舉制度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社會流動的可能,但它并非完全公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3/11/18
風雨飄搖,有權勢的人都在為自己的未來打算,錢權交易是個好的方法,沒錢,有才何用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11/18
張謇[jiǎn]。江蘇南通人,生于江蘇省海門直隸廳長樂鎮,光緒二十年(1894年)狀元。光緒二十年(1894年),張謇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奉張之洞之命創辦大生紗廠。光緒二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11/18
不是王朝后期。而是王朝所有的時期。實際上,科舉的作用在于:擴大統治階層的選才范圍,將中小地主階層納入到統治階層中,而不是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11/18
因為權貴階層生育的后代越來越多,這樣他們就大量占用了做官的位置,窮人能通過科舉去做官的數量越來越少了嘛。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11/18
眾所周知,讀書科舉這個行當,本就是費錢的要想一路縣府院鄉會殿連過六關,除了少數天才兒童,能在三十五歲之前達到這一成就就算人上人了,這還無關家境,純看讀書的本事老話說,小農之家無災無難,也要三代才能供一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11/18
恰恰相反王朝后期窮人依然能夠通過科舉改變命運。張居正明朝首輔,嘉靖二十六年(1547)進士。盧象升明朝名將,天啟二年(1622年)進士。洪承疇,1616年進士。孫傳庭明朝名將,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11/18
王朝后期,階層固化,現有利益已經被瓜分完畢。窮人想通過科舉入士就要賄賂上級。窮人是拿不出來那麼多錢,想改變命運是不可能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11/18
有個名詞叫階級固化。越到后期,這種階級關系越穩定,越難以跨越。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11/18
并非是到王朝后期窮人難通過科舉改變命運,而是窮人一直難以通過科舉改變命運。歷史上,除了極少數堅忍超絕之窮人能通過科舉改變命運外,絕大部分窮人根本不會生「知識改變命運」的念頭。正因如此,如歐陽修、宋濂等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11/18
規則用盡每個朝代都一樣,就算科舉,也是有錢有地位的人更能摸清怎麼能通過考試用到經濟上,有資源的人更容易摸透怎麼賺錢,把規則用到極致,沒資源的人就只能等死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11/18
被公知洗腦了。科舉考試是為取仕,選拔服務老百姓的官員。要通過科舉考試來謀私的是奸臣、是欺君之罪。古代自秦之后,君王和臣子都是尊孔,以服務老百姓為根本。老百姓不需要用科舉來改變生活。多少百姓,多少官?靠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11/18
謝邀。其實你去了解一下那些中榜的人的考卷真跡就會知道。這些是殿試的,是最高級別的。在一個特定的時間里完成命題作文。監考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11/18
階層固化后,高層建筑就會被完全壟斷豪強勢力做大做強后,土地兼并就會愈演愈烈,最后就完全把底層人民排除在仕途和高層階層之外。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11/18
究竟是什麼樣的憨憨把科舉比做考大學,科舉是什麼?科舉的真正目的是為皇帝挑選合格的管家,管家能有幾個崗位給你,不是說管家不牛筆,而是管家必須非常牛筆,懂的肯定要比大學生多得多,晚清幾個進士出身的大臣就是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11/18
階級固化,權力和財富就會堵住普通人上升的通道,比如科舉、公務員考試。普通人上升通道順暢與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順暢,社會重要崗位都由權力、財富把持世襲,不得志的人越來越多,少不得幾個人冒險造反起義!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11/18
任何一項制度的創立,其實質都是維護統治、建立權威與權力。——而權,能夠產生利益。在其初期,都會粉飾以公平的外衣,以求制度能夠順利落地實施。以使權力順利落袋,成為制度。天下熙熙攘攘,無非利趨利往。科舉制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