嬸嬸在上海做保姆,工資8200元。收到雇主給的一箱山竹;嬸嬸表情冷淡地說:扔了也不要。我問為什麼?嬸嬸說:吃一塹長一智。
嬸嬸今年53歲,在上海已經做了8年的住家保姆了。她之所以選擇上海,是因為上海的工資高,像嬸嬸這樣沒有文化的人,每個月還能拿到8000多元的工資,這讓嬸嬸非常知足。
因為嬸嬸家有兩個女兒,一個在上大學,一個在上高中,正是經濟緊張的時候。叔叔身體不好,只能在老家幫人做點零工,一個月也就賺個千八百的,所以,重擔就壓在了嬸嬸身上。
在嬸嬸45歲那年,聽同村的姐妹說去上海做保姆收入高;于是,嬸嬸就跟著這個姐妹來到了上海。
第一份工作是伺候一個年近八旬的老太太,當時談好的工資是4500元,供吃供住,嬸嬸想都沒想就答應了;要知道,八年前的4500也不低了,而且還供吃住,這樣一個月下來也花不了自己多少Qian。
那個老太太是獨自居住在一間筒子樓里。
聽嬸嬸講,老太太79歲了,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但都不在她身邊,這間老房子里,只有老太太一個人住。
這麼大的歲數,身邊沒人照顧可不行,但是兒女們都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誰也不愿意照顧她,于是,兄妹三人共同出資,就給老太太請了一個保姆,也就是我嬸嬸。
嬸嬸剛來時,是老太太的女兒出面的。她和嬸嬸說了一下老太太的生活習慣,和身體狀況。并一再叮囑嬸嬸:我媽年紀大了,脾氣有些古怪,你可要擔待些,別和她一般見識。
當時嬸嬸就想:一個八旬的老太太,脾氣能古怪到哪里去,但是接下來的日子,嬸嬸算是領教了老太太的古怪。
剛開始,嬸嬸不理解,老太太明明有兒有女,離得也不算遠,而且孩子們家里經濟條件也不錯,大兒子兒媳的也都退休了;既有時間又有條件照顧老太太,可為什麼三個孩子?,誰也不愿意把媽媽接回家照顧呢?
後來才聽周圍的人說起原因。
老太太退休前是一名數學老師,和大兒子小兒子的婆媳關系都不好。大兒子家生了兩個孫女,從年輕時就被老太太嫌棄,所以這麼多年,婆媳關系依然緊張。
再說說小兒子,小兒子家是兩個男孩,這下深得老太太寵愛。但就是有一點,小兒媳婦是外地的,老太太從心里看不起這個外地媳婦,就這樣,人家二兒媳婦也不愿意和她一起生活。
還有一個小女兒,兩個哥哥都不管,小女兒也不肯管。再加上小女兒還要帶孫女,沒時間沒精力照顧媽媽,這樣一來,三個孩子,各有各的理由和難處,誰也無法把老太太接到身邊。
可能是生活的不如意,再加上晚年的孤單,老太太的性格特別不好相處。
家里就嬸嬸和老太太兩個人,所以在吃飯的時候,嬸嬸就想兩個人一起吃吧,還能聊會天。
嬸嬸剛準備坐下,老太太兩眼瞪著她,也不說話,就這麼看著,眼神非常不友好。
嬸嬸不解地問:大姨,怎麼了?飯菜不可口嗎?
老太太說:這個地方是你能坐的嗎?以后你吃飯就去廚房吃,不能和東家一起吃飯,難道連這點規矩都不懂嗎!
