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在貞觀末年毫無疑問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至649年太宗駕崩時,唐和阿拉伯帝國地圖如下
因找不到合適的我手畫的,紅線是當時唐和阿拉伯帝國各自的疆界。
一、當時的阿拉伯帝國
當時阿拉伯處于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時期,疆域、人口、兵力尚有限,但已成為地緣政治霸權,周邊國家都已不是對手,處于擴張態勢。
奧斯曼繼續向北向西攻略,并組建地中海海軍,七年后遇刺身亡,阿里繼位,帝國內部出現內訌和教派派系分裂。前四任哈里發為帝國奠定了主要基礎。
二、當時的大唐帝國
當時的大唐是世界上疆域最遼闊、人口最多、最富庶、商業最發達、軍事最強大、文化最先進的國家,并且處于進攻和擴張態勢。
(一)疆域
1.北邊:唐太宗兩次滅胡,先滅東突厥,再滅薛延陀,徹底征服蒙古高原,囊括貝加爾湖流域,建立府州統治。
以回紇部為瀚海府,仆骨為金微府,多濫葛為燕然府,拔野古為幽陵府,同羅為龜林府,思結為盧山府,渾為皋蘭州,斛薛為高闕州,奚結為雞鹿州,阿跌為雞田州,契為榆溪州,思結別部為林州,白為置顏州。
以阿史德時健部落所在地設置祁連州,隸屬于營州都督。
以結骨所在地(貝加爾湖流域)為堅昆都督府,隸屬于燕然都護。
以契丹之地置玄州,隸營州都督府。將契丹本部改為松漠府,設峭落等九州。
以奚族本部為鐃樂府,設弱水等五州。
營州設置東夷校尉官。
以白別部所居地為居延州。
在中亞草原、巴爾喀什湖一帶設置瑤池都督府,隸屬于安西都護。
2.東邊:征高句麗殲滅敵軍20萬,其中殲滅野戰軍15萬,俘虜主帥,奪取10城和大量人口,造成數百里無人煙,安市城雖未攻取,高句麗當年已沒有能力也再未派出野戰援軍。第二年高句麗王和莫離支淵蓋蘇文派使臣攜貢寶及美女到長安謝罪。唐又在其第二年大旱后,第三年在其農時,派水陸兩軍大掃蕩,嚴重破壞生產,高句麗王又派兒子莫離支任武到長安謝罪。高句麗此后被唐長期掃蕩削弱。
3.南邊:638年,擊敗吐蕃,松贊干布大懼,率部退出黨項、白蘭羌、吐谷渾等地,遣宰相祿東贊攜重金到長安謝罪,并求親,羊同王也到長安覲見,但太宗最終選擇支持松贊干布。三年后,太宗將宗室女封為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欣喜的松贊干布為文成公主筑城邑、立宮殿。松贊干布率群臣跑到青海迎接文成公主,謁見護送的李道宗,行子婿之禮,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松贊干布的根基得到進一步穩固,蘇毗穩定,為他統一青藏高原奠定條件。又三年后,松贊干布發兵攻入羊同,殺了羊同王,羊同部眾都歸附吐蕃,收為編民。松贊干布完成了青藏高原的統一。松贊干布終其一生,對大唐以藩國自處,唐先封其為郡王,后封其為王。王玄策借兵滅中天竺,松贊干布派兵協從,其后又派兵幫助押送中天竺國王阿那順到長安獻俘。
太宗駕崩,松贊干布重寶祭奠,高宗對其加封,其像為伴昭陵十四胡人像之一。
648年滅中天竺未建治。
649年,西南地區徒莫祗等蠻族歸附唐朝,太宗設傍、望、覽、丘四州,隸屬于朗州都督府。
4.西邊:唐太宗635年,滅吐谷渾。640年,滅高昌,生擒國王到長安獻俘。646年,西突厥乙毗射匱可汗派使者到唐朝進獻貢品,并且請求通婚;太宗答應其請求,并且讓西突厥割讓龜茲、于闐、疏勒、朱俱波、蔥嶺五國做為聘禮。648年,擊斬焉耆王。同年滅龜茲王國,生擒國王到長安獻俘。于闐歸附。同年,因車鼻可汗不朝貢,太宗派高侃討滅生擒。貞觀初康居國申請為唐的藩國,唐太宗因其太遙遠而拒絕。後來西突厥汗國攻擊康居國,太宗派唐軍擊敗西突厥,642年唐太宗廢西突厥汗國乙毗咄陸大汗,立乙毗射匱可汗。
