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原因在于西晉沒有消除因弒君上位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反而讓這種思相愈演愈烈。
司馬昭之前,弒君的也有不少,但這件事始終是一個小范圍傳播的密謀事件。
無論是趙高逼死秦二世還是梁冀毒殺漢質帝,都是很隱秘的行動。
百姓、中低層官員乃至于部分高級官員所看到的都是皇帝自殺了或者說皇帝病死了。
能夠知曉真相的只有極少數高級官員,弒君這件事傳播度就很低。
司馬昭弒君就完全不一樣了,他是當街殺了皇帝。
天下所有人就都知道了你司馬昭派手下把皇帝給殺了,傳播度特別高。
更過分的是司馬昭之子司馬炎還上位當了皇帝。
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你司馬家是依靠著弒君奪取了皇位。
所有人都會有這麼一種想法,你司馬家能弒君上位,憑什麼我不能?
這是一種很危險的思想,完全有可能動搖統治根基。
這種不正當上位帶來的負面影響是需要西晉皇室長時間努力才能夠消除的。
唐朝李世民也是弒兄上位,明朝朱棣也是造反上位,他們也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但怎麼沒認為他們兩個開了壞頭?
第一個就是功績,得位不正者尤其是需要功績,李世民與朱棣二人的功績就不說了,基本人人都知道,就連他們的繼承者也都相當出色,功績很多。
第二個是重視繼位者,李朱二人在選繼承者的時候都是選擇合法性最高的繼承者,并且為他們掃平了對于皇位的潛在威脅。
現在我們來看看西晉怎麼做的。
說功績,西晉有什麼功績?一說西晉想起來的就只有奢靡,只有五胡亂華,壓根就沒功績所言。
然后是繼承者,司馬炎選繼承者的時候呼聲最大的其實是司馬攸,而不是司馬衷。
結果司馬炎力排眾議,選了傻子司馬衷當皇帝。
選就選了,你還不幫他把那些隱形的威脅給除了,朝廷內外有一堆對皇位有想法的。
結果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劇情了,八王之亂,五胡亂華,西晉沒了。
天下人只看到一個事,你司馬家這種德行都能弒君上位,我也能!
西晉不僅沒能消弭這種負面影響,反而讓這種思想更甚一籌。
東晉已經是王與馬共天下了,司馬皇室已經沒有能力再做這樣的事情了。
弒君就能上位的思想就在天下肆意傳播,整個南北朝幾百年被殺的皇帝太多了。
總而言之,還是西晉太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