嬸嬸一聽趕緊端起飯碗去了廚房,那頓飯嬸嬸清楚地記得,因為沒有給自己留菜,嬸嬸就只吃了米飯。
等老太太吃完飯,桌上的菜還剩下了一大半。老太太叮囑:明早熱一下你吃了吧,別浪費。
老太太有個習慣,自己是不吃剩飯的,但又不舍得扔,所以家里的剩菜剩飯都是留給嬸嬸吃的。
另外在打掃衛生方面,老太太也是有要求的。每天的地板,必須用抹布,洗干凈后趴在地上一點點地擦,洗潔精擦一遍,用清水再擦一遍,這兩遍地擦完,嬸嬸已經腰酸背痛了。
然后就是洗菜,每次洗菜不能低于五遍,洗衣服還不能用洗衣機。更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家里的水果,除了爛掉壞掉的,嬸嬸都不能吃。
有一次,老太太的大兒子拿來了一箱葡萄,大兒子隨手洗了兩串遞給了嬸嬸。嬸嬸沒有多想就說了聲謝謝接了過來,老太太看到了,呵斥嬸嬸快把葡萄放下,還說自己什麼身份不清楚嗎?
嬸嬸識趣的把那串葡萄放下了,然后轉身去了廚房,默默的掉眼淚。
嬸嬸覺得自己太難了,自己是憑力氣賺Qian,每天辛辛苦苦,兢兢業業!卻依然得不到尊重。
她想辭職,不在這里受氣了,可一想到兩個女兒還需要學費和生活費,嬸嬸還是開導自己留下來。
葡萄沒有吃,一整箱老太太又吃不完,等快爛了時,老太太讓嬸嬸快把葡萄吃完,否則就浪費了。
嬸嬸說:大姨,我不喜歡吃葡萄,爛了就扔了吧!
老太太瞄了一眼嬸嬸:你不喜歡吃?那我兒子給你,你怎麼接著了?
想到這,嬸嬸有點生氣地說:我不是不喜歡吃葡萄,我是不喜歡吃爛葡萄,大姨你要是吃不完就扔了吧。
你敢和我頂嘴?老太太見嬸嬸語氣生硬,你再和我頂嘴我就辭退你。
辭退就辭退,我還不想干了呢!嬸嬸說完,解下圍裙就要走:還有十天的工資我也不要了。
嬸嬸就給老太太的女兒打電話,表示自己不想干了。
嬸嬸開始收拾自己的東西,收拾好了拿到客廳,老太太一點一點地檢查著,生怕嬸嬸拿走了她家的東西,檢查完了發現沒有什麼。
老太太語氣緩和了很多,她問嬸嬸:你不再考慮一下?外面可沒有我這里的工資高。
嬸嬸說:不考慮了,工資再高,心情不好也沒用;說完嬸嬸就拿著包走了,後來老太太的女兒還打電話讓嬸嬸回去,嬸嬸直接拒絕了,她不想再做沒有自尊的工作。
老太太的女兒告訴嬸嬸:如果你回來,工資可以再加1000。
嬸嬸當時猶豫了一下后拒絕了。但是,老太太的女兒接下來的一段話,讓嬸嬸陷入了糾結。
她告訴嬸嬸:妹子,這個電話是我媽讓我打的,她肯請你回去。你不知道,我們之前也請了很多保姆,但都被我媽趕走了,只有你,深得她的喜歡。
嬸嬸說:我沒覺得大姨多喜歡我,只覺得她很排斥我。
老太太的女兒說:我媽那人,一生好強,年紀輕輕就守了gua,一個人把我們三兄妹撫養大,後來又和哥嫂關系鬧得很僵,這些年一直是自己生活,脾氣性格受到了影響,其實,從心里她非常依賴你的。
那一瞬間,嬸嬸莫名的有點心疼老太太,也開始理解了她的強勢。
其實這件事,嬸嬸也糾結了好一陣,到底回不回去呢?回去吧,受不了老太太的脾氣,不回去吧,一時半會兒也沒找到合適的工作。
嬸嬸的朋友都勸她:回去吧!老太太那邊給的工資高,脾氣不好就多擔待點,你能保證下一家脾氣就好啊!
