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人的危機?其實有很多哦。
精力和體力不濟了,一般來說,45歲是一個坎,過了這個坎,體力和精力會有一個斷崖式的下降,你會發現自己再也不是哪個怎麼折騰都不出問題的鋼筋鐵骨了,經常會發出「力不能逮」的感嘆。
中年一般都得各種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脊椎和頸椎還有膝蓋的問題,就要吃藥,就要忌口,注意起居,改良生活習慣,你發現你再也不能向年輕時候習慣性刷夜,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快意人生,生活出現很多的限制,總讓你頓生「吃不能吃,喝不能喝,玩不能玩,活著有啥意思」的哀嘆。
中年男人往往會失去對異性的吸引力,想當年怒馬輕裘,黑髮如漆,目如點墨;當下眼袋盡顯,頭髮稀疏,走在街上,年輕人的往往稱呼你師傅,還有更小的叫你大爺,總讓你有一種不太適應的感覺,好像自己正處于已經在向一個糟老頭子過渡的階段,再也不會有美女對你回眸一笑,你也永遠失去了年輕人的那種矯情和想如非非,因為明白:飛花雪月之類的,似乎和自己沒啥關系了。
中年人有時候看問題看得太透了,一眼從表象看出了本質,也就使生活失去了太多的樂趣和嚼頭。世道人心,想來無非如此,沒有什麼是真正值得去追求的,也沒有什麼是真正值得去信仰的,到最后人無非就是為了活著而活著,這也就使中年人的生活變成了簡單機械的重復,了無生趣,你可以說這種心態是勘破世情,但這樣也使人的心境變得極度的無聊和傖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無非利益的交換;人生其實沒有什麼意義,意義都是自己自作多情給自己找的,問題還在于,你就算看破了這些,還必須去過這種生活,很多事情,你早知道結局,但還必須去走這個過程,沒有了對未來的期許和對未知的好奇,生活也就失去了加速的動力。
中年人心態的另一方面在于孤獨。
對于一個中年人來說,一般在各種的單位和事業上都到了一個瓶頸,不會有太多的發展空間,以后的日子往往是每況愈下,效率值走低的趨勢,就算你非常努力,也就維持一個差強人意的局面,但是單位里上級不會給你茍延殘喘的機會,後來人氣勢洶洶想取而代之,這就是一個進退維谷的局面:對工作和事業沒有了太多的熱情和沖勁,勉力維持,免不了的摸魚和劃水,但職場競爭的激烈和知識更替優勝劣汰的競爭規律總讓人狼狽不堪,捉襟見肘。
如果說具體的單位和體制是一個一個的小機器,社會職場乃至人生其實就一個又一個的大機器。中年人有點像已經到最大使用效率值的零件,離完全老化還有一段比較長的時間,但每年發揮的效力都在下降,而且被嚴重分散:你要擔心自己的衰老,維護自己身體,操心老人的病情,苦惱孩子的學習和就業,不斷修補和愛人的感情和婚姻,還要在職場上打拼和各路牛鬼蛇神打交道,很多時候分身乏術,好像什麼都在做,但每一樣都沒有做好,往往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總是處于一種焦灼和煩躁的狀態而且沒有安全感的狀態之中疲于應付。 回顧過往,看一下當下,突然覺得人生如果是二段式的,其實中年應該是一個分水嶺,之前從出生到求學到工作,是一個個人價值不斷增長的過程。 因為社會需要新人來填充到社會大機器的每一個部位上,就會給你機會學習和增長自己的價值,學習和工作其實是磨練你增值的手段,但一個人不會永遠增值,他總有飽和的那一刻,因為每一個都有自己的上限,而人到中年往往是很多人的上限,在之前因為個人價值的提升,社會也不斷給你增加負擔,在工作上你擔更多的責任,你會組建家庭,就有家庭負擔,但另一個方面,當你中年走下坡路時,這些負擔卻并沒有同時減輕,有時候反而愈加的沉重,這在其中總有一種無法回避的錯位:就是人是越來越老,社會要求卻越來越高,生活擔子也越來越重。
要問中年危機怎麼破?其實又能怎麼破呢?它就是人在這個階段必須面對的問題,如果說錯位是一個人生BUG,你也只有背負著它走完這斷旅程。 等到你真正年老退休只時,身上擔負的超負荷壓力頓減,變得和自己的身體狀況相適應。
這個世界很多問題都是這樣,它永遠得不到真正的解決,只有等時間的推移,讓問題不成其為問題,也許這就是人到中年必須面對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