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機率不會殺劉據。
兩個女兒不好說。
因為太子和劉徹的矛盾會爆發是因為太子沒了后盾,太子劉據之所以「反」,是因為沒有和晚年陷入暴戾迷信的劉徹有「溝通的橋梁」,太子劉據被逼入絕境方才反之。
很多人受漢武大帝或者其他影視文學影響,覺得劉徹要抬霍抑衛,覺得衛青權力影響皇權等等,實際上這是純腦補很不靠譜的,因為衛青霍去病是一個利益團隊,衛霍還是和劉徹一個團隊的,西漢武帝時期,在衛霍時代,權力十分牢靠地掌握在漢武帝劉徹手中,衛青先后為建章監、侍中、太中大夫、車騎將軍、大將軍、大司馬,霍去病,「少而侍中」,后為驃騎將軍,大司馬,其秩祿與大將軍。
劉徹搞中朝抑制的是外朝,而置大司馬,就是為了讓衛霍中朝還治事——
中謂天子之賓客,若嚴助之輩也。
外謂公卿大夫也。
衛霍自始至終都在「中朝」,而外是「公卿大夫」,說白了衛霍是劉徹的人,這也是衛霍不養「黨羽」的重要原因。
霍去病和衛青平起平坐大司馬,方得「衛子夫霸天下」。
「生男勿喜,生女勿悲,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
說的就是衛氏一門,也就是劉據的依靠。霍去病自幼得衛氏養大,衛子夫得幸,衛青騰飛,霍去病方得以得天子培養,霍去病后期射殺李敢、請立三王,從頭到尾都是衛氏的人(他和霍光不是一回事)
群臣寬厚長者皆附太子,而深酷用法者皆毀之。邪臣多黨與,故太子譽少而毀多。衛青薨后,臣下無復外家為據,競欲構太子。
衛青薨后,臣下無復外家為據,競欲構太子。
霍去病早死,衛青死后,劉據失去了最有力的靠山,漢武帝重術法,劉據好黃老,漢武帝身側很多尊法術之臣,劉據寬厚,這些酷吏不親劉據,倘若劉據上位,會使得這些人利益受損,劉據失去衛霍靠山,基本是失勢,加上李夫人一族興起,李廣利后期掌兵,李夫人有兒子,和衛氏類似出身的李廣利自然想要復制衛氏一族的成功,劉據這個太子也是其眼中釘。
衛子夫以奴色得幸,衛子夫奴隸出身,在統治階級里并無勢,衛霍曾經榮寵而有衛氏榮寵,衛霍死后并無黨羽,劉徹晚年暴戾迷信,劉據后期唯有親戚關系的丞相公孫賀本來是依靠,但是劉徹這個殺丞相跟切菜似的皇帝,因為朱安世事件把身陷巫蠱之禍的公孫賀滅全家了(包括漢武帝自己的女兒他也殺了),劉據就陷入了一個孤立無援的境地。
無依無靠的劉據,被劉徹身側信任的法術代表江充構陷,加上黃門蘇文和李廣利等人的推波助瀾,劉據也根本沒法和劉徹也溝通,甚至也沒有溝通渠道。除非劉徹能一直信任,但須知三人成虎,何況晚年劉徹如此迷信,被逼的劉據就走上了絕境。
說到底就是因為劉據失勢,假設衛霍任何一個活著,只要他們活得比劉徹久,只要不失勢,劉據都能安安穩穩當皇帝。
但是歷史沒有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