嬸嬸想了想覺得有道理,便又重新回到了老太太家里。
在回來之前,嬸嬸就想好了,不管老太太怎麼發脾氣,立規矩,她都遵從,想想老太太也蠻可憐的。
所以,這次嬸嬸回來,對老太太格外上心,小心地伺候著。
老太太見嬸嬸又回來了,心里抑不住的高興。對于之前種種的不愉快,老太太沒有再提,只是對嬸嬸說:下次不能隨便走了,你好好地照顧我,我不會讓你吃虧的。
說來也怪,自從嬸嬸回來,老太太脾氣緩和了好多,不但讓嬸嬸同桌吃飯,家里的水果也允許嬸嬸隨便吃。
盡管得到了老太太的允許,嬸嬸還是不太吃她家的水果。嬸嬸明白,該有的規矩還是要有的。
真正讓嬸嬸和老太太感情得到升華的,是另一件事。
有一次凌晨兩點,老太太突然覺得心窩難受,嬸嬸趕緊給其大兒子打了電話,隨即又打了120。
很快,老太太的大兒子來了,和嬸嬸一起把老太太送到了yi院,還好送來的及時,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在yi院的那幾天,一直是嬸嬸在旁邊照顧,老太太的孩子孫子們,來看了看就都走了。
也是因為這件事,老太太對嬸嬸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出院后,老太太主動給嬸嬸加了1000元的工資,這時,嬸嬸的工資已經有6000多了,超出了別人一千多。這還不算,老太太又從自己的退休金里拿出了兩千,作為這段時間的辛苦費。
嬸嬸怎麼也不收,老太太說:你必須收下,我算是看明白了,關鍵時候,兒子孫子的,還比在上一個保姆。
如今,嬸嬸已經在老太太家做了八年了,期間彼此相處越來越融洽。嬸嬸也了解了老太太的強勢,其實就是對子女的不滿,和晚年的孤單。
嬸嬸的工資,由最初的4500漲到了現在的8200,嬸嬸特別知足,也很感恩。老太太也漸漸地對嬸嬸像女兒似的看待,有了好吃的,會給嬸嬸留著,就連嬸嬸大女兒的工作,也是老太太托關系給找的。
老太太常說:我這個保姆,比女兒還貼心,我給她的女兒介紹工作,留在上海,也就是等于把她留在我身邊了。
所以說,人與人之間需要相互理解和包容,只要真心付出,寬以待人,就有可能獲得回報。
嬸嬸和老太太現在情同一家,雖說也曾經歷過各種不愉快,但雙方都經受住了考驗。嬸嬸表示,還會在這個家繼續做下去,有可能的話,會陪老太太到最后,畢竟自己需要生活,老太太需要陪伴,也算是各取所需吧。
題主的問題是:為什麼很多保姆,雇主家里的水果放壞了也不去吃?
我覺得應該是以下幾點。
首先是掌握好分寸,把握好邊界;
保姆和雇主是雇傭關系,一方出資聘請,一方付出勞動,這是一種對等的有償服務。既是有償服務,那就要把握好邊界,認清自己的工作內容和位置,對于雇主家的水果,或者其他物品,在未經得雇主的同意下,最好不要擅自使用,以免引發矛盾。
其次就是保姆本身職業素養高。
有些保姆具備基本的職業道德、較高的職業素養以及良好的自律能力。懂得尊重雇主的生活習慣、不介入或打擾雇主的私生活,這些都是保姆們必須遵守的職業操守。
還有就是保姆的自尊心強。
如果吃了雇主家的水果,而惹雇主不高興,這樣也會給自己帶來自尊心上的打 擊;所以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有些保姆,雇主家的水果就是放壞了也不會去吃。
無論是保姆還是雇主,大家都是平等的,只是職業不同;雇主不能因為自己出資聘請,就要高高在上的樣子,不尊重別人也不被別人尊重,也很難找到心儀的保姆。
保姆呢,在雇主家里一定要安守本分,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不參與,不打聽,不八卦雇主家的事情。
也不需要非得謹小慎微,要記住,你是來工作的,是平等的;自己付出了勞動,也要得到相應的報酬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