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尼???
你以為朱棣傻啊,不知道前線有防御壓力嗎?
朱棣遷都有兩個原因:
1,他是篡位上來的,又是燕王,在南京的勢力不及北京,遷都北京有利于穩固勢力。
2,明朝是歷史上唯一一個南方統一北方的政權,老首都南京就在南方的最北邊,是最開始對抗的前線。統一全國后,需要把首都遷到全國的前線。
歷史上任何一個大一統王朝,或者南方的割據政權,首都全都在一線。
長安洛陽算是同一座城,長安激進,洛陽保守,都是西部前線,因為當時的主要少數民族政權在西邊。
公元1000年之后,少數民族壓力開始東移,這個時候第一個中原王朝北宋,因為幽云十六州沒收回來,選擇開封作為首都,結果就是被別人天天兵臨城下。因為給一線放權,可能會出現黃袍加身,不放權,邊防壓力大。
到了明朝,農耕民族重新一統天下,如果繼續把首都放在南京,按照老朱家防賊那尿性,北邊一線吃緊的可能性很大,弄不好明朝會被打成南方的割據政權,所以有必要把首都遷到北京去,用中央近距離指揮的方式抵御外族。
遷都的事,朱元璋就考慮過,當時西安也是備選,所以才預建設了今天的西安鐘鼓樓,後來因為朱元璋年邁,管不了這些事了,擱置了。可以看出,朱元璋一開始就沒打算長期在南京待著。
古代的統一政權在南京建都就是自甘墮落,只有做好了要成為割據政權的準備,才會這麼干。
首都的意義,不是找個適合吃香渴辣的地方,把皇帝放在那里享福,最重要的是政治軍事意義。