648年唐太宗命阿史那社爾滅龜茲王國,西突厥主動申請作為仆從軍協助,實際以藩國自處。649年,西突厥阿史那賀魯率處木昆等三啜歸附太宗,唐設置瑤池都督府。西面徹底匍匐。
唐太宗締造了前代所無的遼闊疆域!東西南北,全部匍匐,秦漢沒有,宋明也沒有!當時只有兩種人,唐人和胡人,甭管你是什麼胡,反正你是胡人!唐國人在任何場合,任何胡人面前,都是被尊敬被仰視的。那時唐人的驕傲,是舉世無匹的。胡人對唐人的艷羨渴慕,是發自內心的。而中華民族的驕傲,由是深深刻在骨子里,萬世永存。
貞觀時大唐軍隊征戰四方,打出了無敵的威名,大唐從帝王到將領到士兵,都有無敵的實力和信心,「以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
李世勣數千騎兵敢死咬追擊十倍胡騎,戰馬被大量射死,命三千騎兵下馬,組成持槊步兵方陣,正面攻擊敵軍,命一千騎兵繞后,大破敵軍,殺數千,俘虜數萬。
郭孝恪、蘇定方等唐將率領幾千騎兵就敢攻伐幾萬人的胡軍,勝利是常態。
唐太宗不但給兒子留下遼闊的疆域,也留下璀璨的將星和強大的軍事力量,唐處于擴張態勢。(駕崩后阿史那賀魯叛離,奪取西突厥廣大部眾,唐討滅阿史那賀魯而將西突厥納入疆域。其后,吐火羅等國等歸附大唐。阿史那賀魯恨自己負太宗之恩申請在昭陵就死,唐廷將其在昭陵祭告后赦免,第二年阿史那賀魯病死,葬在頡利可汗墓旁。高句麗遭到持續掃蕩削弱,唐又討滅高句麗,由是冬至日本海,西至咸海,北至貝加爾湖以北,南至越南中部。)
當時大唐的政治、外交,深刻影響著周邊甚至更遠各國及民族的命運。
(二)法律
經過二十幾年努力,貞觀法律 達到輝煌的成就。《貞觀律》和唐太宗去世四年后頒布的貞觀律細則《永徽律疏》,確立了中國古代刑法的規范,并且影響遍及朝鮮、日本、越南等亞洲各國,自唐以降,五代、宋、元、明、清各朝莫不奉《唐律疏議》為圭臬,雖代有損益,但終不敢越出其規范之外。
(三)商業
1.保障絲路安全,通過絲路來長安的中外胡商數量不斷增加。長安西市胡商云集,貨物豐富繁多,胡姬招搖攬客,行商不絕于縷,長安成為世界最繁華的都市。
2.廢除武德時期的關禁,促進商品流通。
3.不收一切商業賦稅,為前代所未有者。
唐初并無榷鹽之稅。唐興逾100年之后,玄宗開元年間才開始課鹽。以后才漲至40倍。天下之賦,鹽稅收入當占五成。
唐初亦無茶稅,德宗建中以后(公元780—783年)才開始征收茶稅,故稅茶比玄宗更遲了近70年。
唐初亦不禁私人釀酒,要到代宗廣德年間以后才開始有榷酒之稅,此時亦距唐初140余年了。
唐初待工商界甚優厚,雖設關卡,但不征稅。
欲改業營商者,聽任自由,政府決不勉強人民一定務農。
貞觀王朝的商業經濟有了迅速和長足地進展,新興的商業城市像雨后春筍般地興起。當時世界出名的商業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國。除了沿海的交州、廣州、明州、福州外,還有內陸的洪州(江西南昌)、揚州、益州(成都)和西北的沙州、涼州。首都長安和陪都洛陽則是世界性的大都會。國強民富如是。
大唐當時是世界第一強國,成為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唐太宗鑄造巨唐,帶領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之巔!唐太宗賦予了大唐自信包容的氣質,大唐強盛,大唐人富有,大唐開放,大唐人奔放,大唐成為唯一超級大國,大唐人自信。而大唐又賦予中華民族包容自信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